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正文
 

經濟學人:印度經濟發展要趕上中國道路漫長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3日 14:12 中國經濟時報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最新報告指出,假如印度不著手第二度大刀闊斧的變革,將不可能達到中國的增長速度,更談不上趕上中國的發展水平,這種改革目前看來不大可能,但并非絕不會發生

  -本報記者 單羽青

  本周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發表了一項有關中國與印度市場比較的調查報告,文中指出盡管兩個市場有相似之處,而且在推行經濟自由化和改革方面,兩國均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中國處于領先地位。

  《經濟學人》雜志這篇題為“印度和中國專題調查”的作者西蒙.朗Simon Long指出,中國經濟發展優勝于印度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它起步較早,此外,在為貧窮階層提供教育和衛生保健,以及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方面,中國比印度作出更多的努力。兩者相比之下,中國的改革開放步伐更多,因此也取得了更大的成果。

  中印兩國面臨著同樣的挑戰:失業、地區差異和農民貧困都是首要的經濟問題。兩國人口眾多,對資源的需求也相應提高,如何防止環境污染也是重要的課題。西蒙.朗認為,印度需要學習中國的經濟模式。

  印度經濟發展被中國超越

  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才超過印度。此后,兩國經濟均高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印度GDP每年平均增長5.6%,在1991至2003年每年平均增長5.8%。中國的增長幅度相當,但其起點更高,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GDP增長平均每年為9.3%,在1991至2003年則為9.7%。

  由于印度人口增長較快,兩國的人均GDP差距便更大。在1990至2003年期間,中國的人均GDP年均增長8.5%,而印度為4%。2003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達1100美元,而印度僅為530美元,換算為人均購買力后,中國比印度富裕70%。

  在國際貿易方面,中印的差別更加明顯。1990年,中國占世界出口和進口的份額分別為1.9%和1.6%。到2003年,中國占世界出口和進口的份額增至5.8%和5.3%。去年,中國的雙向貿易增長36%,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僅次于美國和德國。然而,印度的雙向貿易額還不到世界總額的1%。

  由于經濟迅速增長,中國的貧困水平顯著下降。在1981至2001年期間,中國日收入低于1美元的人數大約減少4億。在1977和2000年期間,印度貧困人數減少6900萬。現在,35%的印度人日收入低于1美元,而17%的中國人日收入低于1美元。

  世界看好中國經濟

  導致中印兩國經濟增長速度有別的主因是“外國直接投資”(FDI)。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國家。去年,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總額達600億美元,是印度的12倍。中國對外國投資者有兩大吸引力:巨大的潛在國內市場和便利的出口環境。

  據一家跨國公司估算,中國可支配消費收入的人口達3億人,這遠遠多于印度的5000萬人。此外,中國擁有優越的基礎設施,例如它的高速公路總長3萬公里,是印度的10倍。同時,中國每1000人擁有的移動和固線電話數量是印度的6倍。

  印度的優勢仍然是其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層和法律、機構和金融市場等“軟基礎設施”。在高端市場上,印度有大量英語流利的技術人才,而在勞動密集型制造業方面,中國工人則在基礎教育方面有很大優勢。

  隨著更多外國投資者青睞中國,有利投資者的合作項目日益增長,中國加入WTO也令其經濟活動自由化進程比印度快得多。

  中印工農業比較

  盡管印度有知名的IT專長和繁榮的外包產業,但這與廣大群眾并不相干。整個IT行業大約只有100萬名從業人員,其產值僅占印度GDP的4%。西蒙.朗認為,印度制造業增長速度遠低于服務業,而且提供很少就業機會,這是令人擔憂的現象。2002年,印度制造業只吸納了620萬勞動人口,而中國制造業卻有1.6億名從業人員,中國已經成功地變成了世界工廠。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推行改革開放,這不僅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為新的鄉鎮企業輸送數千萬員工。印度不可能發生這樣的奇跡,但是它仍需努力令農民從農場轉往工廠工作。

  目前,印度農村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0%,而中國農村人口占60%。中印兩國面臨著同樣的農業問題:生產率低、農場規模小、農民在改進生產方面作投入的能力有限。

  競爭對手還是合作伙伴?

  事實上,中國和印度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雖然印度可能以中國為標準衡量其經濟增長和國際影響,但中國是以美國為比較對象。另外,中國與印度的關系正在變化。目前,兩國外交關系十分友好,并且雙邊貿易繁榮。西蒙.朗估計印度和中國將成為“競爭性合作伙伴”。印度擔心中國可能取代它在IT服務和外包輸出方面的領先地位,只需幾年,中國就能夠造就與印度數量相當的軟件工程師和會說流利英語的大學畢業生。鑒于它在全球經濟中的巨大影響,中國可能會取代印度這項毋容置疑的競爭優勢。

  更重要的是,印度是否能在出口型勞動密集制造業方面與中國分庭抗爭。這是印度經濟增長趕上中國在過去20年達到的水平的惟一途徑。印度希望成為出口大國,但在發生重大變革之前,它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

  今后幾年,中印兩國都面臨著解決地區差別的巨大挑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將有助于決定它是否能夠保持目前的高增長率。對印度來講,這也將決定著它是否能夠提高目前的增長速度。西蒙.朗指出,假如印度不著手第二度大刀闊斧的變革,它不可能達到中國的增長速度,更談不上趕上中國的發展水平,這種改革目前看來不大可能,但并非絕不會發生。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印度經濟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雙響炮
詮釋愛情經典漫畫
東方美女
迷人風情性感姿態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