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曙光:匯率問題回避不了,升值影響兩年消失;左小蕾:壓力之下調整是災難,內部存在人民幣貶值壓力
最近有兩條消息的發布對人民幣升值壓力做了似乎相反的詮釋: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建議美國國會采取措施,迫使中國在近期內將人民幣匯率升值25%;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則稱,2005年一季度中國銀行間市場的外匯需求大增。
前者增加了升值的壓力而后者顯然是壓力減輕的表現。形勢錯綜迷離之下,
人民幣匯率到底能不能動,動了以后對經濟的影響又有多大?圍繞著這一迷霧,日前參加天則所宏觀中國論壇的學者們展開了熱烈討論。
匯率升值影響7個季度后將消失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張曙光在與人合作的今年一季度宏觀經濟分析報告中專門就此問題作了論述。
張曙光首先論證,人民幣匯率是當前經濟運行中想回避都回避不了的問題,調整匯率體制和匯率政策的時候已經到了。據國際知名房地產咨詢機構仲量聯行調查,83%的外資機構認為央行的房貸新政對于其進入中國內地房地產市場的投資信心和計劃沒有影響。外資進入房地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民幣升值預期,而外資熱錢流入最主要的選擇也是投資房地產。據人行上海分行調查,外資已經涉足房地產的消費、中介、開發各個環節,在這樣一個完整的鏈條中幾乎不存在對跨境資本流動和外匯匯兌的管制。
此外,張曙光認為,更重要的是中國當前宏觀經濟內外失衡的持續,不僅使我們的投入、產出、生產循環和商品循環都通過國際市場完成,產生對國際市場的雙向依賴;貨幣經濟也存在著雙向循環和雙向依賴,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的獨立性大受影響。由此帶來實體經濟和符號經濟、實物運動和貨幣運動的雙向循環和雙向依賴格局的形成,使我們的匯率政策幾乎沒有可用的政策手段。我們非常迫切地需要改變這種雙向循環和雙向依賴的格局。
人民幣升值到底會帶來什么樣的成本收益?張曙光教授最近完成的一項重要實證研究表明,人民幣匯率升值1%,外商直接投資減少1%,出口減少0.8%至1.19%。那么,匯率升值10%,外商直接投資將減少60.6億美元,出口將減少427.4億美元,由于直接投資和出口的減少,GDP將減少690億元,就業將減少381.2萬人(按2004年人均GDP計算)或106.3萬人(按工業勞動生產率計算)。另外一個重要結論是:匯率升值的影響三個季度后下降一半以上,7個季度后影響幾乎消失。張曙光介紹說,這一研究基于的假定是直接投資匯率彈性為1,出口的匯率彈性為0.8。
張曙光認為,不論是調整匯率,還是調整利率,在當前的形勢下,兩者都會對宏觀經濟產生緊縮效應。如果兩個政策同時出臺,對國民經濟影響較大,顯然不是明智之舉。因此,現在的問題是先調利率還是先調匯率。如果先調利率,操作相對簡單,可以抑制某些方面過度的投資熱情,卻會吸引熱錢流入,不僅會影響宏觀調控效果,還會給下一步匯率調整帶來更大困難。如果先調整匯率,雖然難度較大,并可能帶來一定風險,但這是我們遲早要邁出的一步,如果走好了,不僅會給宏觀調控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而且有益于實現國際收支平衡,減少國際貿易糾紛,給宏觀調控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也認為匯率調整迫在眉睫。他說,分析匯率問題時必須搞清我們既是外匯需求方也是供給方,因此,匯率上的矛盾不是政治斗爭,而是經濟利益的均衡。“我們的外貿不可能老負債,也不可能老盈余。外匯只是一張紙,最后肯定要花掉。”茅于軾提醒說,人民幣匯率最終要趨向均衡,過低貶值和過高升值都是損人又不利己的。
他分析說,現在6000多億外匯儲備讓國家很不好受。回想一下,如果3年前我們調整匯率,現在根本不會有這么多棘手的問題;如果我們在兩年半以前調整匯率,那個時候外匯儲備還不到2000億呢。雖然現在調整匯率的成本會很高,但決策者必須看到:調整人民幣匯率對于我們和貿易伙伴都有好處,而將來調整問題可能更多。“現在還不調,明年會越來越糟糕,外匯儲備量越來越大。”茅于軾說。
在壓力下匯率不能動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博士結合日本和印尼的教訓強調說,不管人民幣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在壓力下匯率一定是不能動的。因為壓力下變動匯率,必然導致過度升值或者貶值的情況。
“如果升值5%,而期望值是40%的話,熱錢就會進來,匯率必定還會繼續往上走”,左小蕾說,如果我國升值10%,最后必定是升到15%以上,誰也不知道均衡價格在什么地方。
日本是升值后經濟停滯的例子,印尼則是貶值后經濟動蕩的例子。亞洲金融危機時,印尼由于實行浮動匯率,而被國際社會一致看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甚至認為印度尼西亞不會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但最后該國美元兌盧比匯率從1:2000貶到1:16000,以至銀行擠兌、社會動亂。
左小蕾同時指出,國際社會目前認定的人民幣被低估可能是一個假象,因為均衡匯率應該是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平衡,我們現在的壓力并不全是從外部來的。從國內財政赤字的角度來看,得出的結論可能恰恰相反。隱性財政赤字包括銀行的壞賬、地方政府的債務、證券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壞賬。這些數字加總起來的話,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是貶值而非升值。很顯然,這個問題現在被國際社會忽略了,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中國的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如果隱性財政赤字顯性化,人民幣是不是真正堅挺還是疑問。
戰略和生態視角下的匯率景象
發改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與會專家認為,目前大家觀察人民幣匯率問題都是從短期的宏觀緯度切入的,但從戰略緯度看則更有值得思考的意義。比如說過二十年、三十年之后甚至更長時期后,我們的經濟規模和金融體系是什么,人民幣在國際上扮演什么角色,我們是不是永遠維持制造業大國的地位而不提升我們的金融地位。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帆則提供了一個生態環境視角下的匯率景象。他說,現在我們的勞動密集型產品賣得特便宜,人民幣一定的升值也未必導致出口下降,我們進口資源這一部分反倒可以得到切實利益,這對我們的環境和能源是一種保護。而且,國內第三產業會發展更快,這些對我們都是有好處的。(劉國旺 李瓊 原正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