不支持Flash
|
|
|
最大多數人的最大福利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2日 02:22 21世紀經濟報道
繼社保基金管理最近處在輿論的漩渦之中,但以不變應萬變的社會保障經濟理論,仍然像其他理論學說一樣,逐步發展并接受現實的檢驗。(編者) 主講人 夏業良 早在公元前560年,希臘政府就對陣亡的軍人遺屬發放撫恤金,向傷殘的退伍軍人發放傷殘金補貼;對失業者、殘疾者發放食物、衣物和補貼;貧窮的病人可享受醫療救助。希臘和羅馬帝國還先后在政府資助下建立了互濟協會,解決窮人的醫療和喪葬之需。中國古代也對老弱病殘或孤寡者給予必要的物質幫助,主要有宗族設立的公產、義田和義倉,也有“居養院”、“普濟堂”等。 1572年英國開始征收“濟貧稅”,興辦教養院。1601年,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濟貧法》,并制定了《教區救濟貧民稅法》作為對《濟貧法》的補充。1883年以后,德國俾斯麥政府開始實行有國家補助的向勞動者提供津貼的社會保險計劃,先后通過疾病、工傷及殘疾保險立法,開創了有政府參與的社會保障制度。該體系包括1884年的《工傷保險法》、1889年的《養老、殘廢、死亡保險法》等。 法國于1898年實行了工傷保險,英國于1908年和1911年先后通過了《養老金法》和《國民保險法》,瑞典于1891年實行了疾病保險,1913年實行了養老保險。美國羅斯福政府于1933年12月頒布了《聯邦緊急救濟法》,相應建立了緊急救濟的行政機構,1935年制定了著名的《社會保障法案》,率先正式提出了“社會保障”(social security)的核心概念。 1927年,國際勞工組織發起并組建了“國家互助救濟金與疾病保險基金會國際會議”,1947年該組織正式更名為“國際社會保障協會”,其宗旨是促進世界各國之間社會保障事業的合作與發展。1952年6月28日,國際勞工會議通過了《社會保障(最低標準)公約》,對社會保障補助金的范圍做出明確定義。此后,國際勞工組織先后通過了一系列有關社會保障的專項公約和建議書。 英國社會學家貝弗里奇(WT.Beveridge)在1942年11月向英國政府提出的《社會保險及有關服務》的報告中指出:“社會保險應旨在維持生存的最低限度的收入”,“社會保障就是對收入達到最低標準的保障”,“國家所組織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的目的在于保證以勞動為條件獲得維持生存的基本收入”,至于有些階層要求保障超出最低生活標準的需要,那可以通過參加私人舉辦的自愿保險計劃去解決。 貝弗里奇認為,英國社會政策應以消滅貧困、疾病、骯臟、無知和懶散五大禍害為目標,主張通過建立一個社會性的國民保障制度,對每個公民提供七個方面的社會保障:兒童補助、養老金、殘疾津貼、失業救濟、喪葬補助、喪失生活來源救濟、婦女福利。 該報告還提出了三個原則:一是普遍性原則,社會保障的實施范圍不限于社會的貧困階層,應包括所有公民,并且不論貧富都按統一的標準交納保險金;二是政府統一管理原則,政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組織實施各種社會保障措施;三是全面保障原則或公民需要原則。社會保障計劃包括三種保障方法: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自愿保險。 可以說,貝弗里奇不僅在理論上確立了社會保障的主要內容、基本功能與原則,而且說明了社會保障在實際運行中的機制。貝弗里奇的社會保障理論為現代社會保障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是社會保障理論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福利經濟學的代表人物庇古主張國家實行養老金制度和失業救助制度,建立了福利經濟學的社會保障理論。庇古以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英國哲學家邊沁的功利主義理論為基礎,依據邊沁所提出的“最大多數人的最大福利”這一功利原則,運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論述了社會保障政策的經濟意義。 假定在收入分配中有一個貨幣收入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在起作用。同一英鎊的收入對窮人和富人的效用是不相同的,窮人一英鎊收入的效用大于富人一英鎊收入的效用。因此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質的社會保障政策可以擴大一國的“經濟福利”,因為收入再分配過程中窮人得到效用的增加要大于富人效用的損失,社會總效用會增加。 因此庇古主張:(1)增加必要的貨幣補貼,改善勞動者的勞動條件,使勞動者的患病、殘疾、失業和養老能得到適當的物質幫助和社會服務。(2)向收入高的富人征收累進所得稅,向低收入勞動者增加失業補助和社會救濟,以實現收入的均等化,從而增加普遍的福利效果;(3)實行普遍養老金制度,或按最低收入,進行普遍補貼的制度,通過有效的收入轉移支付實現社會公平。 “二戰”以后英國的新劍橋學派認為分配失衡是一切社會問題的癥結所在,并從改善收入分配出發論證了社會保障制度實施的必要性。其代表人物羅賓遜夫人從收入分配的不合理性出發,主張用累進稅改變分配結構,給低收入家庭以補助,加強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障措施以解決國民收入分配不均的問題。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認為,高效率來自市場競爭,如果對低收入者予以“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制度”,會挫傷人們的勞動積極性,最終有損于自由競爭和效率,因此弗里德曼反對凱恩斯對低收入者發放差額補助的社會保障制度。 為了既救濟貧困,又不損于競爭和效率,弗里德曼主張采用“負所得稅”的調節方式。通過負所得稅,既幫助低收入者維持最低生活水平,又不挫傷人們的工作積極性。 供給學派曾指責社會保險削減了個人儲蓄,抑制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失業保險鼓勵人們失業,使政府財政連年出現赤字,有加劇通貨膨脹的危險。他們主張大幅度削減政府開支,對社會保障計劃進行改革,采取“緊急援助、嚴格的福利和對兒童補貼相結合”的社會保障制度,從而鼓勵就業,減少政府開支。 他們還主張通過人壽保險來彌補社會保險的不足。他們認為,社會保險制度正處在危機之中,因為它計劃要對一代又一代的人支付不斷增長的實際社會保險金。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就是削減社會保險金的增長計劃,從工資指數轉化為物價指數化,將從根本上消除長期的社會保險問題。此外通過商業人壽保險來彌補社會保險的不足。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社會保障理論取得了新的進展,即開始重視從社會保險與資本積累的關系上來論證社會保障對宏觀經濟均衡的影響。其代表人物是美國馬薩諸塞理工學院的經濟學教授布蘭查德和費希爾,他們在《宏觀經濟學》一書中建立了“交疊世代模型”,側重分析了社會保險和資本積累的關系。 他們把社會保險分為完全基金式和分期付款式兩種系統,分析了不同系統條件下社會保險對資本積累的影響。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完全基金式對總儲蓄和資本積累沒有影響,而分期付款系統對資本積累有影響,一般是減少資本積累率。” 社會保障理論的內容相當豐富和繁雜,況且社會保障理論的發展遠非本文之短小篇幅所能涵蓋的,難免有掛一漏萬之虞,而本文充其量只能起到一點文獻資料匯集和信息整理、傳遞的功效。如果本文能夠幫助部分有興趣的讀者按圖索驥,深入挖掘,則感幸甚。 (作者系北京大學外國經濟學說研究中心副主任)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