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武:暴露問題是銀行海外上市清臟必然過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8日 10:01 新浪財經 | |||||||||
新浪編者按:近期,國內金融大案要案頻發,從南方證券被接管到漢唐證券被清算,從廣東南海市馮明昌74億騙貸案到中行高山十億票據詐騙案,觸目驚心;另一方面,自今年已來已發生九家公司十起高管潛逃案,上市公司高管出事比比皆是。這種種現象,暴露出我國資本市場什么樣的問題?面對這些痼疾,管理層變革的方向是什么?資本市場會就此停滯還是因此而得到完善發展?適逢著名華人經濟學家、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先生因公歸國,新浪財經請陳教授就此發表看法,并據此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陳志武/文 近期金融大案很多,這類事情出來一點都不奇怪。在目前企業尤其是銀行的內控機制和外控機制都非常欠缺的情況下,發生這種事,是任何普通人都想像得到的。中國銀行等事件引出來的疑問有兩點,一是要否上市,二是最近兩年國務院、銀監會、央行等等采取推動商業銀行海外上市的措施是否該停下來,還是繼續。 我個人認為,目前國有商業銀行到海外上市是一種“清臟”的過程,這和“洗臟”是兩碼事。原來大量在國內上市的公司,通過種種手段包裝后上市圈錢,臟東西只是被掩蓋起來了,或者是從一個地方被沖洗到另一個地方,但“臟”還附著在國有公司之內,并沒有從整個體制內“清”掉。而通過海外上市的準備期以及在海外上市之后,借用海外市場成熟而完善的監管制度和透明公開的信息披露制度“清臟”,逼著他們把問題給透明曝光出來,是把臟東西清理出來,不再是把臟東西從一個地方沖洗到另一個地方。 近期金融大案頻發,而這些問題都是存在多年的,直到現在才爆發或者說被發現,很可能跟這些國有商業銀行為海外上市進行的重組過程中審計的規范、透明有關。因此,盡管問題本身很嚴重,但另一方面,這些事件恰恰說明不能停止海外上市,而更應該繼續走通過海外上市改革之路。 銀行業下一步怎么辦?毫無疑問,中國包括銀行業、證券業在內的整個金融業的外控機制都要加強。 海外資本市場所形成的紀律、監督力和要求透明的審計、披露過程,對過去習慣了組織管理和行政任命的商業銀行來說,是從沒有過的事。通過外部的監督來改正,從這些被曝光的案件來看,銀行海外上市雖然還沒有發生,但其“清臟”的效果已經見到了。所以不僅不能停,還要進一步往前。 同資本市場上的法律法規與行政監督相比,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外部控制機制就是新聞媒體。用資本市場的行話來說,新聞媒體實際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金融風險控制機制”。如果能讓新聞媒體放開去調查國有商業銀行、國有企業及其他種種上市公司方方面面的問題,就有可能使很多問題在萌芽狀態中就暴光,使它們不至于惡化到像后來的高山案這樣,或者醞踉成金融危機。 香港、臺灣、新加坡在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受影響較小,原因之一是他們的新聞媒體對陰暗面在那之前就曝光得比較多。一方面,一旦問題暴露出來就自然要面臨更改壓力,另一方面其他從業人員也會以此為鑒。 新聞媒體如果不進一步放開的話,銀行得不到真正本質上的改變。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開放的新聞媒體是最重要的金融風險控制工具,其重要程度遠甚于期貨等金融衍生品。 從內控機制來說,過去幾年業內很多人討論銀行改革,以為只要設立董事會,建立公司治理架構,就能得到改善。但從這些國有商業銀行發生的問題可以看出,如果沒有外部的監控機制,再漂亮的內控機制架構也是沒有用的,那些機制就只是停留在紙上,徒具其形而不得其神。 一個企業要控制風險,內外缺一不可。 過去二十幾年來,在中國幾乎所有其他行業里,都是走著一條引進外資、技術和管理來促進發展的道路,現在國有商業銀行也勢必要這樣做。只有通過海外上市,讓國有商業銀行更加熟悉國際市場的規則,為真正商業化提供壓力。 這幾年國務院、央行、銀監會改變銀行業的努力方向是非常對的。因為任何行業和機構,從內部產生改革動力,改變利益結構是很難的,往往需要有來自外部的壓力。當然外部壓力包括民間金融機構、股份制銀行和民營銀行的競爭壓力等很多方面,不等于是外國壓力。但是,海外上市是一種最直接引進國際商業慣例的途徑,讓中國銀行業的改進速度加快。 中國銀行業的改革呼聲已有經年,原來很多人希望把國有商業銀行從行政主導轉變為以公司運作主導的商業銀行,但這些金融案件本身就說明,到目前的改制只是名字后加了一個股份有限公司而已,股份制改造并不徹底。比如據我所知,這些國有商業銀行內部還是以行政級別界定權力和待遇,這樣做,貽害無窮。 平心而論,海外上市也好,改制也好,在短期內對國有商業銀行的期望值不能太高。這些銀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累積下來的問題不會這么快就消失。 然而中國經濟發展所自然生成的資本和資金需求不會因此而消失,因此應該讓民營金融機構和國際金融機構來參與競爭。這是最關鍵的幫助中國銀行業與國際接軌的方式。沒有這些非國營的競爭,國有銀行的壓力之缺可想而知。 金融大案頻發,會否推遲中國公司的海外上市計劃? 客觀上來講,很多本來要投資中國公司股票的人,本來早就知道這類公司的“中國特色”情況,這類事件對他們沒有影響。但這些人之外,還有一些游離不定的邊際投資者就會受到影響。關鍵要看中國政府怎樣處理這件事,如果政府打擊腐敗的決心夠大,程序公開而透明,反而可以給國際市場更多的信心。 判斷一個經濟體是否健康不在于它有沒有問題,而更在于它有無糾錯機制。現在離上市日程很近,如果中國政府處理得堅決而公開,這里關鍵是程序化和處理過程的透明化,就可讓外部投資者足夠地放心。 中國國情雖特殊,但我們從國際上、從歷史上仍然可以尋找到間接的經驗。 有一個問題,我們研究經濟史的人經常會問,為什么證券業在英國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末期間這么發達,而其他國家沒有發展起來? 英國當時已經大規模地介入了海洋貿易。由此產生了很高的資本需求和分擔風險的要求。但經濟本身產生的這兩項條件還不夠導致金融證券的必然發展。最重要的是政府是否有足夠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這從十八世紀英法兩國的區別就能看出來。英國1688年光榮革命,使得英國國王的王權受到了非常大的約束,很多權力被收歸議會,包括發國債和增加稅收都必須要由議會批準。這給歐洲當時的投資者帶來了很大的信心。因為英國議會的決策過程是非常透明的,這和法國的國王頭腦一發熱就賴賬、就亂發債不可同日而語。更何況法國政府在十七至十八世紀還有過幾次賴債的不良記錄。英國政府的決策程序化和透明化讓投資者能夠對未來形成可靠的預期,因此更有信任,但法國不受制約的皇權使當時的投資者無法對未來放心,因此長期類證券的發展就很難。 正是由海洋貿易自身發展產生的資本需求和分擔風險的要求這種經濟條件,加上當時英國炯然不同于法國政府的信用度,推動了英國證券市場的發展,誕生了很好的證券市場架構,這也為1780年英國工業革命的發生創造了條件,也為英國最后戰勝法國奠定了決定性的金融優勢。 中國現在由于改革開放帶來的資本需求和分擔風險的需求也很高,這給中國的金融資本市場帶來了很好的發展機遇。但是否能夠利用這一機遇,很大程度上決取于政府提供的架構是否能受到制約,銀行的決策是否透明,公司與銀行違規行為的糾錯機制是否可靠、是否透明,新聞媒體是否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