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世界觀:上海的洋顧問很聰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1日 13:44 國際先驅導報 | |||||||||
高小勇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前世貿組織副主席保羅-亨利·拉維耶,是上海市政府世貿組織問題的特別顧問,這是我上月才知道的消息。我看了他今年初寫的一篇文章,覺得上海人請的這位顧問很“特別”——腦子清醒。愛談中國問題的外國專家很多,其中不少人是很蠢的。
這位專家不同意現在應該集中精力來保護農村和農業的說法。尤其是中國等亞洲國家。他反駁得很尖刻:如果歐洲在1750年時走了這條路,我們今天會是什么樣子?采野果還是放羊?都不是,因為我們早就餓死了。他說,世界上還有12億人日收入不足1美元,他們大多是亞洲、黑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農民。他們的未來不在農村,而在城市和工廠。150年前的歐洲、美國以及緊隨其后的日本也經歷過由村鎮農業社會向城市工業社會過渡的階段,而這種過渡的關鍵就是農業人口外流。 這位顧問的思想很深刻,他認為土地無法養活它的全部子民。農業生產不是田園詩,它讓人疲憊不堪且收入不穩定,隨著人口壓力的不斷增大,它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中國歷史上反反復復的農民起義可以印證這位顧問的看法。我向來覺得,通常,一種社會矛盾的爆發并不是因為一部分人特別壞,而是由于某種經濟的剩余產品不夠多。農業經濟不能派生出復雜多樣的需求和分工,至多就是出現些鐵匠,騸豬騸雞之類市場半徑很小的分工。科舉多些人中舉做官,這種經濟都很吃力。想想清末廢除科舉的背景,洪秀全中不了舉當不了官,干脆就造反了。只不過破壞舊秩序的人,行動時不大說自己沒得到多少社會剩余,而是說有部分人特別壞?傊,農民經濟一遇上人口增加,以及其它一些自然災害等不測風云發生,就猶如雪上加霜,說明這種經濟的承載能力實在太小。我們可以注意一下每次起義的背景。 我到浙江一些地方也發現,那里也有占用農民土地的事情發生,但卻沒有像許多內地那樣出現風波。為什么呢?這里農民已大多不靠土地吃飯,市場自發的工業革命開拓出的市場半徑,不光能滿足他們的需求,還能容納很多外地的就業需求。 據這位顧問介紹,像1830年至1880年間的歐洲一樣,各國農村人口數量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這不僅有利于農業人口的增收,還能為工業化提供足夠的勞動力儲備。每年農業人口減少1%,城市人口增加1%,這個數字既少又多。因為在中國,1%意味著1250萬;在印度,1%意味著1000萬。在過去的25年間,已經有2億中國人離開了農村。 不過,他也告誡說,認為如今的工業已無力消化農村外流人口的觀點是錯誤的。只要中國和印度不單純注重高科技,而是著眼于自己有比較優勢的生產領域——有些領域始終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中國如今3比7的城鄉人口比例,在經過兩代人之后將會顛倒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