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郭樹清《在過剩和貧窮之間》 郭樹清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巴曙松
經濟學是經世濟用之學,這不僅表現在提出有價值的經濟問題需要立足于經濟現實,
而且經濟學研究的進步也必然受到現實發展的有力推動。在中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進程中,一大批經濟學家投身其中,在參與具體的改革實踐的同時,也積極進行經濟理論的研究,成為中國市場化改革進程中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我們可以列舉出一大批活躍在經濟改革一線、具有良好理論素養的學者名單,郭樹清先生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我在閱讀郭樹清先生的新著《在過剩和貧窮之間》之后,一個直接的感受是,該書可以視為作者參與改革實踐進行理論反思的代表作。
荀子說過:“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可以說,在中華文化傳統中,理論思考與現實參與的相互促進,一直是受到推崇和尊重的。
作者的研究主題直接來自于當前轉型期的一系列重要的現實經濟問題:一方面大量商品供過于求,另一方面一些公共投資,包括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嚴重不足;一方面發達地區經濟水平已步入小康,另一方面,在廣大的西部偏遠地區還存在大量的貧困人口;一方面,存在大量農村閑置勞動力和城鎮下崗失業工人,另一方面,我國大量缺乏各方面的高素質人才,包括熟練的技工……過剩與貧困的沖突貫穿于轉型期中國社會、經濟的方方面面。
在郭樹清先生看來,上述地區發展、產業、就業等方面的結構性矛盾背后的深刻原因,關鍵就是資源配置機制的扭曲。
郭樹清先生所著的《在過剩和貧窮之間》正是對1999年至2001年中國轉型過程中出現的資源配置錯位的現實問題的理論思考與努力理順這種扭曲機制的親身改革實踐的總結。這段時間,作者先后在貴州省和中國人民銀行任職,這是兩個存在巨大反差、同時也尤其容易引發理論反思的工作環境:一面是地處西部經濟欠發達的貧困省,貧窮是這個省的重要特征;另一面是大量資金累積,卻缺乏投資渠道的銀行體系的管理者,以及因貿易順差激增而不斷增加的外匯儲備的管理者。這使得作者能夠從地方管理到國家宏觀調控,從貧窮和短缺到以富裕和過剩,以及從國內到國際,以一種相對寬闊而且現實的視野,來系統地考察和思索轉型期的中國問題,并以務實的精神去解決所面對的現實問題。
本書收錄了1999年至2001年期間郭樹清先生所寫的40多篇文章,既包括寫給國務院領導的政策建議,也有針對現實問題所做的學術筆記,既有在省政府會議上的講話,也有在國際會議上提交的論文和在核心雜志發表的研究成果。它正是郭樹清先生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崗位所做的研究和實踐的一個階段性的小結,書中許多觀點和建議曾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踐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縱覽全書,郭樹清先生一直堅持一個重要的出發點,即始終強調以深化改革來解決轉型期的中國問題,并隨處可以看到以整體推進來推動中國改革的基本經濟思想。這顯然使我們容易聯想到反映作者80年代思想實踐的《整體的漸進》的思想脈絡。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指出的,任何一種經濟發展,在現實中只能是一種多方面的社會發展。只有工業化的頑強推進,而無教育、文化、法制、行政和社區組織的足夠進步,我們可能會付出沉重的代價,最終會與現代化離得更遠。
閱讀這部書,是一次愉快而又收獲頗豐的思考歷程,作者為振興西部而苦覓良方的強烈的責任感,給人產生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遵循經濟學的基本邏輯,提出要利用西部地區的后發優勢和比較優勢來實現騰飛,提出了“科教興省”、將貴州建設成為“公園省”等施政方針。另外,他還對具體的措施,包括城鎮化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優勢產業,培育特色經濟,投資環境改善等方面均進行了系統全面的研究,并直接用來指導實踐。以對改革貴州投資環境為例,作者更是直接關心到一些細微之處,包括對馬路鋪設、公共衛生設施完善等細節問題均予以了充分的關注。
從本書涉及的內容來看,既涉及到宏觀調控、金融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教育改革、西部大開發、社會保障、“三農”問題等宏觀問題,又涉及住房改革、公用設施建設、城鎮化建設、文化產業發展等實際問題。在不同領域的研究中,作者體現出來的一些研究特質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例如,作者對當時電力改革、糧油收購等改革措施的看法,并沒有附和當時的主流政策趨勢,而是從國際比較和中國的實際出發,通過基于對電力未來供不應求的預測以及糧食收購過程中存在的銀行風險問題的分析,在以事實為基礎、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并在貴州省進行了實踐,事實證明,作者當初的分析和預測是正確的。
作者在貴州工作期間進行了對城鎮化建設的研究。文中他提出了從貴州實際出發加快城鎮化進程的路徑選擇,即將工業化與城鎮化緊密結合起來,把工業化、城鎮化與信息化結合起來,把城鎮化與經濟的開放和市場化結合起來,把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緊密結合起來。把城鎮化中的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起來。
對解決“三農”問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一以貫之的看法:“三農”問題實際上絕不僅僅意味著單純的“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其解決是不可能不通過調整國民經濟大的產業結構來實現。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增加農民收入,必須與整個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優化結合在一起,通過改善和優化總體經濟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途徑來實現。解決農村經濟發展問題與解決城市經濟發展問題是高度相關的。
在閱讀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作者不少帶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議。當前,在中國經濟增長受到資源的約束日益顯著的條件下,如何發展資源依賴程度相對較低的行業開始引起重視。作者早在當時的研究中,就強調發展對資源依賴程度低的文化、旅游等服務業,以啟動內需,實現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尤其提出了文化的重要性。在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他提出了中國經濟發展后勁不足,不僅表現在科技,而且也表現在文化方面。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就要提高產品的科技和文化含量,全面發展和繁榮與精神產品相關的產業,特別是各種服務業,進而提出了文化就是生產力的觀點。
許多簡單的政策建議,往往需要立足于對經濟學基本邏輯框架的尊重和熟練運用,因此一些政策建議往往與通常的直覺并不一致。本書中有一個關于作者對“村村通電”、“村村通路”政策觀點的看法。他從貴州省實際出發,認為對于人煙稀少的山區,鋪路架桿的直接成本太高,且對生態和環境影響巨大。因為解決一戶農民的照明用電,在貴州大約需要4根線桿,成本和收益懸殊,這樣做反而推遲了電力擴容和普及,不如對這些村民進行搬遷和異地脫困。
作者還以實踐為基礎,對住房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住房改革的“貴州模式”,即兼顧公平與效率,界定增量與存量資源,進行增量補貼與存量補貼相結合,雙賬戶運行,價格市場化的住房改革模式是對住房改革的一種積極和成功的探索,并在貴州省取得了成功。
有禪語云:“是真佛只說家常話”,作者曾兩度獲得過孫冶方經濟學獎,但本書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通俗易懂,用簡明、生動的文字將許多深刻的道理進行簡要的分析,內容豐富而不雜亂。更為有趣的是,對于那些愿意分析和把握中國經濟改革進程語軌跡的研究者和閱讀者來說,以作者獨特的閱歷和富有啟發性的研究視角,郭樹清先生的《在過剩和貧窮之間》是一本值得一讀的著作。
(原載于《中國圖書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