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華:印度模式和中國模式能比翼雙飛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8日 04:35 每日經濟新聞 | |||||||||
王德華 印度洋海嘯發生后,全球出現了規模空前的救援大行動可是人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印度雖然死于海嘯的人數成千上萬可是卻拒絕國際援助。 《觀點》周刊的編輯維諾德.梅赫塔說,新德里的拒絕國際援助是想向國際社會傳遞
印度的舉動令世界刮目。 印度令世界刮目,當然不是基于她昔日的輝煌,而是巨大的增長潛力。在全球經濟剛擺脫衰退的陰影之時,印度的經濟增長不斷提速。 據印度報刊報道,印度2004財政年度經濟增長率達到創紀錄的8.2%的水平,躋身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列。印度吸引外資居世界第三位,印度孟買證券交易委員會披露,印度2004年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達到90.72億美元,創下歷史最好成績,僅12月就有21.13億美元的外國資金涌入印度。 關于印度經濟增長的預測和評論這些年來在西方卻是不絕于耳一浪高過一浪。美國高盛公司2003年底發表的研究報告《邁向2050中預測印度的經濟增長率將在2010年超過中國,印度在2040年將成為繼美國和中國之后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海外媒體驚呼:“又一個經濟強國正在亞洲崛起”。中國和印度正在進行一場經濟競賽,兩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不僅對發展中國家,而且對整個世界經濟都產生深遠的影響。 其實,早在1994年2月,拉奧總理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說,印度的經濟發展要走“中間道路”,印度要“均衡地實行自己的經濟模式”。如果說以“硬”為特色的“中國模式”,即中國經濟的增長是由物質基礎設施和制造業的擴張推動的,那么,所謂“印度模式”,就是以“軟”為特色,由它的制度基礎設施與企業家精神來塑造的。中國的經濟實力更多地物化在了建筑物(包括廠房)上面,是硬的,看得見的,而印度的經濟實力則由它的潛力決定,是軟的。 根據專家分析,印度經濟的增長主要來自于農業和服務業,而不是制造業。的確,農業在印度是重要的部門,“綠色革命”就發生在印度。目前第二次“綠色革命”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在印度引以為豪的服務業中,金融和軟件業是增長最快的兩個輪子。印度的金融部門比較發達,孟買的證券交易所世界聞名。現在印度有23家交易所,在交易所上市的企業超過6000家。 由于人的素質較高,印度成功地培育出一大批目前能夠與歐美最好的公司展開國際競爭的公司。這些公司中許多是屬于最尖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行業,如軟件方面的信息系統公司和維普羅公司,制藥和生物技術方面的蘭巴克西公司和雷迪博士實驗室等等。2002年,《福布斯》雜志對世界上最好的200家小公司進行年度排名,印度就有13家上榜,而中國僅有4家,而且都在香港。 不僅私營企業家的活動在印度顯得生機勃勃,而且印度的企業家也成為民間的英雄。信息系統公司56歲的創始人納拉亞納.穆爾蒂時常被比作美國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并已成為一個受到公眾敬仰的人物。 中國和印度都是全球的大國,它們也提供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發展模式。中國目前處于更快的發展軌道上。“印度人的增長率”(這個詞語帶有蔑視意義,它指的是印度無力使其經濟增長率趕上人口增長率)也許已經成為往事,但一提到國內生產總值和其他重要的經濟發展數據,印度仍然無法與中國相提并論。比較一致的看法,未來25年印度不可能超過中國,但總的認為人們不能小視印度,印度具有超過中國的潛力。但愿中國和印度能夠比翼雙飛。 (作者系上海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南亞中亞研究所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