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夏斌:新形勢下金融開放政策應做的八項調整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 16:58 《中國經濟報告》雜志
◎ 夏斌 個人認為,全球經濟的不平衡是當今全球經濟各種矛盾的集中反映。解決全球經濟的不平衡,需要各國政策的協調,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必然會出現與世界許多國家不同的狀況:一方面,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當前國情所決定的漸進的匯率改革政策,使得外匯儲備增長具有一定的長期性,從而使國內資金充裕也具有一定的長期性;另一方面,眾多的經濟改革項目、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活力的持續和曾一度處于危機邊緣的金融體系重組,又急需大量的資金。即國內資金充裕和資金有效供給不足的矛盾,是當前我國金融決策層面臨的重大挑戰,也是當前各項金融決策容易產生歧義的關鍵。 面對這樣一種新的形勢變化,全面引進國際上先進技術、管理和資金的開放政策,必須做出適當的調整。今后,毫無疑問,仍然要繼續堅持引進國際上先進的技術、管理和資金的政策,但不應是毫無目的的、純粹的引進外資,并不是引入外資越多越好。引入外資應該是有助于引入國際上先進的管理與技術。因此,一切有助于引進國際上先進管理與技術的外資,要積極鼓勵。一切與引入國際上先進管理與技術意圖相違背、只能給宏觀貨幣調控造成壓力的外資,不能給予支持。 為此,在今后的金融政策上必須注意以下八個方面: 1.除按WTO的承諾之外,中國的銀行、證券、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引進海外戰略投資者的方向是正確的,必須仍然堅持。但是必須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以保證有助于引進先進的金融管理與技術。達不到配套措施要求的不應該予以支持。在此情況下,各類金融機構資本不足或擴大經營產生的資本需求,政府有關部門有責任盡快推動組織國內資金入股。近時期,在確保少數大銀行、證券、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國有絕對控股情況下,可以調整和放寬過去的政策,提高各類中小金融機構的外資持股比例,以增加整個金融體系的競爭活力和效率。 2.根據當前世界游資充斥和日本過去泡沫經濟的教訓,在中國今后的宏觀調控中,資產價格特別是房地產價格應該是予以始終關注的領域。當今中國M2/GDP的高比例,意味中國境內根本不缺建設資金,因此盡快出臺境外資金投資境內房地產的有限制政策,是當務之急。與此同時,對房地產支柱產業發展的合理資金需求,金融監管部門要鼓勵金融創新予以滿足。 3.對外資投資境內實業,同樣應該有鼓勵與不鼓勵的區別政策。在國家已經出臺相關的產業政策和投資政策的基礎上,應盡快修訂過去的約束條款,推出并購融資政策,鼓勵中國有增長活力、有一定實力的企業,包括民營企業,通過并購融資杠桿,提高中國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率。同樣應該鼓勵經營能力強的金融企業通過并購融資,合并收購同類金融企業和其他類金融企業,發展金融控股公司,盡可能以國內的資金壯大國內企業的資本實力。 可以試點發展國內外幣債市場,采取相關措施,在鼓勵外商企業在境內股權投資的同時,發行外幣債券籌集外幣,引進海外生產線與先進設備,以國內的資金配合國外先進的管理與技術,促進經濟增長。 4.根據各國金融危機的教訓,證券市場引入外資必須要謹慎、講節奏、注意與其他政策的協調。從總體上說,中國當前的股市不缺資金,只存在一定時期內的制度缺失和政策缺失。因此,不能輕易病急亂投醫,以外資來填補境內的制度缺失和政策缺失。為此,QFII額度的放松要謹慎,要與股市的發展規模相匹配。QFII額度的擴大,證券監管部門要配合外管部門,要配合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 5.新形勢下的金融開放政策應該既包括“引進來”的內容,也包括“走出去”的內容。通過金融支持,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擴大GNP而不僅僅是GDP,是中國經濟長期高速發展的必經階段,是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必然結果。趁著國內資金充裕時期,應該有計劃、有遠見地鼓勵和扶植少數服務行業包括金融企業“走出去”,包括并購跨國金融企業。這是實現逐步改善我國國際收支結構,提高國家競爭實力的重要一著棋。 6.配合金融開放政策的調整,在加快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基本實現內外均衡、確保金融基本穩定運行的前提下,即在基本守住金融“國門”的前提下,監管部門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主動鼓勵各金融機構,完全可以加快各項金融制度的創新,提高儲蓄向投資的轉化效率。這不僅有利于解決當前國內資金充裕和資金有效供應不足的尖銳矛盾,也有利于培養國內企業和自然人的金融技術,創造條件實現我國金融“國門”的進一步開放。 7.確立動態、適度的外匯儲備量理念。過度的外匯儲備,不利于堅持我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不利于提高我國總體經濟的運行效率,只會增加匯率風險,增加不必要的國際摩擦。因此,正確判斷我國適度的外匯儲備量,從而加快外匯管理體制和外匯市場的改革,對超出適度外匯儲備的部分藏匯于民,藏匯于企業,是我國今后金融開放政策調整中面臨的又一個重大內容。 8.近一二年貨幣信貸形勢出現眾多與過去不同的現象表明,在金融不斷開放的過程中,中央銀行的貨幣調控應該拋棄過去傳統的經驗思維。因為,當前M1與M2增長率的明顯差異,M2乘數的穩定提高,非銀行融資比例的迅速增長,以及松貨幣緊信貸現象的持續(盡管近一二個月信貸增長速度在加快),說明經過長時期的金融改革,中國金融市場結構框架比過去豐富多了,貨幣政策傳導中的鏈條和環節比過去復雜多了,金融體系的效率在悄悄地發生重大變化。因此此時的貨幣調控,要細心觀察,不同時期同速度的經濟增長,并非需要同速度的貨幣與信貸的增長速度。研究新情況,洞察新特征,將是正確實施開放條件下貨幣政策調控的出發點和關鍵。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