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的宏觀經濟預測模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06日 06:11 第一財經日報 | |||||||||
在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稻葵看來,顯然不能僅僅依靠研究政府的行政行為來預測宏觀經濟走勢,必須尋找一種更加準確的方法 本報記者 侯利紅 發自北京 比起眾說不一的“李約瑟難題”(中國近代科學為何落伍),2005年中國經濟的后續走
幾天前,一場關于上半年宏觀經濟形勢的座談會引發了眾多經濟學家的一番爭論,這場爭論至今還未畫上句號。 同樣成為媒體焦點的,還有作為主持人的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他基于中國宏觀經濟計量模型所得出的預測,讓20余位國內頂級經濟學家眼前一亮。 該模型預測,全年GDP增長預測為8.6%,呈現逐漸下滑態勢;城市居民的價格指數增幅也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到第三、第四季度將分別降到負0.81%和負0.62%;M1與M2連續下滑,到年底降到10%以下。關于GDP增長速度減緩的預測得到了多數學者的認同。 “經濟分析不能單靠模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對預測表示質疑。 “我基本同意預測模型。”林毅夫和宋國青是同事,在這個問題上卻顯然不站在同一條陣線。 所有的意見,李稻葵照單全收。 感性判斷與模型預測 “我就希望大家七嘴八舌各陳己見,最擔心的就是大家對我的模型及其預測不關注,不感興趣。”李稻葵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道出了心里話。 1992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后,李稻葵曾在美國密西根大學、斯坦福大學任教,后受聘為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副教授。2002~2003年,李稻葵同時兼任母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經常在香港和北京兩地穿行的李稻葵,逐漸感受到國家的經濟決策,往往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多種因素分散化。這時,顯然不能僅僅依靠研究政府的行政行為來預測宏觀經濟走勢,必須尋找一種更加準確的方法。 帶給李稻葵靈感的是他的同事、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 2003年SARS之后,當時香港的經濟學家都預測下半年香港地區的GDP增長肯定是負數,只有雷鼎鳴預測GDP不會太受SARS影響,仍會保持增長,后來事實證明果然如此。這一預測震撼了當時香港經濟學界。雷鼎鳴用的正是美國經濟學家西蒙斯的經濟預測方法——“向量自回歸模型”,即完全拋棄經濟理論,讓相關統計數字反復計算,允許數據最大規模顯示自己的規律性。 2004年上半年開始,李稻葵和雷鼎鳴開始合作探討中國經濟的預測。當年9月,李稻葵徹底回歸母校,擔任清華大學新成立的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此后他的研究速度漸漸加快。 中國難題 不過,兩個難題逼迫李稻葵必須進行深思并著手解決:中國早年的統計數字不齊全且前后不一致;西方的經濟學理論不可能照搬到中國,必須加以調整。這也是國內經濟學界對純數理模型預測中國經濟一直觀點不一的地方。 此時,李稻葵遇到了他的另一位合作伙伴——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對中國宏觀經濟非常熟悉的袁鋼明為李稻葵解決“西方經濟學理論如何中國化”的難題提供了自己的思路。 “其實我一開始并不認可這個經濟計量模型,但現在我不得不說我很佩服。”袁鋼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他是今年5月才加盟李稻葵的研究隊伍的。6月中旬,經濟模型第一次算出一組數據(計算機通過模型算出數據至少需要1.5天時間),這組“依靠機器算出來的冷冰冰的數據”居然和袁鋼明“基于對國情和決策運作機制了解基礎”上測算的數據,幾乎完全一致。 不過,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全國GDP增速為9.4%,而當時模型預測的10.5%,并不相符。 “中國政府一般在年初會確定宏觀調控的目標,今年中國首要目標就是要控制通貨膨脹,降低貨幣增速,此后許多政策和舉措都會圍繞這一目標展開。”袁鋼明當時就說,經濟計量模型必須把宏觀調控目標作為參數考慮進去。 “我們的模型有幾個改進”,對此,李稻葵非常高興。他介紹說,中國制度變遷很多,模型允許參數不斷更新,隨時間變化而變化;該模型還把政府每年“兩會”后宣布的經濟發展目標作為參數放到方程中。 “將來數據越來越多的話,模型的預測性會越來越準確。”李稻葵對自己的模型充滿信心。不過,困擾他的還有一件小事情,那就是模型的名字還沒取好。插圖/蘇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