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正文
 

溫三農:用腳做學問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7月14日 15:19 解放日報

  媒體朋友送他外號“溫三農”。

  有人說他是中國研究“三農”問題最權威的專家,有人說他是農民的代言人,有人說他是用腳做學問的知識分子。面對這些贊譽,溫鐵軍一向自謙:我只是一個農村問題的調查員,或者說實驗員。

  行走于鄉間20多年,致力于農村建設30余載,他的足跡踏遍中國大大小小的村莊,他的目光總是深情地投向農村、農民。

  時至今日,他仍在以實踐求解“三農”難題。

  教授的“貴賓房”,連門都關不緊

  出國了。出差了。到某地開會去了。到某處宣講去了。溫鐵軍忙得有些不可思議,采訪計劃不得不一再擱淺。

  原本以為出了名的學者難免有些架子,然而,當我以郵件方式與溫鐵軍交流之后,看到每每于深夜回復的郵件,才理解了他的秘書的一句由衷感慨:“溫教授太忙了,可憐可憐他吧!”

  聽說,他腰椎、腳踝都長了骨刺,坐也坐不久,站也站不久;

  聽說,他鬢角已經花白,最近右手老抖,左耳出現耳鳴,聽力越來越差了。醫生建議他做手術,但他連去醫院的時間都沒有;

  聽說,他總是馬不停蹄地參加各種活動,從不聽勸,不給自己喘息的機會。助手、同事們偶爾幫他擋駕一些事情,他知道后免不了給予一頓“訓誡”。

  再忙,有一個地方,每隔一段時間,溫鐵軍必去一趟———位于河北定州市翟城村的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溫鐵軍是學院的創辦人,也是院長。這是他目前最重要的鄉村建設“試驗基地”。

  于是,外圍采訪的第一站選在了這所學院。

  日夜兼程。抵達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時,已是晚上8點,無燈的村路,黑黢黢一片,遠處傳來犬吠聲聲。

  在寂靜的校門口等了幾分鐘,學院的工作人員小謝打著手電筒出來迎接。步入校園,最先映入視野的是一尊晏陽初先生的半身雕像。80年前,也是在這里,海外留學歸來的晏陽初進行了長達10年的鄉村建設實驗。

  在軍閥混戰的年代,晏陽初反復強調,救中國于危亡的關鍵,不應當僅在緩急快慢上計較,而要先抓住國家的命根,治著它的癥結,培養它的元氣。無論是“四大教育”(識字、生計、衛生和公民教育)還是鄉村建設,都不是最終的目的,更為重要的是進行人的建設。

  2003年7月,應農民邀請,溫鐵軍在當年聞名世界的定縣實驗區開辦了一所同樣以“進行人的建設”為己任的學院,這也是中國第一所免費培訓農民的學校。

  工作人員領我來到一排亮著燈光的平房前,指著第一間屋子說:“給你準備了一間‘貴賓房’,這可是溫教授的專間哦!”

  環顧四周———兩張單人木床、兩張木桌、一個放碗盆的架子、一個熱水瓶,還有一扇變了形、很難關上的房門。這真是一間“陋室”!

  “我第一次到這兒來的時候都看傻了,簡直就是一片廢墟!”來自香港的長期志愿者,也是院長助理的袁小仙,對3年前校園里破敗的場景記憶猶新。

  正是在這片廢墟上,溫鐵軍的理想得以漸漸走向現實。

  早在數年前,溫鐵軍就一直在醞釀一個諾亞方舟式的鄉村建設實驗基地:“我想包下一座荒山或者一片荒地。在這里,雞鴨牛羊都會被散養,要種上蔬菜、果樹,充分利用沼氣,形成生態循環。在思想上,我們兼收并蓄,吸收所有人類創造的先進文化。這是可持續發展的試驗。”

  這聽起來像是一個帶有烏托邦色彩的社會,對于這樣的評價,溫鐵軍不作辯駁,只是笑笑。

  知識分子下鄉,要學著放低姿態

  一笑而過之后,溫鐵軍向記者展示了一組數據:且不說自己這20年培訓的成千上萬各級干部,僅從2002年10月青年志愿者們發起組建“中國鄉村建設中心”以來,就先后為300多名有志于農村建設的人提供了培訓。這些接受培訓的“種子”,轉而又為福建、四川、云南、貴州、江西等省區的貧困山區培訓了第二代的“扶貧種子”上萬人。

  “學院的建成,能提供一個更好、更完善的培訓平臺,去播撒為新農村建設踏實實踐的‘種子’,而不是讓人才越來越不可阻擋地從農村流失。”在這方面,溫鐵軍和晏陽初的認識是一脈相承的,他要通過這種“人的建設”的方式,達到逐步、漸進地改良鄉村的目的。

  溫鐵軍說:“我最怕激進。中國是一部13億人的大車,前面又沒有U型掉頭,必須要看清道路,穩穩地開。”

  如何看清道路?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為溫鐵軍一直以來的思想,提供了一個試驗的平臺。農村合作組織、有機農業、生態建筑,一一嘗試。

  學院的教學大綱規定了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獨立精神和奉獻精神的鄉村建設工作者,他們作為橋梁,將現代意識和科學精神引入農村”;培養對象是“農村知識分子(初高中畢業后回到農村的青年)、農民精英、赤腳醫生、農技人員、大學畢業生等”;教師將由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專家和志愿者組成,“他們同時也是學習者”。

  “您總是把‘人’放在鄉村建設的第一位,這是為什么?”記者把這個問題交給了溫鐵軍。

  “‘三農’問題,農民是第一位的。”溫鐵軍不止一次闡釋了這一觀點。

  “就像當年的晏陽初下鄉那樣,依靠知識分子的力量,培訓農民、啟發民智,以達到建設新農村的目的嗎?”記者問道。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溫鐵軍要求記者“務必完整表述”。他說:

  “我認為,知識分子的工作,只是一種服務性的工作,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民,主導是政府。知識分子首先是要提供調查研究,在此過程中所產生的感性認識,可以為政府決策服務。其次,是為基層農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新農村建設是上下結合,是政府主導與農民主體之間的結合,參與其中的社會其他方面,特別是知識分子,首先應該有自知之明,要放低姿態,不要認為這件事我們能夠起多大作用。

  “農村建設的動力,首先是來自于農村基層群眾的需求和創造力。晏陽初時代如此,今天依然如此。

  “我希望媒體能完整表述我的意思,因為很多媒體朋友以為這些事情都是知識分子做的。其實不是。我始終只是一個配角。”

  “沒有農民,誰能活在天地間!”

  這位低調、謙和的“配角”,最終還是走到了聚光燈下。

  2003年12月,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CCTV年度經濟人物”頒獎會上動情地說:“中國的農民很不容易,我常常覺得,9億農民就像希臘神廟里的柱子,他們托起了大廈。而溫鐵軍就是中國農民的代言人。”

  因為肯為農民說話,求告無門的農民們排著隊找溫鐵軍“解決問題”,他們寫信,遞條子,甚至不遠千里跑到北京找他。雖然,有太多求助無法一一解決,但溫鐵軍不遺余力地為農民奔波著。

  多年來,他把自己的部分收入,如獎金、稿費、講課費等,一并交給辦公室,“專款專用”于鄉村建設、扶貧、資助農村貧困大學生等。5年來,20多萬元就這么捐出去了。

  在溫鐵軍那兒,農民和基層干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他總是微微前傾著身子,全神貫注地傾聽農民說話。這個姿勢曾讓許多無處訴苦的人潸然淚下。

  尊重,理解,傾聽,之所以能保持這樣的姿態,是因為溫鐵軍經歷了讓他深刻了解農村、了解現實的兩個11年。

  1968年到1979年,他曾先后在山西汾陽插隊,到蘇北當兵、當職工。17歲就下鄉插隊的北京少年,曾把農村想象得很美好,但真到了農村,強烈的反差,貧困和落后令他震撼。

  1987年到1998年,溫鐵軍先后在“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和“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工作,曾在國務院批準建立的試驗區———覆蓋21個省區的164個縣(市)8000萬人口的地區,開展了30個項目的試驗,進行了大量的農村實地調查和比較研究。在這期間,他還參加了世界銀行、聯合國、歐盟和國外多個大學的課題調研和專題培訓,學會了用世界眼光看待中國的“三農”問題。

  “這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兩個11年,前者教會我貼近農民,尊重農民;后者夯實了我后來的研究基礎。如果要我總結,還是晏陽初當年那一句,沒有農民,誰能活在天地間!”

  行走鄉間20余年,溫鐵軍對農民的疾苦有太多的切身體會,這些經歷讓這位始終被責任感驅使的知識分子,義無反顧地留在了對新農村建設之路的摸索中。

  欲“化”農民,自己必先“農民化”

  能來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學習的農民學員都覺得很幸運,因為他們能親眼見到自己的“代言人”,還能聽到一堂堂由溫院長親自講授的課。每次講課完畢,溫鐵軍必向著農民,深鞠一躬。

  溫鐵軍常對志愿者們說:“從事農村工作的人士都喜歡把農業、農村和農民的現代化掛在嘴邊,其實都是要‘化’農民,但是,要想真正地‘化’農民,自己必須先得‘農民化’。這就是早年晏陽初提出的欲‘化’農民必先‘農民化’。”這恰恰是一般官員和學者做不到的。

  溫鐵軍是早就被“農民化”了。作為知識分子的他,透著股文人氣質,喜歡書籍和音樂;作為農民朋友的他,也經常挽著褲腿下地,隨便有個地方,和衣就能睡上一覺。

  “農民化”最生動地表現在溫鐵軍和農民交流時。同樣一件事情,到了他的嘴里,農民們總能聽得明明白白。

  比如說“生態農業”和“循環經濟”,他跟農民說的是:“咱把話說得糙一點,但話糙理不糙:人拉的糞豬吃,豬拉的糞肥田,田里長的莊稼我們再吃。”;

  比如,就學術分歧,一般他會說“切不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對農民則說:“干嗎非得跟個烏眼雞似的,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再如,談到去日韓等國考察的目的,他會講“失之中土,取之東夷”,對農民則說:“看看能不能把我們扔掉的東西往回揀一點。”

  難怪每次溫鐵軍講課,農民們總會把手掌拍得通紅。

  “聽溫教授講課,是一種享受。”志愿者們對溫鐵軍這種語境切換的“特異功能”很是崇拜。而溫鐵軍卻自嘲道:“無他,唯手熟爾。換了任何一個人,干了20年,都會這樣。”

  在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采訪的三天,我也見到了“農民化”的場景———修補危墻、挖沼氣池、造生態建筑、種植有機肥農田……這個被外界稱為“烏托邦”的鄉村學院其實如此現實地生存著。

  如溫鐵軍所言:“鄉村建設的實驗,不是一個純粹的農業問題,不是一個純粹的民政問題,不是一個純粹的科技問題,不是一個純粹的環保問題,也不是一個純粹的生態問題。這是一個為了中國可持續發展,使農民安居樂業的綜合性設想,是理想化的設想。”

  這些踐行理想的志愿者們,向記者展示著在城市難以一見的清澈見底的笑容,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營造起一個無化學污染的生態循環系統,示范著有機農業帶來的土地告別貧瘠、重新走向欣欣向榮。

  一位志愿者這樣表白:“這絕不僅僅是我們少數人的鄉村建設。從某種意義上說,鄉村建設既不在歷史,也不在現在;既不在鄉村,也不在都市,而是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在我們從身邊最基本現實看開去的通透,更在于我們為改變‘大環境’而作出‘小努力’的平常心與實踐勇氣。只要我們的腳下還有一聲來自土地的嘆息,鄉村建設就永遠沒有盡頭!”

  如今,這樣的生存與執著,正在山東,在安徽,在河南,在寧夏,在海南,在福建,在漫漫求索之路上,奔跑著。

  見習記者 呂林蔭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