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服務業出口市場很大 應加以重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8日 11:30 新浪財經 | |||||||||
陶冬/文 作者為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董事兼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 如果說可口可樂是世界飲料業一哥,相信不會有人對此有異議。可口可樂在過去40年中傾注了大量的精力、人力和物力,與其老對手百事可樂斗智斗勇,得以穩居碳酸飲料銷售
中國在制造業領域的競爭能力可謂獨步天下。優質廉價的中國產品已滲透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為我國經濟提供著增長動力,并創造出大量就業機會。中國的出口產品不僅進入了歐美等傳統市場,也滲透到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幾年后,還可能從輕工業向重化工業蔓延。中國產品的出口甚至在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今天我們每人所擁有的鞋子,比我們的父輩多一倍。總之,制造業出口還有許多潛力可挖。不過我們同時必須看到,制造業出口基數已經很大,也不可能無限擴張。一個人一天只穿一雙襪子,任何一個特定時間一雙眼睛只能看一部電視。 與制造業出口相比,服務業出口剛剛興起,而且潛力無窮。隨著IT革命的展開,理論上說,除了服務員和總統外,發達國家大多數服務業均可外包。提起服務外包,人們自然想起印度。印度是服務業出口的佼佼者:GE印度聲訊中心的雇員人數已超過GE總部的人數;英國推銷保險的電話中有一半來自印度;華爾街金融模型的設計、運用,越來越多地承包給印度的MBA們。印度在這個領域的突飛猛進,受益于其優質廉價的人才、英語的普及以及英式法制傳統。以筆者觀察,在服務業出口領域,印度領先中國8-10年。 但是,這并不是意味中國在這一領域沒有機會。首先,服務業出口的市場太大,而且越來越大,根本不是印度一家做得完的。其次,聲訊服務只占服務業出口的一小部分,從數據輸入到動畫制作,從金融模型到軟件開發,動腦動手不動口的項目多得很。再者,除了美英之外,印度在開拓日本、韓國、德國、法國市場時,語言上并不占優勢。而且,印度服務出口業中多數企業的規模都不大。 在爭奪服務業出口上,中國至少有3條捷徑: ——注重服務外移項目。服務出口可以從土生土長的本土公司做起,也可以接收歐美公司外移出來的項目。接收跨國公司的外移項目,并在此基礎上擴展是一條多、快、好、省的捷徑。 ——搞服務出口開發區。行政主導、稅務優惠、一條龍接軌是吸引外資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在吸引服務業出口類外資企業上也不例外。中國在這一領域里經驗豐富,并具行政主導的強力傳統。這也是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多數發展中國家難以競爭的一項優勢。 ——依靠國內市場,搶研發中心,跨國集團在設立海外中心時,市場往往是一個重要因素,中國市場的容量及前景,是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難望項背的。靠國內市場的吸引力,拉大項目,尤其是研發中心之類高含金量的項目,是一個好的思路。 在后工業社會,人類對服務消費的需求遠大過對物質消費的需求,其增長空間甚為驚人。如何強化中國現有的優勢,化解不利因素,后發先至,在服務業出口領域分得一杯羹,既是挑戰,也是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