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福林:政府的經濟職能 要提供經濟性公共服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16日 10:25 《財經時報》 | ||||||||
本次宏觀調控反映出的經濟結構性、體制性和經濟增長方式的問題,實質都是改革的問題,政府改革滯后是深層原因。以政府轉型為重點,深化各項改革,可以進一步鞏固宏觀調控成果,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改革到了今天,特別是從這次宏觀調控的情況看,政府主導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非改不可。 目前,已經具備改變政府主導型經濟增長方式的客觀基礎。 首先,中國60%的GDP和70%的新增就業都是由民營經濟提供的。就是說,在中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格局已經初步奠定。 其次,通過25年的改革,盡管很多制度不完善,但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的格局也已初步形成。 第三,中國加入WTO,實行全面的對外開放,貿易總量超過日本,成為美、德之后的第三貿易大國。這說明,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的客觀基礎已經形成。 目前的關鍵在于,我們要看到這樣的現實,增強我們改變增長方式的決心,以宏觀調控為契機,以改革為主要途徑,來盡快改變已經不適應今天經濟快速、持續增長的經濟增長方式。 政府:提供經濟性公共服務 政府應當為企業、社會提供的經濟性公共服務的主要內容是什么?主要有五條:第一,政府通過有效的宏觀經濟調控和管理,為全社會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和經濟發展環境;第二,提出科學的中長期規劃,為企業和社會提供經濟社會發展預測;第三,政府通過嚴格規范的市場監管,形成良好的市場環境,保持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第四,經濟信息是最重要的經濟性公共服務,政府要及時、公開地向全社會提供經濟信息和市場信息;第五,政府要為全社會提供水、電、氣、交通等最基本的基礎設施。 前四項服務是政府應該提供的軟件服務,第五項服務是政府應該提供的硬件服務。 中國的問題在于,對前四項重視不夠。大家都說經濟信息的公開化、良好的市場環境、政府宏觀管理的有效性十分重要。可是,在現實經濟運行中,政府宏觀管理方面的失誤很多。政府注重短期的事較多,而在中長期發展規劃,以及建立在科學預測基礎上的有效管理相當不足。 政府要進退有度 政府是經濟性公共服務的提供者,而不是直接的建設者。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努力引入競爭機制,使企業成為經濟性公共服務的主要生產者。 政府是基礎設施建設的提供者,不等于政府是基礎設施建設的直接生產者。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已引進了一些招標、競爭。但總體上說,競爭機制并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這很容易使各級政府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時,把提供者等同于生產者,從而造成一系列的問題。 政府提供經濟性公共服務,是要真正引入一個透明的、開放的、公平的、公正的競爭機制,從而使提供者和生產者嚴格分開,使政府能正確地履行自己在經濟性公共服務中的職能。 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是政府理念改變的問題。我們講執政能力也好,講政府效率也好,首要的問題就是政府要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要為老百姓服務。政府職能要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做出相應調整。一個責任政府,就是要根據經濟環境,根據老百姓需要來確立自己的職能。 第二是以經濟性公共服務為主體的調整涉及到政府自身利益和能力的問題。如何使經營性的國有資產向公益性的國有資產的轉變,使政府有更多的財政能力來從事經濟性公共服務。 改革仍在攻堅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中國改革仍處在一個攻堅階段。就是說,中國目前的經濟轉軌正處在關鍵時期,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改革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遠未解決。政府應當盡快實現“以GDP為中心向提供制度性公共產品為中心”的轉變。 哪些制度性公共產品對現實生活有著決定性的、重大的影響。 我舉兩個例子:一是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健全現代產權制。這十多年來,盡管提出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首先是明晰產權,可到現在為止,我們為企業改革、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什么樣的具體的產權制度安排呢?我們給企業家,尤其是創業型的企業家又提供了什么樣的制度保障呢? 二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問題。中國上世紀80年代的農村的發展得益于農村改革,尤其是以土地承包為主的改革。可是80年代到今天,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多大的進展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在土地制度改革上有多大進展呢?1998年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提出“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試圖把農民對土地的債權關系變為物權關系。但到現在為止,并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 為什么“圈地運動”越演越烈?為什么農民大量的土地被不斷地剝奪?在這次宏觀調控中,中央提出要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這是不得已的辦法。這樣一個問題說明什么?我們在農村改革以及城市改革中,基本的土地關系還沒有到位,這樣一種制度性公共產品的嚴重缺位,引發了一系列扭曲的經濟行為。 由此看來,要特別重視在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中,制度性公共產品對我們下一階段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性。 中國需要要重振改革精神,堅持以改革統領經濟工作,使政府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改革上。這樣,我們下一步的宏觀調控就會更好地朝著市場經濟的方向發展,從而使經濟的持續、平穩發展有一個好的制度保障。 (作者為: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研究員,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客座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