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 陳鍵興 李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15日在兩岸經貿論壇進行“兩岸金融交流與兩岸經貿發展”議題研討時指出,大陸金融改革具有廣闊發展潛力,如能抓住機遇,兩岸在推動金融行業的互補和合作方面將大有作為。
巴曙松指出,兩岸交流應是雙向的,互利的合作才能獲得共贏結果。臺灣當局人為
設定的限制,使得兩岸的合作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他舉例說,截至2005年底,大陸批準的臺灣銀行在大陸設立的辦事處有7家,與臺商合資的銀行有2家。此外,大陸批準了臺灣11家保險公司在大陸設立了15家辦事處,1家保險經紀人公司與1家保險合資公司。但是,臺灣當局對大陸金融機構進入島內始終持過于嚴格的審批態度,大陸于2003年就批準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與香港工銀亞洲4家銀行赴臺設立辦事處,但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
巴曙松說,兩岸交流的不對稱在一定程度上使臺灣喪失了潛在的合作機會。例如,通過接納大陸金融機構入臺開展針對兩岸經貿交流的業務合作,為兩岸人員往來提供了個人金融業務支持,為同時在兩岸開展業務的臺灣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等,都能為臺灣地區金融市場帶來潛在利潤。
巴曙松指出,在大陸將于2006年底全面開放銀行業的背景下,眾多外資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都加緊在大陸金融市場布局。但是,具有文化地緣優勢的臺灣金融機構進入大陸的步伐卻進展緩慢,這對于島內金融行業的發展是不利的。他具體分析說,長期以來,臺灣金融服務業較多依靠第二產業。當第二產業陸續轉向大陸,臺灣金融服務業呈現出客戶流失的趨勢,因此迫切需要隨同第二產業轉向大陸。
他強調,在兩岸都面臨著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積極推動經濟合作下的金融合作更具有重要意義,這是對雙方都有利的戰略選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