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憲容: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實質及未來發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7日 09:09 中國經濟時報 | |||||||||
易憲容 人民幣升值問題已經爭論好幾年了,7月21日總算有了答案。在2002年以前,我一直主張,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現行的匯率制度早已不適應發展了的中國經濟,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是必然之事。
但是從2003年起,由于外在壓力一直在要求人民幣升值,當時我主張,人民幣匯率變化應該以國家利益為上,不要為他人壓力所動,靜觀其變,否則人民幣貿然升值會對國內外經濟造成不小的沖擊。今年上半年以來,我多次撰文指出,如果人民幣要升值,我們可以讓人民幣在1-2%的范圍內變動。這樣,即使人民幣升值,炒作人民幣者一定會無利可圖,同時人民幣升值對國內外經濟的沖擊與影響也容易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別是溫家寶總理在天津明確了人民幣升值“三性”原則后,我更堅定了這種主張。 在整個世界沒有注意之時,中國人民銀行7月21日發布公告表示,人民幣匯率進行重大改革。其改革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三方面:一是人民幣匯率機制從盯著單一美元轉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二是美元對人民幣交易價格1美元兌8.28上升為8.11元人民幣,升值2%;三是現階段每日美元兌人民幣波動幅度限定在千分之三。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到,這次人民幣升值,重點并不是放在匯率水平的變化上而是放在匯率制度、匯率形成機制及匯率水平同時進行的整體改革上。也就是說,這次人民幣升值,并非僅是匯率水平的改變,也不僅是匯率制度的改革,而在于匯率水平改變的同時,以制度安排來促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來生成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的形成機制,以便真正恢復匯率作為經濟杠桿的作用。 放棄單一盯住美元,不僅表現為以后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更富彈性,而且在于發揮匯率價格的杠桿作用,以便用匯率價格機制來調節國內外市場資源流向,以便促進短期宏觀經濟的目的(因為,匯率如同利率一樣是短期宏觀調控主要手段)。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今后人民幣匯率水平的變化,完全取決于實體經濟的變化,取決于國內經濟的發展水平,而不是理論模型的高估或低估。這也預示著人民幣匯率水平可能會有向上或向下的浮動。 而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最為重要的是“參考”兩字。也就是說,人民幣匯率水平在以國內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的同時,要參考國際金融市場主要貨幣匯率的變化。這種變化通過世界主要貨幣(如美元、歐元、日元等)一籃子加權來反映。這樣,既可以通過人民幣匯率水平的變化來調整與他國之間進出口貿易關系,也可以減少國際金融市場主要貨幣之間的波動對國內宏觀經濟的影響。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就是指盡管人民幣匯率變化是以市場供求關系為基礎、盡管是以參考一籃子貨幣來調節,但是這些變化必然在中國政府可控的范圍內進行,特別是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轉軌時期更是如此。這樣才能夠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才能減少國內企業及民眾可能面臨的匯率風險。 應該看到,改革后的匯率制度以市場供求關系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有管理的浮動也是世界貨幣制度史上一種金融創新。它既體現市場化原則,又以世界主要貨幣為參照系,同時顯示依據市場變化的彈性及政府對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可控性。可以說,中國的匯率制度改革不僅看到中國政府的智慧與主動性,也看到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向市場化及國際化邁出最為重要的一大步。這就是本次人民幣升值的實質或意義。 就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來說,就是要改變以往那種央行主導下的結售匯制度,并通過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每日供求關系來觀察人民幣匯率水平的變化,同時,大力發展外匯市場和外匯市場上的各種金融產品,以便促使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能夠向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風險管理工具,從而形成有效的外匯市場供求關系、來生成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 對于人民幣匯率水平,就是在以前的基礎上升值2%。盡管這樣一個變化與市場普遍預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它不僅向市場發出一個十分明確的信號,即人民幣匯率水平已經發生了變化,而且體現了管理層一個基本的改革思路,即人民幣匯率改革一定會在一個漸進的方式下進行,這樣既可以減小匯率變動太大可能帶給經濟負面影響與沖擊,也可減弱外界對人民幣長期預期的壓力及測試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反映。可以說,正是對人民幣匯率的整體改革,充分體現改革者的專業水平與智慧。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人民幣升值,既表明國內金融業的崛起也表明中國整個經濟增長方面的改變。在平時,國內股市對政府利好政策聞風不動,但人民幣升值則推動國內股市指數上升了幾個百分點,交易量大增。銀行間的外匯市場交易平靜,債市震蕩回升。也就是說,人民幣升值得到市場認可。 對于國際市場來說,其反映則截然不同。在中國宣布人民幣升值后,不僅國際金融市場迅即變動,而且幾乎世界上所有的主流媒體都把該消息作為頭版頭條消息來處理,同時各國政要及經濟分析家都發表各自肯定的看法與言論。這些信息都表明了,隨著中國實體經濟快速發展,不僅人民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中的地位得到明顯的提高,而且也說明了中國金融業的崛起。 目前中國經濟的崛起,既不是20世紀60年代日本的翻版,也不是20世紀80年代的“亞洲小龍”的重現。歷史上,從未有哪個國家在種類如此繁多的制造產品以及一系列服務行業上具有如此明顯的成本優勢。今天的中國可以制造出從低端的勞動密集的紡織品鞋類產品到高端的電子產品等所有商品,而且它們的價格遠遠低于其他國家的同類產品。也正是以這種實體為支撐,中國金融業在國際市場上崛起也就應然而生。 還有,人民幣升值將打破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歐元、日元三足鼎立的局面,為世界金融體系的多元化開辟道路。我們可以看到,人民幣的升值不僅沖擊著世界金融市場股市匯市的價格變化,也讓人民幣強勢及國際化創造了條件。只要看看香港人民幣升值后人民幣存款迅速飚升,就從中露出人民幣強勢的端倪。另外,人民幣升值對周邊國家貨幣的影響,對世界產業結構的影響都是不可小覷的事情。 對國內市場來說,人民幣升值,不僅將改變以往中國經濟出口外向性的格局,改善現有貿易結構,抑制資源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促使技術含量高的出口型企業在競爭中勝出,同時,人民幣升值在短期內將改變行業內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賬面價值,通過外匯折算差異影響其經營業績。企業如何來規避匯率風險將成為未來發展最為重要的一課。因此,國內金融業會借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機會,大力發展外匯市場和外匯市場上的各種金融產品,創新各種金融工具。國內金融市場的結構調整與變化也會隨之而來。 人民幣升值后,其匯率水平未來的走勢是國內外市場最關注的問題。不過,從改革后的人民幣匯率機制來看,現行的匯率制度決定了人民幣匯率水平只能在合理的、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因此,外界所期望的人民幣匯率水平在短期內逐漸上升的幾率不會太高。我們應該更注重的是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變如何讓匯率成為社會經濟有效運作的工具及這種工具對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深遠影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