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正文
 

德魯克主義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8日 16:07 和訊網-《財經》雜志

  德魯克有這樣一種能力,他可以把人們反復闡述而不能解釋清楚的復雜感受,用極平實極清晰極深切的文字表達出來。

  □汪丁丁/文

  [網絡版專稿] 多年以來,甚至當這位偉人辭世的時候,我仍難找到恰當的標題來涵蓋
他以及他的思想。只有他的名字,邏輯地涵蓋著我認為舍此而無法涵蓋的全部內容。也因此,我們沿用著同名術語——德魯克主義。

  我不寫其他人寫過的故事。關于他的生平嗎?我們已經有了中譯本《旁觀者》——德魯克的自傳,或許還有《彼得·德魯克的世界》——被認為最優秀的德魯克傳記;最后,從2002年12月至2003年1月間,CNBC連續播放了十集關于“德魯克生平事跡”的記錄片。關于他的言論嗎?這些著作和言論在中文世界里早已家喻戶曉,北京大學的管理學院設立了“德魯克研究會”,《IT經理世界》長期開設“德魯克管理思想”專欄。關于他對企業管理大師們的思想啟迪?相關文章可謂浩如煙海。況且,他設立的基金會,被稱為“領導領導者們的研究所”,那里正陸續貼出這些管理學權威們對德魯克的由衷溢美之言。

  這位1909年11月19日出生的思想家——注意,他辭世的那天幾乎就是他96歲生日,在他95歲的時候,與另一篇文章的作者分享了麥肯錫《哈佛商業評論》2004年“論文一等獎”。眾所周知,這個評選委員會絕不肯為虛名頒獎。這一次獲得嘉獎的,是德魯克最新的也是最后的一篇論文《什么造就有效管理者?》,作為對他1966年出版的那本影響極深遠的《有效管理者》所含觀點的一項反思性重述。例如,他在這里提出了“幾乎全體有效管理者都遵從”的八項實踐原則。

  2002年,德魯克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著作《下一個社會的管理》,那時,他已經92歲了。從我收集到的關于他的各種言論判斷,他仍保持著清晰思考并提出深刻見解的能力。這一事實對長期以來不斷從德魯克思想獲得新的激勵的管理學大師們而言,始終是謎。不過,或許由于他的聽力迅速下降,從2003年開始,他拒絕接受媒體采訪。作為惟一的例外,他于2004年10日底在加州寓所接受了《Forbes》專訪。

  這位維也納人是在德國和英國開始他的政治學、法律學、經濟學和新聞學生涯的。1937年他移居美國。1939年,他發表了《經濟人的終結》,這標志著他的美國生涯的起點。在相繼出版了數十部著作之后,1975年,在他65歲時,成為《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作者,他保持這一專欄直到85歲。那時,人們稱他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并且,他們說他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后一位”這樣的人物。

  或許,至少對管理學院的教授們來說,德魯克的思想與見解,不算是特別地與眾不同,似乎與他在管理學界享有的崇高聲譽不成比例。但我認為這不是事實。德魯克有這樣一種能力,他可以把人們反復闡述而不能解釋清楚的復雜感受,用極平實極清晰極深切的文字表達出來。惟其如此,他的文字最讓我信服與感動。如果我必須從我閱讀德魯克作品的廣泛感受中舉出一項足以反映他與眾不同的文字特征的話,那就是,他有謎一般的表達能力。他足以把我們日常生活中最本質性的感受呈現給我們,讓我們驀然回首,看到那些原本就在我們眼前的真理。

  例如,在我的研究領域里,關于“企業家”與“管理者”之間的差別,從熊彼特到克茲涅爾,從奧地利學派的權威學者們到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教授們,從未提出過如德魯克提出的這樣一種平實、清晰、深切的表達:“管理者,就是把事情做得正確的人。企業家,就是做正確的事情的人。”前者是假設存在某種關于“正確”的標準,后者意味著根據權衡和決斷去尋找這一正確標準。

  1993年,德魯克發表了《后資本主義社會》。兩年以后,我讀了這部著作,我被他的思想打動。在那之前,1985年,我曾被哈耶克思想打動,那感覺曾經同等強烈。此后,我才開始集中精力閱讀和試圖理解哈耶克提出的“知識”問題。

  德魯克論述的“下一個社會”,或“后資本主義社會”,也就是“知識社會”。他晚年在德魯克研究所主頁上發表的一系列專題文章,概述了他對這一社會主要特征的預見。這些看法大致如下:(1)人口老齡化將使自由移民成為“后工業社會”的最終議題。與此相應地,2030年,發達國家50歲以上的人群里,將流行“提前退休或開拓第二職業”的生活方式,并且退休年齡將普遍提高至75歲以后;(2)知識勞動者將取代一切階級和一切工種成為知識社會惟一的勞動主體。與此相應地,在正規教育之外的所謂“持續教育”,將發展為知識社會最龐大的服務部門,自學能力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將是知識勞動者所具備的最顯著“技能”;(3)企業的平均壽命將縮短至30年以下。與此同時,知識勞動者的工作年限將延長至50年以上。因此,企業將成為勞動者的工作平臺,為了創造“知識價值”,勞動者將同時借助許多不同的企業,實現“自由人的自由聯合”;(4)知識競爭將更加激烈。相應地,生活的藝術將成為每一位知識勞動者最重要的知識。

  他為我們的子孫后代寫作,預見并策劃他們的人生,他屬于我們的未來。-

  作者為本刊學術顧問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