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訪談: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陳耀
在2005年的中國政治經濟舞臺上,“自主創新”可謂是最為強烈的一個音符。
在自主創新這場轟轟烈烈的浪潮中,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地方政府。沒有地方政府的參與,自主創新這個車輪就不能順利前進。
在企業進行自主創新中,地方政府的責任有哪些?地方政府應該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促進本地區企業進行自主創新?前不久,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耀就這些各地普遍關心的問題做了一次全國性的調查研究。歲末,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這位掌握大量一手資料的專家。
不少地方政府自主創新意識欠缺
記者:我們注意到,在相當多的地區,目前各級政府工作的重心多放在招商引資上,至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方面,只是地方科技部門做些部署,并未真正提上政府的議事日程。
陳耀:對!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不僅你提到的情況普遍存在,對于在引資與合資中是否得到了核心技術,是否培養了創新能力以及是否需要消化吸收再創新,不少地方政府也并不十分關心。
記者:您覺得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陳耀:對于大多數地方政府而言,目前面臨的突出矛盾是解決社會就業、增加財政收入、提高職工的福利待遇等問題。
對于一些國家投資少的地區,它們要加快發展,關鍵靠招商引資。然而,由于一些高新技術產品屬進口替代產品,雖然對節約外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宏觀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有較大貢獻,但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不大,甚至可能使地方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
其次,一項高科技產品的誕生,往往意味著幾十家甚至幾百家傳統企業將被淘汰關閉,而由于考慮到財政收入和就業安排,不少地方政府都會想方設法甚至出臺各種政策,維護傳統企業的生存,致使“扶優汰劣”機制長期難以形成。
記者:上述這些原因不僅使地方政府不注重自主創新,而且也不舍得增加投入來進行自主創新。
陳耀:情況確實是這樣的。盡管早在1997年原國家科委制定的《關于加快深化地方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工作若干意見》中就明確規定,地方財政支出科技經費的增長要高于財政收入的增長。但事實上,各地地方財政科技經費支出增長幾乎都遠低于財政收入的增長。
據我們在某直轄市調查,該市財政收入年增長達到27%左右,而財政科技撥款增長實際低于10%。這反映出在地方財政的科技投入上,尚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規保障。
創新政策與法制環境仍不盡如人意
記者:有些企業經常提到的一個問題是:中央給予企業的優惠政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會被地方政府拒絕實施。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陳耀:我們在調研中,也確實看到有很多這種現象。國家雖然已經制定了多種財稅優惠政策,如企業研發費用可劃入管理成本,比上一年超額部分的50%可抵扣應稅所得額……但是我們發現這項政策每年在各行業龍頭企業、重點企業中的平均落實率低于14%,企業實際享受的金額只占應該享受金額的5.79%;即使是在一些中心城市、特大型城市,這項政策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
加大補貼減免稅收促自主創新
記者:您認為,在促進企業自主創新方面,地方政府在財稅政策上是不是應該有一定的傾斜?
陳耀:這是當然。在確保技術自主創新的投入上,除了地方政府要相應建立創新基金,支持并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外,還應該通過制定法規,保證基礎研究的預算投入和引進項目的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投入。
我的建議是:地方政府可以通過頒布地方引進項目管理條例,對引進企業或主管單位強制規定消化創新的投入比例,若達不到投入比例則應受到相應的處罰。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還應該加大財政補貼和地方稅收的減免力度。發達國家企業R&D(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積極性空前高漲,很大程度上是國家科技政策引導的結果。一些發達國家規定,高科技企業R&D投入可按實際發生額的100%-120%沖抵所得稅;有的國家還規定,企業購買先進設備的投入也可以沖抵所得稅,并可以連續沖抵7年。
提高采購比例
促國產科技產品發展
記者:地方政府還有哪些行為可以促使企業自主創新的發展?
陳耀:在這里,我要特別強調的一點是:政府可以通過提高地方政府采購比例,以促進國產科技產品的發展。
對高科技產品進行大規模政府采購,從本質上講是打破市場自然競爭的周期和規律,用經濟手段對落后技術、落后產品、落后企業進行強制性和快速淘汰,讓高科技產品在最短的時間里提高市場占有率,從根本上建立起創新帶動型發展模式。
發達國家政府采購均占GDP10%以上,而我國有些地方政府采購外國軟件的比例竟高達90%以上。盡管我國明確規定,政府采購必須首先選用我國的產品,在我國沒有該類產品或是產品不達標的前提下,才允許選用國外產品,但實際上一些地方政府置若罔聞。
地方官員考核
應增加科技創新指標
記者:您剛才談到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很多措施來促進本地區企業自主創新的發展,但是靠什么來約束地方政府去實施?
陳耀:科技創新、科技進步是國家行為,而這種國家行為是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內的共同責任。我認為,應該在對地方政府官員的考核指標中,增加本地區科技創新工作的指標并提高其在考核指標中的權重。
本報駐京記者 呂天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