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不能完全依靠匯率調整來消除貿易失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4日 02:46 第一財經(jīng)日報 | |||||||||
本報記者 陳天翔 發(fā)自上海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于日前在“中國平安金融論壇”上表示,“貿易順差、升值壓力及外匯儲備增長等所帶來的壓力,必須依靠中國本土需求的擴大。如果目前的經(jīng)濟結構不做大變化的話,不用到明年的12月份,中國的外匯儲備會突破1萬億美元,如果還不做大調整的話,5年之內,外匯儲備會超過2萬億美元。”
巴曙松表示:“這一次升值幅度為2%,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希望的10%和15%有很大差距,我們的理由非常簡單,中國不單追求貿易順差,而且追求貿易平衡。中國的貿易順差大約在200億~300億美元,占中國GDP不到2%,因此,中國認為2%的升值幅度能夠把順差覆蓋掉,但是變化要比計劃快。今年上半年的貿易順差比去年要高,中國貿易順差的趨勢是下半年比上半年還要高,盡管數(shù)字還沒有最后統(tǒng)計出來,但大約會在900億美元左右。如果這些順差都要依靠匯率波動來消化的話,這就意味著有更為強烈的升值壓力。” “世界各國都不大可能完全依靠匯率的調整來消除貿易不平衡,必然要伴隨著本國內部的經(jīng)濟結構的調整。對中國來說,那就是要擴大內需。中國過分依賴外需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進出口規(guī)模占GDP的比值幾乎達到了70%。在短短兩年時間里,就增長了20%,這一比例在歐美國家則需要至少花上10年時間。但這也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比如國民福利的流失、貨幣政策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的喪失等,那么如果不做改變的話,必然又會形成大量的順差,升值的壓力也會擴大。”巴曙松分析認為。 “全世界只有日本在做這樣的事,但是,我們看到日本的外匯儲備增長在明顯減緩。一方面我們的環(huán)境被嚴重污染,將生產出來的所謂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廉價地賣到美國等發(fā)達國家,同時又冒著有貿易摩擦的壓力,把賺回來的貿易順差以外匯儲備的形式,以比較低的回報存回到這些發(fā)達國家市場,我們是雙重福利的損失。” 巴曙松分析認為:“匯率在一定程度上的升值可以緩解順差壓力,但是又不能完全依靠匯率制度,必須同時加大經(jīng)濟結構的調整,對于中國在匯率調整之后出現(xiàn)新的格局,必然要求我們從化解升值壓力的角度來強調增長的動力,從依賴外需轉向擴大內需。” 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是一些發(fā)展中國家也曾意識到固定匯率制度有很多不好的方面,開始在金融危機后實行浮動的匯率制度,但是后來又慢慢地變回了固定匯率制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土金融市場不發(fā)達,本土儲蓄率過高。中國的選擇比較單一,融資的主要渠道還是銀行。”巴曙松認為,“發(fā)展本土金融市場和匯率改革兩者之間不是沒有關系的,而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