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南美洲中國商品博覽會 > 正文
 

經濟學家湯敏:中小企業扎堆走出去更易成功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9日 16:42 新浪財經

  4月29日10時至11時,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副代表兼首席經濟學家湯敏作客新浪聊天,談中國企業國際化道路的經驗教訓。

  嘉賓簡介:

  湯敏,1982年畢業后在武漢大學經濟管理系任教;1984年赴美留學,入美國伊里諾伊
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 Champagne)經濟系博士研究生;1989年獲博士學位后被亞洲開發銀行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聘為經濟學家,負責東亞經濟、區域間經濟合作、亞洲債務、亞洲金融市場方面的研究;1995年調到亞洲開發銀行規劃部任高級經濟學家,負責南亞、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國的政策,發展戰略與經濟事務工作;2000年調到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任首席經濟學家;2004年任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副代表兼首席經濟學家。

  主要著作有《亞洲成長三角區—區域間經濟合作的一種新形式》(1994年牛津出版社出版);《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成長三角區—理論與實踐》(1996年亞洲開發銀行出版社出版);《現代經濟學前沿專題》(一、二、三集) (1989年,1992年,1996年商務出版社出版);另有亞洲、中國宏觀經濟、部門經濟、金融改革及教育改革等方面的論文五十余篇。

  以下是聊天實錄:

  主持人 :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我們就中國企業國際化問題請來了一位有名的嘉賓,著名的經濟學家,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副代表兼首席經濟學家湯敏先生。

  湯敏 : 網友朋友早上好,很高興跟大家一起探討目前國人特別關注的一個題目,就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問題,或者說我們怎么樣打到世界市場的問題。

  主持人 : 湯敏先生有一個觀點,您說要鼓勵中國的中小企業成為在世界上馳騁的跨國公司,能否幫我們解讀一下您這個觀點的含義?

  湯敏 : 在媒體上,公眾注意更多的走出去的公司是大公司,聯想TCL、首鋼走出去的問題。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GDP才1000美元,我們為什么要走出去?這一點要有一個非常清醒的認識,不是說中國資本多了,錢多了,在國內用不完。很多發達國家是在國內投資機會沒有了,要走出去,我們現在還沒有達到這個階段。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走出國外去投資,目的是什么呢?戰略上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取得更多的資源,因為中國是一個資源稀缺的國家,所以需要走出去找資源,比如石油、礦產資源。另一個目的,通過投資帶動出口。因為擴大出口到其他發展中國家,往往需要資本來帶動。這兩個不同的目的都是中國企業目前走出去最重要的戰略意義所在。要實現這兩個目的,需要不同的公司走出去。第一種去國外尋找資源的公司往往是大公司、大企業,因為只有大企業才有投資這些領域的能力。第二種就是出口帶動型的投資,這樣的公司更多的以中小企業為主。我也看了新浪網對這一題目的討論,嘉賓主要談論的是大公司,特別是國有企業走出去的問題。在這里,我想提醒大家關注的是,在中國的現實發展階段來說,中小企業走出去的意義非常重大,從政策上,我們應該關注和推動中小企業走出去的問題,應該讓全社會關注中小企業走出去的特別之處。

  主持人 : 這可能跟中國企業的宣傳有關,大企業做事情受關注度比較高,自己也會主動宣傳自己走出去的戰略、定位和品牌。很多中小企業走出去,基本上都是默默無聞的,沒有得到政府的特別鼓勵和支持,完全是自發的行為。很顯然,大企業,尤其是很多國有企業走出去很可能顆粒無收,危險性很大。以前的嘉賓也有這樣的感受。中小企業走出去,可能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況,可能是默默無聞的,私下的拼打。我國對支持中小企業走出去的政策不是很明晰。

  湯敏 : 我同意你的觀點。從目前來說,中國走出去的步伐是剛剛開始。2004年是30億美元,在發展中國家中,和愛爾蘭、韓國的對外投資額差不多。因為我們是剛剛開始,未來發展的潛力還非常大。中小企業走出去有它的優勢,也有劣勢。

  我想先談一下優勢。首先是體制上的優勢。中國的絕大部分中小企業都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的機制比較適合國外的環境,或者說民營企業的生存能力比較強。中國的民營企業是在中國相對比較惡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生命力非常強。反過來,我們看國有企業,國有企業在國內能夠生存下來,有些還能夠賺取利潤,有幾個重要的原因,一個是靠壟斷,二是靠國家保護,三是靠銀行支持,四是靠地方政府呵護。但是到了國外以后,走出去可能是到發展中國家,經濟環境可能比中國要差,又沒有政府的保護。國企的激勵機制、用人方式,公司治理等等可能不適合國外惡劣的生存條件。所以以國有企業的機制出去的話,失敗的概率比較大,或者說走出去的國有企業在資源型的領域,需要大規模投資的領域中,可能還能成功,但是在競爭性非常強的領域中失敗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所以,我個人建議,走出去,特別是走到競爭領域中去,應該以民營企業為主,以中小企業為主。中小企業第一是有體制上的優勢,第二個是船小好調頭,能很快地適應市場的需求。第三,以較小的資本帶出更多的出口。中小企業出去不會帶大量的資本,中小企業的技術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但可能是發展中國家特別需要的技術,發展中國家不一定需要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歐美的先進技術可能不適應他們,中國的民營企業帶出去的技術,會比較適應這些發展中國家的需要。中小企業之所以要走出去,往往跟中小企業的升級換代有關,中小企業如果在國內做得很好,為什么要出去?往往是因為他的生產設備在國內已經不適應了,需要更新換代,這些設備可以淘汰掉,也可以把這些設備搬到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繼續生產。所以中小企業的投資很低,但是回報可能比較高。這是中小企業的優勢所在。

  中小企業走出去同樣有很多劣勢。第一,抗風險能力非常差。第二,對國外市場不了解,因為人力物力等資源投入不夠。第三,融資能力可能比較差。第四,外國政府給的各種優惠條件比較少,因為它太小,影響力不夠。

  主持人 : 如何解決中小企業走出去的這些問題呢?

  湯敏 : 從國外的經驗看來,從中國過去如何吸引外資的經驗就可以看到我們的企業應該怎樣走出去。在過去二十年中,有大量的外資企業對中國投資,包括很多中小企業。他們是怎么投資我們的?第一,是要扎堆,中小企業要出去,最好是一群一群出去,上下游的企業一起出去,這樣互相有照應。它的影響力也比較大,從對方政府拿到政策優惠就應該比較容易。所以中小企業要出去,最好是扎堆式出去,或者是集約式投資,跟東莞的臺商城的方式差不多。第二,一定要把先把功課做好,不要盲目出去。所謂功課就是要對對方的機構、法律和市場做很多的研究,這樣出去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中小企業缺乏這種研究能力,我們就要發展中介機構,中介機構的作用非常大,中小企業要舍得花錢請中介機構,請咨詢公司,包括國外的咨詢公司,做很好的市場調查和市場研究。第三,中小企業真要走出去,一定要吸引人才,要培養人才,而且要敢于吸引外國的人才,沒有好人才肯定做不好事情。

  主持人 : 談到中小企業要扎堆出去,有一些這樣的例子,比如溫州的制鞋企業,他們走出去是扎堆式的。在東歐、西班牙、南美都是這樣。但是除了溫州的企業,其他的企業我們還沒有看到。這可能反映了我國還缺乏一種機制,缺乏商會或者服務性的中介機構,如果沒有中介機構也就無法組織,完全靠自發,不太可能。

  湯敏 : 我完全同意你的觀點。目前中小企業之所以沒有形成一種力量,沒有較大規模走出去的原因是跟商會,中小企業民間組織的不健全,或者說發展比較慢是有一些關系的。我們可以鼓勵走出去的企業成立商會,或者鼓勵他們在國內做一些準備工作。

  主持人 : 您在國外有一些工作經歷,請您聊聊您在國外見到的中國企業的一些感受,或者說和在國外有投資的中國企業高層領導交流的情況。

  湯敏 : 我在國外跑了十幾個亞洲國家,沒回國之前,一直負責南亞、東南亞方面的工作。我本人對中國企業走出去也很感興趣,所以在工作之余經常跟一些企業家聊走出去的情況,了解他們的酸甜苦辣。我接觸比較多的還是國有企業。這種企業走出去,交學費的概率比較高。因為我們看到很多國內走出去的企業互相殺價,同樣一個招標項目,十幾個中國公司去投標,互相殺價,殺價殺到不可思議的地步。所以在很多地方出現了很多問題,拿到標以后,因為價格太低,做的質量非常差。我們也看到很多民營企業,很多很小的民營企業,哪怕就是一個小燈泡廠,一個小餐館,都做得非常成功,這跟它的機制有關。所以說民營企業出去成功的機率更大一些。

  走出去,還要看走到什么地方去,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個人建議,應該走到周邊的國家去。第一,它的經濟發展應該比中國慢半拍或者一拍的國家,太窮太差的國家不能吸收大量的中國產品。比我們更先進的國家,我們產品的競爭力不一定能夠達到他們的需求,所以最好到周邊的,發展比我們慢一步的國家中去,中國產品應該有很好的市場。另外,政府和周邊國家有很多經濟合作協定,這些經濟合作協定都會對中國企業有很大的保護作用。

  主持人 : 正如湯敏先生所講,中國企業不要徒虛名,應該實實在在找一些適合投資的國家和地區。但是我們現在有一個概念,就是跨國公司如果不是全球五百強,也應該是在某一個領域特別強的企業。就把跨國公司縮小成一個非常小的范圍。跨國公司是一個什么概念?中小企業到國外投資,算不算跨國公司?

  湯敏 : 跨國公司的概念在國際上也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很早以前,大家談到跨國公司,都是美國石油公司等大公司。當時對跨國公司的定義是要在六個以上的國家進行投資、建廠的公司才能稱之為跨國公司。1986年,聯合國重新定義了跨國公司的概念,只要在兩個以上的國家運營的公司都稱之為跨國公司。1993,聯合國又專門給中小型的跨國公司給出了一個特別的定義,名稱叫“中小型跨國公司”,就是指在兩個國家以上經營的,在制造業,雇員有五百人以上的,在批發業,雇員一百人以上的,在零售業,雇員五十人以上的,都可以叫中小型跨國公司。中小型跨國公司在發展中國家中特別多,發展中國家對外投資的主力就是中小型跨國公司。中國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中小型跨國公司。

  主持人 : 我們的思想觀念也需要轉變,不能說擁有幾十億資產才是跨國公司。在國外賺幾百萬,幾千萬,也完全可以稱之為響當當的跨國公司。您介紹一下,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到什么階段,這個國家的企業才能進行跨國投資?

  湯敏 : 各個國家有不同的特點。最根本的還是看需求,我們為什么要鼓勵一部分企業走出去?因為我們有巨大的需求,現在中國有兩大需求。一個是資源的需求,我們沒有那么多石油、鐵礦石等資源,需要到國外尋求這些資源。當然可以直接買,但是因為需求量比較大,可能會造成世界市場非常大的價格變化。國際上通行的成功的經驗就是到那邊投資,當國際市場價格上漲的時候,我通過開礦也可得到收益,從而減少風險。

  走出去的另外一個意義就是推動出口進一步發展。從出口的角度來說,我們有兩大市場,一個是發達國家,一個是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市場出口比較簡單,直接貿易就可以了。但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比較慢,中國要保持兩位數的出口增長,光盯著發達國家不行,所以慢慢要轉到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市場非常大,而且可以不斷開拓新市場。一些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比較快,需求增長也比較快,然而打進發展中國家市場,不能僅靠貿易了。因為發展中國家也都在保護自己的市場。他們歡迎你到那兒投資,投資的時候可以帶一部分零件、技術過來,他們也愿意用市場換技術和資本,這是打開發展中國家的一個利器。中國要在未來十年保持兩位數的出口增長,一定要走這一條路。因此,我們要研究這些出口帶動型的企業需要什么樣的政策,需要什么樣的幫助。現在的政策往往更注重幫助大企業、資源型企業走出去。對出口帶動型企業走出去,目前還沒有特殊政策,這樣就制約了出口型企業走出去。現在的出口太過集中于幾個發達國家,這樣在戰略上我們就處于比較被動的局面。

  主持人 : 您說得非常正確。我們走出去戰略,尤其在出口方面過分依賴于幾個發達國家。4月28日,商務部主辦了一個中國企業走出去國際論壇。在這個論壇上,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先生是這么看中國企業走出去問題的,他說,中國企業走出去要學習國外大企業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要利用當地人才,并逐漸建立自己的銷售和服務網絡,并且要在短時間內盡快彌補我國短缺的技術研發能力。他主要講了三點意見,第一是要敢于利用當地人才,第二是要加緊建立海外銷售和服務網絡,第三就是要盡快彌補我國落后的技術研發能力。您談談,如何利用當地人才?

  湯敏 : 李德水先生提的意見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到發達國家,就需要當地的人才和智力,通過他們可以學到很多新技術。換一個角度來說,我們走到發展中國家去,形態就不太一樣了。一般國際上通行的方式是什么呢?走出去一定要有一個階段性,不是一步就跨出去進行投資,這樣失敗的可能性非常大。一般有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產品出口,通過產品出口了解這個市場。第二個階段就是找海外代理商。第三個階段是建立海外銷售子公司,最后一步才是建立在海外的生產子公司。如果一步就跨到建立海外子公司,你不熟悉當地的市場,當地的市場也不熟悉你的產品,在海外也沒有銷售的代理商,這樣失敗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這些企業如果要走出去,應該走到你的產品已經在當地有市場,你在當地已經有團隊的市場中去。如果還沒有這些,我們可以先建立產品出口市場,先把你的產品打入那個市場去,先建立海外代理和銷售子公司,然后再探討對外投資,不要過快、過急。

  主持人 : 您的觀點不是很贊成中國大企業走出去,還是贊同中小企業先走出去?

  湯敏 : 我不是不贊成中國大企業走出去,我是說中國大國有企業走出去一定要非常慎重,最好先集中在幾個資源型的領域中,我不是特別鼓勵國有企業走出去進入競爭性領域。

  主持人 : 電信業在國內是很強的,他們也在考慮走出去。網通購并了美國一個小電信企業,聯通也在想并購澳門電訊,網通3月份跟香港電信盈科互相參股。可以看到,目前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方式確實是非常多元化的,什么方式都有。但是在監控方面,現在有各種模式,各種所有制,還有混合的所有制企業,如何監控這些企業的最終效果呢?

  湯敏 : 國家部門對企業的過多監控,肯定有利有弊。如果是民營企業,老板拿自己的錢去投資,老板自己決策,對它們的監控越少越好,他自己賺來的血汗錢不會隨便扔到水里去。但是對國有企業走出去,一定的監控還是必要的。因為搞不好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對國有資產的監控,不僅僅是走出去時要監控,在國內也要監控。中國這么大,各個企業都有發展的機會,不排除一些大國有企業在某些競爭領域中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市場,分得一杯羹,但是一定要謹慎小心,因地制宜。

  主持人 : 中國政府在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應該有哪些幫助?思路上應該有哪些轉變?您可以從一個經濟學家的角度來剖析這個問題。

  湯敏 : 政府的政策和政府的推動對幫助企業走出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外國政府官員不斷跟中國的商務部、國家領導人會談,甚至抱怨,來幫助他們的企業走到中國來。當他們的企業受到不公正對待的時候,政府要出面幫助企業,這是天經地義的。政府在幫助企業走出去方面,有兩大工作。一個是國內政策,包括外匯政策、審批政策等等。我們現在的大部分政策都是在外匯短缺,需要吸引大量外國投資的時候制定的。在過去制定的政策和規章制度里面有些已經過時了,有些已經沒有必要了,應該進行調整,特別是對外匯管制方面的政策。

  中國政府應怎樣幫助中國企業在海外有一個公平、寬松的投資環境?外交部門可能要從政治外交向經濟外交進行轉變,外交部門要交很多當地的朋友,跟當地的政要和企業家做朋友。外交部門要應該向國內發回大量的信息,我們現在企業走出去比較少或者走出去失敗較多的原因跟信息量不夠非常有關。外交部門,包括國外的經貿部門應該比較有系統的搜集大量的信息,而且當這些信息搜集回來以后,要要很好地加以利用。我們現在也有大量的信息,但是很多信息到了某個部門以后就存檔了,沒有能夠很好地發揮這些信息的作用。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一個很好的幫助企業走出去的雜志,或者幫助企業走出去的一個信息發布的平臺。國家要重點扶持幫助企業走出去的中介公司,如咨詢公司,會計師和律師事務所等,要形成一套集約式的中介服務,這些工作都需要政府來推動。

  國家還應該大力推動區域經濟合作協議的簽訂,中國跟東盟有自由貿易協定,還有大湄公河經濟合作區協定、中亞合作經濟區協定,這些合作區的建立,這些自由貿易的協定,可以給企業創造一個很好的投資平臺,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大力推動。我們現在推動比較多的是貿易協定,投資協定同樣重要。這些國家也在吸引外資,對他們而言,中國的資本就是外資。我們應該研究如何制定一個較好的投資協定,研究如何充分利用這些合作組織。我們不但要簽署投資協定,而且還要定期檢查協定的執行情況。從根本上,政府的外交重點要從政治的角度向經濟的角度進行轉變,幫助我們企業走出去。

  主持人 : 韓國、新加坡政府這方面都做得不錯,他們極力維護自己的企業在國外的投資利益,包括提供大量的信息。

  湯敏 : 我們可以跟他們學習,如果我們以前做得不夠,下一步就要努力改進。從政府部門來說,首先可能需要進行人員的培訓,使外交官員掌握推動經濟外交的工具。

  主持人 : 曾經有一個人講過,想去越南投資,但是在中國沒有一個網站能夠查到他想要的信息,反而在美國政府網站查到了他所需要的信息。這是一個典型的反差。

  湯敏 : 外交部門傳回來的經濟信息應該對社會公開,因為經濟信息沒有什么秘密。新浪網的也可以專門開辟一個欄目,向企業提供走出去所需要的信息,這肯定有很大的市場。

  主持人 : 您的建議非常好,將來如果有條件我們也希望能夠實施。這樣對新浪品牌的提升和點擊率的提高確實是有好處的。

  湯敏 : 對,我相信也一定有很多人愿意到這個網站去做廣告,甚至想吸引外資的外國政府也會到這個網站來發布信息。所以這個欄目應該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主持人 : 最后請教您一個問題,目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規模,包括資金走出去的渠道,好象不是很透明。您給中小企業介紹一下,對外投資資金怎么出去?

  湯敏 : 第一,目前中國資本市場還沒有完全開放,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所以國家對此做一些控制是完全必要的。現在重要的是區別正常對外投資和非正常的資本外逃和“洗錢”。我們不必重新發明什么新方法,因為國外有很多經驗,目前中國存在的問題,韓國可能在十年前就碰到了,我們看看他們是怎么處理海外投資的。找一些比我們稍微先進一些的國家,看看他們當時在資本項目逐漸開放的過程中,是怎樣一步步走過來的。這些經驗對我們有非常大的借鑒作用。

  主持人 : 我們今天的訪談非常精彩,湯敏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經濟學家,他對于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剖析相當完整,尤其他強調了中小企業走出去的重要意義,這個觀點是比較新穎的。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嘉賓訪談只能到此結束,非常感謝湯敏先生作客新浪。

  湯敏 : 非常感謝新浪網邀請我來跟網友們一起探討這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想在未來五年到十年中,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中國中小企業扎堆式地、一群一群地走出國門。我想,這對于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對我們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是有好處的,應該是一個共贏結果。

  希望我們的企業一路走好。

  主持人 : 非常感謝湯敏先生今天的到來和對中國企業走出去問題的解讀,同時感謝廣大網友的積極參與,今天的嘉賓聊天到此結束,謝謝。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湯敏新聞 全部中小企業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