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丁丁
一回到北京,各種“會面(meeting)”撲面而來,說是“會面”,也不確切,大多都是“會議”,所以附加了英文在“會面”后面,表示兩個意思都有。會面時,聽了許多“故事”。例如關于“南街村”,關于“美國公司法”,關于某地的宗族,某人的姐姐,某某的信仰 ……尤其當與會各方發生意見爭執時,講“故事”就成了天然的支持己見的論證方式
。但是問題馬上就發生了,因為爭論的雙方都講自己的“故事”,你說你見到過沒有腳的麻雀,我說我見到過長了角的豬。碰到這種場面,許多人就開始出去抽煙或者上廁所。人和人之間為什么能夠交流?因為有“邏輯”這件事。當我說“ 正在下雨”時,通常人們不會認為我說的是“現在不下雨”。由簡入繁,復雜的敘述要想讓別人理解也必須符合邏輯。能夠讓人理解的復雜敘述,其邏輯鏈條連接著最簡單的,諸如“A=A”這樣的邏輯和所敘述的結論,這個邏輯鏈條被稱為“理論”。
不幸的是,從最簡單的邏輯,可以找到幾乎無限多的邏輯鏈條連接到復雜敘述的同一個結論。“日心說”和“地心說”都可以解釋行星軌道,歐幾里德幾何和黎曼幾何都可以解釋局部空間特性,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統一場論)并行發展,……對任何社會現象的解釋就更加如此,在每一個領域內都充滿了互相競爭的理論。
當各種理論爭持不下時,必須求助于經驗檢驗。可惜,每個人在有限生命中能夠經驗到的事情實在是很有限。于是對各種理論的檢驗必須從一代人接續到下一代人,在積累著的經驗中判斷理論孰優孰劣。這就是“傳統”。當我講一個“故事”時,我的“故事”的意義在于它將新的經驗加入了某個知識傳統,它會合了傳統里其他人的“故事”,要么支持某個理論,要么反對某個理論。在這個意義上,我的“故事”可以改變某一理論在傳統中的“可信度”也就是被認為正確的“概率”。例如,我的故事在某個傳統中已經是第一千零一次支持“邊際效用遞減律”的個人經驗,而在這個傳統里,已經出現過一百次不符合這條規律的經驗,于是在這個特定傳統中,所謂“邊際效用遞減律”的正確性,在我之前應當是概率意義上的0.909,而在我的故事之后就變成了概率0.91,稍許加大了它的可信度。任何統計數據的意義都僅僅在于此。這是從休謨到波普的經驗主義哲學對經濟學方法論作出的貢獻。
離開了傳統,我的任何“故事”還有什么意義嗎?我的看法是否定的。就像“星球大戰”里講過的一個故事,皮卡德船長死活搞不清楚與他在蠻荒之地并肩戰斗的外星人船長反復講述著的“故事”。一直到那個船長在戰斗中負傷死去,故事的語言和道德意義才被昭示給皮卡德。我在北京聽到的那些“故事”,由于沒有學術傳統的重建和延續,顯得缺乏理論意義,顯得沒有邏輯。我在一篇講道理的文章里論述過海德格爾論述過的巴門尼德的“說”和“思”的關系,我的新意也許只是強調:“說”必須在一個“說”的傳統中才有意義。同樣,“思”也必須在傳統里才稱得上是“此在”的思。
韋伯曾經感嘆,在社會現象的任何一個細節深究下去,研究者都會遇到無窮無盡的因果鏈條,以致不可能滿意地解釋現象本身。正因此,研究者必須以無窮因果鏈條的某個適當的環節做為“有意義”的起點開始他的研究。所謂“數據(data)”其實不可能是徹底客觀的,它只不過是韋伯所說的這么一種 “起點”。
最近聽到不少批評西方人的故事,不過由于故事太接近觀察者眼中的現實,包含了太多的沒有解釋清楚的因素,于是總是引起我對故事的理論意義的懷疑。最“簡單”的故事莫過于“某西方人欺負了某東方人”,所以推論說“西方人不公正”。可是這里有太多的細節沒有解釋:姑且不說推論,只說作為“數據”的事實。為什么他欺負他(假定一個解釋A)?為什么他為了A要欺負他(假定一個解釋B)?為什么B會發生?為什么使B發生的原因會發生?……所以每一個復雜的故事都需要許多復雜的理論來解釋,所以為了有意義,必須講述簡單的故事,必須在傳統中講述這個簡單的故事,而且必須明確,“故事”的唯一意義在于對明確敘述了的某一理論的檢驗。這么一問之下,“誰欺負了誰”這樣的故事還有什么意義呢?
提倡講故事要有邏輯,并不是否定故事的其他意義。其實只要聽故事的人有感覺,不論是覺得新鮮,過癮,甜蜜,還是覺得惡心,討厭,沒勁,這感覺本身就有某種意義。對于講故事的人就更簡單了,只要你講了什么,你就發泄了什么,你就感覺到了什么,所以總是對你有什么“意義”的。
在制度經濟學研究中的條例研究就是講故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沒有定見。只知道必須在具體存在的傳統中去“思”和“說”,只知道如果有人能夠同時成為西學和中學兩個傳統中的人,他一定會有“大師級”的成就。知易行難,再說下去怕要被人認為忽視了“沉默的多數”。
汪丁丁
1953年生于沈陽,經濟學者,美國夏威夷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教于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