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從速度優勢轉為技術優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4月11日 11:37 大洋網-廣州日報 | |||||||||
吳迎新 廣東的專利總量雖領先全國,但以發明專利為代表的核心技術競爭力卻嚴重不足,10年來發明專利僅占全國的2.5%,近年發明專利申請只占全部的15.5%,而全國平均水平為23.5%。
2005年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再度取得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為“十五”計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在回顧一系列驕人成績的同時,我們應清醒地看到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中仍存在不少令決策層、企業界、學術界乃至普通百姓深切關注的問題。 1.高投入、高能耗的粗放增長方式仍未根本轉變。經濟增長速度雖快,但經濟增長質量較低,能耗、物耗太高。據省政協的調查顯示,廣東省單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6.6倍,單位GDP的水耗是韓國的5.2倍。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是頻繁出現“水荒”、“油荒”、“電荒”等系列“荒災”的深層原因之一。近來有關小排量車開禁的呼聲此起彼伏,即使如此,也僅能減少單輛車的污染和能耗,由于車輛總量增加,無法從根本上緩解能源緊張的狀況。“開禁”僅為治標之法,轉變增長方式、發展替代能源才是治本之策。 2.經濟增長以環境污染為代價。有關資料顯示,廣東省單位GDP的二氧化硫排放強度是歐盟國家的33倍,單位GDP的廢水排放量比發達國家高4倍。萬元GDP的廢水排放量也遠高于山東和浙江。近年,珠江流域廢污水排放量已超過170億噸,入河排污口排放總量超過126億噸,已嚴重影響流域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承載能力。 因此,拋棄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經營方式和發展模式,發展循環經濟,建立節約型社會已迫在眉睫。 3.經濟增長僅具相對優勢。與國內發達省份相比,雖然廣東經濟總量領先,但僅有相對優勢。近年來,廣東與山東、浙江、江蘇GDP總量的差距在縮小。經濟普查前的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以來廣東的GDP總量僅比江蘇多1000多億元,2004年僅比山東多548.73億元。2005年上半年廣東的經濟增長速度已不及山東和江蘇。即使是經過經濟普查的數據,廣東也無明顯的速度優勢。目前廣東雖仍坐頭把交椅,但強兵窮追不舍,可謂暫無近憂,但遠慮未已。 4.城鄉收入差距仍有擴大趨勢。總體來看,廣東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略低于全國水平,但廣東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擴大趨勢,據報道,從1980年~2002年,22年中廣東城鄉收入差距拉大23個百分點,農民與城鎮職工收入比由58:100變為35:100。廣東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2002年為1:2.84;2004年擴大到1:3.12。另外,從人均GDP角度看,珠三角相當山區的7.4倍。 城鄉收入差距擴大既會制約全省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又會影響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甚至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和團結,因此,不斷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5.對外貿易進入摩擦和糾紛多發時期。一方面,從外部環境看,改革開放以來,廣東進出口一直在全國名列前茅,長期、大量順差,可能使貿易條件惡化。另一方面,從內部因素看,廣東進出口企業數量多、規模小,長期以低端產品出口為主,質量技術標準不高,缺乏核心競爭力和自有品牌,大多產品以賺取廉價加工費為主,利潤微薄,各個企業爭相競價,惡性競爭。因此,頻頻遭受西方國家的反傾銷投訴和綠色壁壘。只有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優化外貿結構,推進外貿增長方式向集約型轉變,推進外貿出口向高附加值和自有品牌為主轉變,才能提高廣東外貿的國際競爭力,拓展更廣闊的外貿發展空間。 6.科技投入偏低,核心技術創新競爭力較弱。2003年廣東省研發經費占GDP的1.38%,僅達到全國平均水平,而北京、上海、陜西分別為6.83%、2.04%、2.98%。據省科技廳提供的資料顯示,廣東的專利總量雖領先全國,但以發明專利為代表的核心技術競爭力卻嚴重不足,10年來發明專利僅占全國的2.5%,近年發明專利申請只占全部的15.5%,而全國平均水平為23.5%,韓國為40.1%,日本為79.6%。廣東省新產品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15.6%,而全國平均水平為15.8%。由此可見,核心技術長期嚴重依賴國外,缺乏創新競爭力是廣東省進一步參與國際競爭、在國內實施“三個走在前面”的排頭兵實踐的嚴重制約因素。因此,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加快科學技術創新和跨越,加快建設創新體系,既是提升廣東國際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也是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另外,廣東省各類企業的規模競爭力有限,企業規模較小,平均技術裝備水平較低,效益競爭力較弱;民營企業勞動力整體素質偏低,科技人才、管理人才、技術工人供給不足,發展勢頭弱于江蘇、浙江、山東等省;農田水利設施年久失修,大約落后40年,嚴重影響抗旱排澇,是制約農業發展后勁的瓶頸因素。總之,千方百計解決好上述問題,應是今后工作的重點。(作者是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副主任、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