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正文
 

中華工商時報:林毅夫披露建設新農村建議幕后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3日 00:00 中華工商時報

  笑稱“經濟學家五個論”標準太高

    本報記者 李愛明 高春頎

  林毅夫的忙是不言而喻的。單從一干頭銜就可以知道這一點———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等等。日前,他在北大朗潤
園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辦公室里接受了本報的專訪。

  采訪的話題集中于“新農村建設”。盡管以旁觀者觀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的出臺與林毅夫這位重要的“智囊”密不可分,但林顯然并不居功。

  對于“三農”話題,林毅夫自然熟悉不過。早在1987年,他就曾經擔任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并且寫出過有重大影響的論文。因此,談起來自然是滔滔不絕。

  最好的辦法是啟動存量需求

  中華工商時報:據我所知,在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之前,您就提出過“新農村建設”的建議,而且還是最早提出的。您是對中央決策有重要影響的學者,“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的最終出臺和您有直接的關系嗎?

  林毅夫:我想不能說有直接的關系,因為有很多東西是客觀問題,也不能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因為采用了我的建議而出臺的。但我是比較早提出這種觀點的,最早是在1999年。大家知道,我長期研究農村工作,一直在研究如何解決農民收入的問題。從長期來講,農村最可持續的發展是一方面農村勞動力不斷轉移,另一方面農民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這是兩個輪子。如果農村勞動力不能不斷地轉移出去,單靠提高農村生產力,必然會造成農民增產不增收、谷賤傷農的結果,所以勞動力轉移是必然的前提。

  中華工商時報:在十幾二十年前,或者更早以前,“三農”問題并沒有現在這樣突出。現在之所以變得如此尖銳,在您看來,是什么原因呢?

  林毅夫:你說得沒錯,“三農”問題是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變得特別尖銳的。在改革開放后的七八十年代,農業生產增長很快,所以“三農”問題不突出。1985年以后,鄉鎮企業發展很快,農民“離土不離鄉”就能工作,所以也不突出。1990年代初,農民工開始出現,大量離土離鄉的農民轉移出來,但是這段時間,“三農”問題也還不是那么尖銳。

  那為什么1990年代末“三農”問題變得尖銳起來?1998年出現了通貨緊縮,生產能力過剩,新增投資比較小,新增就業機會少,這樣造成應該流動的農民流動不出來,已經流動出來的農民出現返流現象;另外,因為競爭很厲害,大量鄉鎮企業也在那時倒閉,大量農民又回流到農業,這樣就造成農民收入在1990年代末增長特別慢,“三農”問題因此變得特別突出。

  當時我在想,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最后認為,必須把農民勞動力不斷流動出來這條渠道打通,把城市中過剩生產能力消化掉。

  中華工商時報:如何才能解決過剩的生產能力呢?對中國來講,通脹壓力往往是短期的,而通縮壓力似乎是長期的?

  林毅夫:要解決過剩的生產能力,通貨緊縮問題就必須解決。我當時提出,過剩生產能力本身是一個存量的概念,要解決過剩生產能力,最好是解決存量需求。

  中華工商時報:什么叫存量需求呢,這個概念是您提出的嗎?

  林毅夫:是我提出的概念,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說人們有需求的愿望,而且也有支付能力,但由于體制性或政策性的原因,這個能力沒辦法使用,這樣的需求把它叫做存量需求。一般市場經濟國家不會有,但我們是轉型中國家,所以會有存量需求。我認為,目前國內往往很容易按照國外的概念,而不是按照國內的現實狀況來討論。外國沒有“存量需求”這個概念,這是我在國內現實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當時我發現有四大塊存量需求,一個是外國直接投資,二是民營經濟,三是城市消費,第四塊是農村消費,而這恰恰是最大的一塊。你對比一下農村與城市消費,就會發現農村消費會低得很多。這是因為兩個原因造成的,一個是農民收入低;另一個是農村基礎設施落后。現代消費必須有基礎設施,比如要有電有水有馬路等,但是“八五”以后,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在城市,農村的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因此造成農村的消費環境不利于現代消費,農民當然就不會去購買現代化產品。

  “新農村建設”能四兩撥千斤

  中華工商時報:“建設新農村”對解決“三農”問題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林毅夫:我覺得這是“一石數鳥”,四兩撥千斤。因為在通貨緊縮、生產能力過剩的條件下,一般依靠財政政策來解決。那么,財政政策最重要的是把財政投下去,能啟動很多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一般來講,財政往往都投資在城市里面,但那部分的杠桿作用不大。我認為投在農村杠桿作用會更大,因為它會啟動消費需求。它本身是一個投資需求,但同時也會啟動消費需求,因為改善了消費環境,需求就會增加。

  我認為它會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最主要是幾個方面:第一,從長遠來講,它把過剩生產能力消化掉了,農村勞動力不斷向外轉移的渠道打通了,實現了增加農民收入最長遠的可持續的方式;第二,在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本身都是勞動力很密集的,都是使用當地勞動力的,比如水泥鋼筋都是當地生產,由此會給當地創造很多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第三,能啟動農村消費需求。增加農民收入從長遠來講是必須轉移農村勞動力,但必須看到中國的現實———到2030年,我相信至少還有30%的人口將近5億人生活在農村,如果他們生活不能現代化的話,那就不能說是全面小康。所以我說這是“一石數鳥”,當時這個觀點提出后在社會上引起不小反響,中央決策成員也都看到這個報告。

  總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能說是我個人提出的,但這個問題就擺在那個地方,隨著時間推移,大家都會有這個共識,認為這個事該做。我很高興看到這個建議現在變成了一個政策,相信它對解決我們現在的相對生產能力不足、縮小城鄉差別、提高農民收入都會有正面作用。

  國家應加大農村投資比重

  中華工商時報:據我所知,您前不久還給

國家發改委提了一個關于“新農村建設”的建議,您具體建議了什么呢?

  林毅夫:提了財政政策的分配問題。1998年以后,國家的積極財政政策主要體現在支持大的基礎設施方面,尤其是城市里,但實踐證明,這些相對于啟動需求來講作用小,為什么呢?因為第一,城市資本都是很密集的;第二城市里的消費相對都已滿足,創造不了多少就業機會,對消費的啟動發揮不了多少杠桿作用。但如果建在農村里,比如修自來水、下水道、電視接收設備、修道路等等,結果就會大不一樣。如果這些都投入的話,農村消費環境就能改善,也能創造就業機會。所以我當時在建議里提出,國家應該在農村投資方面加大比重。

  中華工商時報:那您認為這個比例多大合適?

  林毅夫:具體多大很難說,但我想發改委會做得很詳細。

  中華工商時報:最后問您一個問題,香港學者丁學良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曾經說“國內合格的經濟學家不超過5個”,

武漢大學教授鄒恒甫也有過“我和林毅夫是三五流,國內很多經濟學家甚至不入流”的說法,對這些您是怎么看的?

  林毅夫(笑):可能他們的標準比較高吧。中國的確是有很多問題要研究,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來研究,也希望我們大家研究的水平越來越高。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