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利茲:21世紀中國與全球化的世界經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30日 11:57 CCER | |||||||||
2005年3月18日下午,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茲(Joseph E. Stiglitz)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萬眾樓二樓做了題為“21世紀的中國與全球化的世界經濟”的演講。 斯蒂格利茲教授認為在中國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應了解市場經濟是怎樣發揮作用的。一般理論是,讓政府來管理經濟,讓價格來起作用,這樣就可以實現經濟有效運作。但斯
經濟的增長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如果這些負面的溢出效應不能妥善加以解決,經濟的目標就會難以實現。因此環境問題也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另外,公平發展的概念也很重要。某些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就是受益,從社會角度來說這是不對的。在過去幾年,美國10年的增長速度只相當于中國的1年,中下層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差,只有最上層的人獲得了經濟增長的好處。因此需要我們對經濟增長加以管理,實現可持續的公平增長。市場本身并不能保證社會公正,會出現區域差別、城鄉差別的問題。中國目前正面臨著財富來源合法性的問題。 只有制定明確的政策,才有助于經濟增長的利益被公平分享。在環境保護問題上,對于公司來說他們只能通過法規才有激勵對環境進行保護。斯蒂格利茲教授認為中國現在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靠消耗資源。比如基礎建設、房屋修建、汽車生產等活動都是資源消耗性的,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中國處于資源消耗的階段,而市場并不能保證這個資源合理地被利用,所以政府必須干預。市場也并不能保證城市環境適合于人居住。比如美國,汽車行業很發達,大家都有汽車,但交通擁堵現象嚴重。所以一些公共交通設施需要重新調整,否則會造成更多的不便。中國面臨著同樣的狀況,現在中國的油價還很低,如果油價提高,價格機制發生作用,大家可能會更注意節能,進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這些方面光靠汽車工業是得不出答案的。一方面市場需要增長,另一方面也要保護環境。發展公路交通需要靠政府城市規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將會有迅速的發展,但是市場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政府必須在適當的地方發揮作用,才能促使市場提高效率,才能提高整個的宏觀經濟效率。 斯蒂格利茲教授強調,市場本身并不能導致市場經濟的高效。亞當.斯密認為,市場在獨立運作時會形成“看不見的手”,然后就會產生效率。到了五十年代,經濟學界認識到亞當.斯密理論并不正確。因為這一理論是在很多的假設下方能成立,比如完全信息。然而,信息總是不完全的。信息非常重要,但往往不完全。因此這只“看不見的手”不是看不見,而是根本就不存在,市場效率無法實現。在市場效率不高的時候就需要政府的干預。這當然不是說政府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完美信息的假定下推出的結論被稱之為“完全經濟的模式”,而經濟學界已經證明了市場自身并不能導致效率。 關于政府應該如何幫助提高經濟效率的問題,斯蒂格利茲教授認為應從經濟學的歷史中找答案。美國及其他一些國家在19世紀發現,經濟市場里涉及到公共品、環境、宏觀穩定的部分,都是政府需要干預的地方。還有一些比較大的問題,比如泡沫。90年代的泡沫不穩定是政府的調控不夠所導致的,政府和市場的力量要保持平衡,這樣才能使市場經濟實現穩定。在80、90年代,很多會計公司不是做審計工作,而是為公司做咨詢工作,以賺取更多錢。他們在數字上做文章,為迎合公司管理層而發布扭曲的信息。信息發布的基礎是資源能夠共享的機制,但是由于信息扭曲最后并不能產生市場效率。扭曲的信息無法實現制衡,而且這個過程沒有周期性。1993、1994年斯蒂格利茲教授本人做經濟顧問時,曾大力改革經濟標準,以避免由于信息扭曲而造成的后果。但很多人、包括美國財政部都不愿改革,CEO們認為市場會解決所有問題。改革過程非常艱難。除了行業政策、公司治理結構,競爭政策也非常重要。競爭是經濟效率的重要促進因素。亞當.斯密認為市場效率就是來自于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效率,沒有競爭就沒有創新。80年代初,中國在向市場經濟轉變的時候,市場經濟非常重要,因為沒有競爭就沒有經濟的活力。現在仍然是這樣。當時在農業改革中給了農民所有權,他們的積極性得到很大提高,這便是最佳的方法。競爭可以使價格降下來,達到廠商零利潤,亞當.斯密曾說“賺錢就意味著壟斷”。政府應該努力不允許這種壟斷的出現,使公司之間不斷進行競爭。 90年代美國公司信息扭曲的丑聞給社會造成了重大損失,其中涉及到了公司治理結構問題。19世紀初馬歇爾講到要解決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公司治理結構。他的理論就是基于小公司如何利潤最大化、獲得高的回報率。如果是一個很大的公司,公司取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而管理層獲得獎金很少,那么管理層就不會努力工作。90年代美國公司開始認識到激勵的重要性,將股票的期權作為激勵結構的一部分,管理層會在股票的上漲中得到回報。同時,如果股票價格下降需要給管理層相應的懲罰。但當時沒有設置良好的懲罰機制。價格下降,管理層同樣賺了很多錢。在2001-02年股票下降的時候CEO的工資仍然上漲,從激勵角度來說,他們的工資和績效并沒有掛鉤。這就出現了亞當斯密所言的“泡沫”。一個好的激勵機制應該是回報與績效掛鉤,否則會侵害股東的利益。由于股東沒有信息來管理公司,需要一個有效的制衡系統以防止管理層對公司胡亂管理。 完全信息只是理論上的假設,如果信息是完善的,就不再需要經濟學。斯蒂格利茲教授指出,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市場的機制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因此對于公司治理而言,股東需要對管理層有制衡系統。而市場本身并不能帶來公司的治理結構,也不能自然而然地產生經濟效益。所以需要形成一整套的體系,用以確保公司治理結構的產生,不能僅靠一套法規。 斯蒂格利茲教授也談到了關于促進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的問題。信息是公共品,會涉及經濟的各個方面,從而對整個社會產生影響。所以,各個政府都有行業政策。但強調知識產權也會產生局限性,有時甚至會減少經濟效益。例如企業把錢都花到廣告上,而不是用在科研上。因此,知識產權的保護固然有好處,但并不能從根本上提高效率、鼓勵創新,美國學術界也有很多人持這種觀點。但現在的爭議還比較大。 接下來,斯蒂格利茲教授對宏觀穩定性的問題闡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經濟的衰退會帶來很大的后果,例如大量的失業,會造成很大的成本。現在有幾百萬的美國人民沒有全職工作,大都是因為經濟發展放慢造成的。芝加哥學派也持此觀點。可以肯定,如果給市場一定的時間,市場自會調整這種蕭條。但可能需要好幾百年,等待的成本會很巨大。如果政府進行干預的話,經濟走出蕭條的時間就會大大的縮短。政府可以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來抵制泡沫的出現、避免蕭條。 斯蒂格利茲教授討論全球化經濟問題。首先介紹全球的新的經濟形勢中有些是中國可以利用的。其次是介紹市場環境的問題,一是世界經濟的情況,一是地緣的問題。 世界經濟形勢方面,過去四年中國經濟增長非常快,中國也越來越依賴于整個世界市場,一方面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特別是對亞洲國家來說更是這樣的。中國現在已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國家。中國的發展致使其對鋼鐵、銅、石油等能源的需求都迅速提高,能源價格隨之升高。由此可見,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很大,同時中國經濟對世界的穩定和繁榮也越來越有影響。 斯蒂格利茲教授指出,新形勢中的第一個問題是關于“不公平性”。有觀點認為中國發展是犧牲了其他人的利益,因此需要中國在發展的同時考慮到別的國家,努力實現雙贏,這一點很重要。中國在全球經濟調整中占據了比較優勢。但我們也會發現,發達國家現在失業的問題很嚴重,美國2001—2004年當中,私營部門出現大量的失業,只有公共部門才出現就業率提高。人們抱怨這種局面的造成不是因為效率不高,而是因為貿易不公平。這是一個大問題:全球化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的壓力。思想的流動速度越來越快,創新也越來越快。所有在技術上的差距都會慢慢彌合。全球市場更加一體化,這也意味著更多發達國家的人會失去工作。對于未來如何解決這些不平衡,還沒有一個有效的系統。另外,比如美國有大量的貿易赤字。貿易赤字跟匯率沒有關系,貿易赤字是宏觀現象。投資率并不高,而儲蓄率很低。但財政赤字也在增長,使這個問題變得重大了。目前還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案,匯率的改變不能從根本上來解決宏觀的問題。而且如果匯率不穩也會對宏觀經濟造成不利的影響。 新形勢的第二方面是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這樣中國可以抵御別國的保護主義。發達國家失業嚴重,但現在若想要對中國進行限制,能做的就很有限了。但加入WTO也對中國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戰。 加入WTO使得市場、資源、技術等越來越易獲得。但同時也需更好地管理風險。在變化很快的世界中,有一些風險是很難抵抗的,也是無法通過購買保險來解決的。例如石油可能漲價,就需要進行石油的儲存以減少風險。中國是世界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國家,應該利用這些世界市場提供的機會。另外,中國還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能夠代表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這一點可以使中國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不僅符合中國的利益,其實也是符合世界的利益的。 儲備系統對中國而言也很重要。現在全球的儲備系統效果并不好,尤其是亞洲國家。儲備系統一般使用美元,而發展中國家借錢給美國的利率是非常低的。許多亞洲國家已經清醒的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亞洲國家應該對儲備資產進行多元化,不應僅僅依賴美元進行投資組合。同時亞洲國家也應加強合作,建立亞洲自己的儲備系統。 儲備的匯率有時會產生扭曲,使得儲備的價值降低。另外,通貨膨脹也可使儲備的價值大打折扣。目前美元貨幣在削弱,在建立新的儲備體系方面,中國需要發揮獨特的作用。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會確實為中國帶來很多的收益。 最后,斯蒂格利茲教授強調了環境保護的問題。中國的發展速度很快,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但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各國應該共同攜手做好環境保護。中國應以自己的行動為其他國家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斯蒂格利茲教授舉了一個例子:樹木可以吸收碳,防止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帶來全球變暖。但很多熱帶雨林國家亂砍亂伐、通過賣木材獲得收入。因此進行環境保護時,一方面可以告訴熱帶國家,如果你們不砍樹,那么大家為你付費,并提供可行的付費方案。另一方面,如果別國要從熱帶國家進口樹木的話,也要支付環境損失的費用。 中國在世界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參與整個經濟規則的制定,同時改進貿易體系、金融體系,在發展中實現更大的公平。這些從長遠來說對中國是有利的。斯蒂格利茲教授希望中國的發展能夠不僅有利于中國,也有利于世界其他的國家。 (趙洪巖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