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和發展宏觀調控成果 完成經濟軟著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1日 10:34 《財經時報》 | |||||||||
2005年宏觀調控政策,將妥善處理發展速度和質量效益的關系,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將不斷調整投資和消費的關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堅持控制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過快增長的同時,將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如不發生出人預料的突發事件,隨著宏觀調控政策的順利實施,中國經濟可能實現“軟著陸”,GDP增長率預計可保持9%左右
本報特約作者 黃海燕 黃振奇 宏觀調控是近兩年來中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已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其實,國家實行宏觀調控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常態。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在不斷提高經濟市場化程度的同時,也針對不同時期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例如,1998年開始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和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等,是針對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為擴大內需而實行的擴張型的宏觀政策。2003年開始的宏觀調控,則是為了消除當前經濟局部過熱,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一種偏緊縮型的宏觀政策。 經濟快速發展出現局部過熱 2000年起,可以說中國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2000年至2003年經濟增長率分別達到8%、7.5%、8.3%、9.3%。2000年至2002年相當于經濟周期的“復蘇”階段;從2003年開始,經濟發展處于本輪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當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16694億元,比上年增長9.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9101元,按現行匯率計算,首次超過1000美元,跨上了一個重要臺階。中國經濟在快速增長中也出現了一些不穩定、不健康的問題,即經濟局部過熱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二是電力、煤炭、運輸緊張狀況加劇。三是貨幣供應量和貸款增長加快。四是通貨膨脹壓力加大。五是大量占用耕地、糧食供求關系趨緊。以上幾個問題中,最根本的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過大,其結果勢必導致能源和運輸緊張,信貸規模過度擴張,加大通貨膨脹壓力,大量占用耕地,糧食產量下降。這些問題如任其發展下去而得不到有效解決,必將造成產能過剩、企業倒閉、失業增加,銀行壞賬增多,最終使經濟發展難以為繼,造成大起大落,影響社會穩定。 有針對性的宏觀調控措施 從2003年一季度以來,針對經濟運行中逐步升溫的一些矛盾和問題,國家及時地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措施,綜合運用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和行政法規,特別強調要把住信貸投放和土地供給“兩個閘門”,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1.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主要手段是提高存款準備金率。2003年9月21日起把存款準備金率由6%提高到7%,大體凍結商業銀行1500億元的可用資金。2004年4月25日再將存款準備金率由7%提高到7.5%,提高0.5個百分點,金融機構將一次性減少可用資金1100億元;同時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資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機構將執行8%的存款準備金率。另外就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 2003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開始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對沖投放的基礎貨幣,達到控制市場實際資金數量的目的。另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04年10月29日起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并放寬人民幣貸款利率浮動區間,容許人民幣存款利率下浮。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央行的貨幣政策效應,促進商業銀行加強信貸風險管理,克服資金體外循環。 2.積極的財政政策逐漸淡出。積極財政政策的淡出大約是由2003年初開始的,2003年共計發行14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發債規模比上年減少100億元;同時,積極調整和優化了國債投資的使用方向和結構,重點向農村傾斜,向結構調整傾斜,向中西部傾斜,向科技教育和生態環境建設傾斜,向公共衛生建設傾斜。2004年安排的國債項目資金1100億元,又比上年減少300億元,同時進一步優化國債使用結構。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來看,積極財政政策的逐步淡出,由擴張性向中性的轉型,相對來說,也是一種緊縮。 3.加強產業政策的引導。2003年以來,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公布了鋼鐵、電解鋁、水泥、電石、鐵合金、焦碳行業的市場準入暫行標準。2004年4月國務院還發出通知,決定適當提高鋼鐵、電解鋁、水泥、房地產開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鋼鐵由25%提高到40%,水泥、電解鋁、房地產開發均由20%提高到35%。這是運用產業政策對上述行業進行總量調控,扶優限劣。 4.發揮價格杠桿的調節作用。在對種糧農戶實行直接補貼的同時,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制度,保護糧農的基本經濟利益,刺激了農民種糧積極性。針對部分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加強電力需求管理。2003年以來,在全國普遍推行峰谷電價制度,2004年6月又提高了電價,實行差別電價政策。 5.運用行政和法律手段調控。首先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安全、能耗、技術、質量等市場準入標準,從嚴審核新建項目。同時依據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對所有在建、擬建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審核,對不符合要求的項目,該停止建設的要停止建設,該限期整改的要限期整改。其次加強土地利用規劃和審批的管理,依法開展了開發區和土地市場清理整頓,嚴格控制用地規模。 6.支持經濟發展薄弱部門。當前中國經濟是局部過熱,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有“熱”有“冷”,實行的宏觀調控應該是總量控制和結構調整相結合,有控制,有支持,有壓有保,不能一刀切。因此宏觀調控措施還包括“加強農業基礎”;“改善產業結構”;“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加快交通能源建設”;“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等項措施。 鞏固和發展宏觀調控成果 從2004年的經濟運行實況看,宏觀調控成效逐步顯現。一是固定資產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2004年四個季度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呈逐季回落的態勢,鋼鐵、水泥等一些過熱行業的投資增幅明顯回落。2004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70073億元,比上年增長25.8%。二是貨幣供應量和貸款增長速度明顯放緩。2004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25.3萬億元,同比增長14.6%,增幅比上年末回落5個百分點。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2.26萬億元,同比少增4400億元,主要金融指標已經回落到合理水平。三是居民消費價格漲幅趨穩。2004年前8個月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逐月擴大,月度最高值曾達5.3%,從9月開始改變為逐月趨緩。2004年全年累計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9%,漲幅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四是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取得重要進展。到2004年8月底,全國通過撤并開發區,已退出土地2617平方公里,復耕1324平方公里。五是糧食生產出現重要轉機。2004年播種面積恢復性增長,全年超過15億畝。全年糧食總產量9390億斤,比上年增長9.0%,扭轉了1999年以來連續5年下降的局面。通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不僅使經濟生活中的一些過熱的重要經濟指標增幅下降,薄弱環節得到加強;而且使國民經濟整體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6515億元,增長9.5%,增幅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 當前宏觀調控取得的成效還是階段性的,經濟運行中的矛盾和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一是固定資產投資擴張的調控任務依然很重。固定資產投資增幅雖然有所回落,但目前,總體上還處于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在建項目規模較大,投資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依然存在,特別是形成投資擴張沖動的體制沒有根本改變,各地擴大投資的積極性仍然很高,如調控不力,投資有可能再次反彈。二是能源運輸等瓶頸約束依然存在。電力供應緊張的狀況依然突出,煤炭供求總體仍處于緊張狀態;鐵路運輸在力保重點物資后,兼顧其他物資運輸的能力減弱。三是工業產成品庫存增幅過高。近年來,工業產成品庫存大增,企業之間相互拖欠貨款日益增多,企業流動資金短缺加劇,中小企業更加嚴重。四是物價上漲仍面臨較大壓力。為了鞏固和發展宏觀調控成果,應根據200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正確把握調控的力度和重點,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基本穩定。 2005年宏觀調控政策,將妥善處理發展速度和質量效益的關系,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將不斷調整投資和消費的關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對待總量控制與結構調整的關系上,堅持控制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過快增長的同時,將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將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雙穩健政策明確顯示宏觀調控溫和性和微調的特質;更加注重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將充分體現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堅持宏觀調控與改革開放并進,實現治標與治本相結合。今年,國內外形勢如不發生出人預料的突發事件,隨著宏觀調控政策的順利實施,中國經濟可能實現“軟著陸”,即既能消除局部經濟過熱,又不使經濟增速放緩過多,GDP增長率預計可保持9%左右。因為當前經濟發展仍處于本輪周期的上升階段,前兩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將陸續投產并形成現實的生產力,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逐漸加大,對外貿易仍會保持較高速度;同時今年又是實施“十五”計劃的最后一年,經濟主體大多希望為完成“十五”計劃,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作者黃海燕單位: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作者黃振奇單位: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