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解析聯想3次轉型策略 重歸PC能成功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6日 12:05 《商務周刊》雜志 | |||||||||
2004年12月8日聯想對IBM的PC業務的收購,在國內外造成了很大的轟動。但這一國際化擴張,并未得到市場的充分肯定。聯想近幾年來的業務發展策略,由2000年的國際化開始,但卻以失敗告終;在國際化裹足不前而PC業務無法繼續提升的壓力下,聯想決定進行多元化業務,涉足互聯網、手機和IT服務業,但2004年的資料顯示,多元化的業務再次碰到了瓶頸;聯想再度轉向PC業務發展,包括這次收購IBM的PC業務。本文專注分析聯想這一連串的轉型策略。
一、聯想的國際化 聯想國際化的第一步:“名牌效應” 聯想國際化的目標是:“10年以后,公司20%—30%的收入來自國際市場,公司的管理水準達到國際一流公司,具有國際化發展的視野和與之相對應的人才和文化。” 聯想以香港為海外銷售的第一試點。2001年9月21日與香港豐澤電器合作,在香港市場推出其首部家用電腦。豐澤為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屬下的零售業務,代理多個國際級電器及電子品牌。豐澤電器在香港擁有超過50家分店,主導本港的電器市場。 聯想電腦通過豐澤電器完善的銷售網,能在短時間內接觸到香港龐大的消費群,絕對是拓展海外分銷市場理想的第一步。但可惜市場反應卻欠佳,合作消息宣布后的一周內,累計超額收益率(股票累計收益率與市場累計平均收益率的差額,CAR)由10%下跌至最低的負6%(圖1),原因何在? 香港作為以高科技主導的國際城市,家用電腦市場的競爭激烈。當時香港電腦市場占有率以IBM為首,繼而為康柏及戴爾。反觀聯想計算機品牌尚未成熟,其知名度只局限于國內市場,還難以與國際知名品牌如IBM、康柏等相提并論,市場看淡聯想國際化的第一步是可以理解的。 聯想國際化的第二步:“全盤計劃” “Legend”的中文含義是“傳奇”,可是在其他國家,這個品牌已早被其他公司注冊。聯想產品如要進入海外市場,就無法使用“Legend”這一標識進行銷售及市場推廣。而如果聯想在各國的品牌都不能統一,自然難以談得上拓展國際化業務。 聯想由此邁出其全面國際化的第二步。2003年4月28日,聯想集團改換了它沿用15年的標識,由“Legend”換成“Lenovo”,并將其進行了全球注冊。“Le”來自于原先的“Legend”,“novo”在拉丁文中則是“創新”的意思, 聯想隨后以帶有“Lenovo”標識的自主研發手機作為頭炮,在正式改名后于國內市場推出。但奈何聯想在以后的半年中未有任何大型的承接行動,尤其在集團多年苦心經營的PC業務方面,聯想并沒有推出新一系列或新技術的產品作相應的配合,以鞏固及打造其新品牌。加之以新品牌“Lenovo”推出的聯想手機只局限于在國內市場分銷,聯想始終未有大規模在海外市場推出新產品。 聯想國際化的第三步:“以退為進” 聯想遲遲未踏出國際化的第三步,海外市場不漲反縮。比較聯想從2001年至2003年的海外市場收益及海外收入與資產比例,可見聯想不但沒有進一步擴展海外的勢力范圍,反之其海外市場收入持續下跌。截至2003年度,聯想的海外收入貢獻跌至不足2%,遠遠低于其所定下之國際化目標,而海外資產和收入以及收入資產比率也是大幅下滑(圖2和圖3)。 有調查顯示,要國際化成功,大型的廣告宣傳就需大約2億美元的投入。換言之,要成功實現國際化,必須有足夠資金作支持。雖然聯想自2001年現金流量一直保持在20億人民幣以上,但似乎這些儲備仍未足夠支持聯想大規模的國際化行動,聯想的國際化步伐也不得不暫時放緩。 二、聯想的多元化 聯想在2001年的發展大計包括了國際化和多元化。既然國際化未能取得好的成績,聯想開始向多個不同業務發展,希望從中找到新市場,從而打入全球500強行列。聯想選擇了與計算機相關的三個業務——互聯網、IT業務和手機業務作為聯想多元化的三個重點。聯想在2001年4月23日公布其多元化的發展策略,從累計超額收益率的分析可見,市場贊同聯想的多元化(圖4)。 互聯網 由1997至2000年,中國內地的互聯網用戶數目不斷上升,2000年達到1600萬以上,這為聯想帶來一個龐大的市場。另外,電話費、上網費等電信資費的不斷下調,也讓聯想看好互聯網的發展潛力,并作出以下的收購行動︰ 1. 2000年8月,聯想入股嬴時通,取得其40%的股權。 2. 2000年12月,聯想與新東方合作,成立新東方教育在線。 3. 2001年6月,聯想與美國在線(AOL)合作,合資運營FM365網站。 IT業務 中國市場的IT業務發展潛力也非常驚人。2000年的市場總值為8.4億美元,著名IT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到2007年,中國的IT服務市場將有270億美元之大。中國的IT服務市場在短短7年間會有超過30倍的增長,其發展潛力也吸引了聯想的投資。此外,中國的信息主管部門在1999年1月發起“政府上網工程”,即通過政府對信息產業界主要力量的引導和組織,促使政府在短時期內上網,實現政府信息資源的市場價值,并帶動相關產業群落的發展,營造有利于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加速中國的信息產業和國民經濟信息化的發展。2000年7月,國家經貿委、信息產業部又指導發起了“企業上網工程”,企業對IT服務的需求大大提高。在內外因的作用下,有了政府合適的政策配合和市場的大量需求,促使聯想發展IT業務。 聯想自2002年開始發展IT業務,并作出以下投資︰ 1.2002年3月,以5500萬港元收購了漢普咨詢公司51%的股權。 2. 2002年4月,以2333萬收購智軟計算機開發有限公司。 3. 2002年12月,以6000萬收購中望系統服務有限公司。 手機業務 2001年的中國手機市場有1.5億以上的移動電話用戶,而手機銷量是4655萬部。中國的手機普及率雖然只有11.2%,比一般發達國家的30%遠遠落后,但聯想亦看中手機業務的龐大發展空間。因此,聯想于2002年投入9000萬,與廈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合資建立了聯想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綜觀以上三個多元化的領域,可見每個都是很有潛質的項目。可是經過3年后,不只聯想股價長期跑輸大市,從圖5可見,2000年后期開始,其走勢便一直遜于恒生指數,而內在的營業額亦沒有因為多元化的實施而有明顯的增長,稅前盈利不升反跌。既然市場對聯想的多元化給予很大的支持,到底為何仍會失敗? 聯想多元化失敗的原因 進退失據 2000年初,聯想電腦的市場占有率增長開始持平,國內計算機市場增長亦開始放緩。在國內同業競爭日益激烈,各PC生產商和經銷商均采取降價傾銷的策略以維持其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中國加入WTO后,逐漸減少外資企業進入國內市場的限制,來自戴爾、惠普和IBM等國際知名商業企業的競爭壓力日益增加。 圖6顯示,雖然聯想自1996年以來一直保持市場第一地位,但以戴爾為首的外國電腦占有率正不斷增長,到2003年末,戴爾計算機的市場占有率超越了排第二的方正,可見國內電腦市場競爭非常激烈,聯想要守住計算機市場這片土地,實在談何容易。 與此同時,在2001年開始3年計劃之前,聯想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已經注意到互聯網發展的興起,看好互聯網事業的日后發展,于是2000年8月收購嬴時通的40%股權,并于2001年如上文所說正式宣布多元化的戰略。往后的三年里,聯想總共投資超過12.5億港元,其中投資于互聯網業務的更超過10億港元,而在手機業務和信息科技服務的投資分別約為1.5億港元和1億港元(只計算了聯想收購或注資其他業務的企業當時的資本支出,還沒有計算及后發展該等業務的資本支出)。 聯想在早期的收購和注資行動使其資產不斷增加,然而,由于聯想在購入新業務時并沒有詳細的發展藍圖,未能加以善用和融合該資產。實際上,聯想的總資產雖有增加,但其資產回報率卻逐年下滑,由2001年的19%下降至2003年的12%(圖7)。聯想的互聯網業務經營艱難,與嬴時通的合作于一年后宣告失敗,虧損超過2億港元,及后與美國在線的合作亦因雙方各自的內部問題,結果合資公司在兩年內虧損離場。 經過互聯網業務的失敗后,聯想在之后投資手機業務和信息科技服務時明顯變得謹慎,投資金額大不如前。但是投資于這些非概念性的業務所需的投入資金會否過少?聯想是否該防守時卻全力搶攻,該進攻時卻畏縮不前? 再談其核心業務電腦生產與銷售,由于多元化戰略要取得成功必須要大量的資源配合,包括資金流和人力資源。圖8顯示在多元化以前,聯想核心業務(電腦)成長率高于大市,而圖9顯示,在聯想實施其“三年計劃”期間,聯想電腦的市場增長遠遠落后于大市,其主要原因在于聯想把大部分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投放于其他業務上,因而忽略了國內電腦消費市場的變化,不能及時作出相應策略,引致其電腦市場占有率不但沒有上升,反之有見頂下降的趨勢。 由前述分析可知,聯想因互聯網的失敗而于其他投資方面變得顧忌;另一方面,聯想開展新業務的同時,并沒有穩守本身的電腦市場,形成“進不銳,守不穩”的局面,令聯想陷入進退失據的處境。 目光短淺 聯想多元化的第二個失敗原因是目光短淺,這主要表現在聯想的IT服務方面。聯想在2001年首次涉足IT業務,聯想與華凌簽訂了300萬元人民幣合約為其發展ERP系統。當時市場對此反應十分理想,累計超額收益率大幅上升,這促使聯想開始進軍IT服務業。 聯想于2002年正式開始進入IT服務業,主要透過入股漢普國際咨詢有限公司、與智軟合作成立智軟計算器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與中望商業機器有限公司成立聯想中望系統服務有限公司。漢普主要從事IT管理咨詢、信息系統及ERP系統服務,中望主要從事有關電訊業IT服務,而智軟則從事保險領域IT系統軟件開發服務。市場對聯想的行動普遍支持,對聯想進軍IT服務業表示樂觀(圖10)。 雖然市場對聯想進軍IT服務業反應十分良好,可是新公司的業務表現并不理想。漢普在2002年虧損約4000至5000萬元人民幣。同樣,另一間新公司中望亦在2002年虧損了約2000至3000萬元人民幣。不單如此,實際上聯想自2002年進軍IT服務后,該新業務范圍一直虧損, 2002年錄得6140.5萬元人民幣虧損,2003年亦虧損了5800.9萬元人民幣。而在2004年,僅上半年度便虧損了4040萬元人民幣。 面對新業務長期處于虧損狀態,聯想在2004年的新三年計劃中終于有所行動。由于聯想未能達到之前定下的營業額目標,而且PC本業在內外夾攻下形勢危急,新的計劃提出了二元化:PC及手機業務,虧損的業務則漸漸被剝離。在新計劃中IT服務被歸類為第三類業務,聯想所說的第三類業務是指一些在未來可能有好的市場潛力的業務,但這些業務目前與公司核心業務在業務規律、發展階段和管理模式上還有一定差異。 根據這種分類,IT服務業在聯想中的影響大大減低,而聯想接下來的行動亦證明了這一點。2004年7月28日,聯想將IT服務(即漢普及聯想本身旗下IT業務)作價3億元轉讓給亞信科技,以換取亞信科技15%的股權,聯想稱此次合作為戰略合作。聯想基本上只留下了以電訊服務為主的中望及保險IT服務的智軟,余下的IT業務僅占原先總業務賬面值的60%左右。中望未列入轉讓是因為其業務與亞信相同,未符合業務互補整合的大前提,而智軟未列入則是因為亞信對其從事的保險IT服務并不看好。雖然聯想一直表示對IT服務仍抱有樂觀態度,故這次并不是將IT服務業全數賣出,而是以這種合作方式,自身持股,來保持聯想將來發展IT服務業的可能。但實際上,新的合作公司全權獨立于聯想,而聯想3年前對IT服務業的雄心壯志亦不復見,我們看到的只是IT服務業從聯想的主要業務中退了下來。市場對聯想的轉讓亦有正面的反應(圖11),其累計超額收益率上升。 那么,聯想真的沒有能力做好IT服務業嗎? 實際上,聯想的IT服務業雖一直在虧損狀態,但其業務的發展卻有很高的增長,甚至比市場的增長高出很多。2003年全國IT服務增長是31.5%,而聯想的增長是198%。另一方面,聯想在IT服務業內的咨詢服務表現出眾,在2003年聯想以3.5%的市場份額首次躋身中國IT咨詢市場前三名,僅次于IBM的11%及惠普的8%。面對如此良好的前景,聯想為何會選擇停止進攻呢?這是由于IT服務業收入并未能達到聯想目標。 聯想希望透過多元化搶攻更多的營業額,進軍IT服務業。聯想早已定下了目標:2002年IT服務的收入達到1.5億元,占聯想的總營業額0.9%,到2005年要達到整個營業額的15%,為90億元人民幣。聯想給予自己轉型服務的時間只有4年,但4年真的足夠嗎?實際上,聯想一直學習的IBM,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遇上了和聯想相同問題,IBM的PC業務突然由壟斷市場變成被多間新興電腦公司夾擊的窘境,市場份額不斷下降。IBM遂向IT服務轉型,今天IBM成為IT服務業的龍頭,服務業占公司的總營業額由當時的8%增加至現在多于40%,這是聯想希望模仿的。但值得留意的是,IBM自1993年開始,用了整整12年的時間,兼并了40多家公司,才得到今日的成功。相比之下,聯想只作了3個收購項目,并希望能在短短4年時間內將IT服務占營業額的比例由近乎零變成15%,其目標顯然定得太高,給的時間太短。從IBM的成功可見,服務轉型是需要長時間及高投入的。但聯想卻因IT服務既不能達成短時間內增加營業額的目標,又處于虧損狀態,未能等到IT服務業轉虧為盈,就將之置于了次要位置。 輕視研發 聯想于2000年前一直實行“貿工技”,所謂“貿工技”就是將技術放在較次要的位置,先以貿易營銷積累技術及資金。直至2000年,聯想以“高科技的聯想”為目標,決定從“貿工技”轉為“技工貿”,加重對研發的投資。可是只投入2億元人民幣作研發資金,占當年總營業額不到1.2%,相比起國內兩大高科技集團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海爾集團,可謂望塵莫及。華為每年投放不少于營業額的10%作研發用途,海爾亦撥出不少于營業額的5%,聯想的1.2%明顯遠遠落后(圖12)。及至2002年,聯想將研發投入增至9.6億元人民幣,但對比起海爾及華為的約40億及30億人民幣仍有相當大的距離,致使當年聯想申請專利數目(213件)被海爾(2125件)遠遠拋離,同時亦不及華為(456件)的一半(圖13),可見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可謂相當有限。聯想有實現高科技的理想,卻沒有為實現理想而付出足夠的投資,在走向高科技的路上觸礁實在是意料中事。 我棄人取 聯想在2001年訂下多元化的新策略,目標要每年有600億的營業額。可惜聯想卻沒有對所進軍的業務作透徹的分析和觀察,以致放棄一些本身有潛力的業務,白白錯失可觀的盈利,成為多元化失敗的原因。 以互聯網為例,聯想與其他競爭對手在2002年以前都是虧損的。聯想亦因此縮減其業務發展,更于2003年退出市場。反之,搜狐、新浪及網易經歷了3年的虧損后,并沒有放棄互聯網市場,終于在2003年轉虧為盈。聯想亦白白失去了轉虧為盈的好機會。 其實,市場一直不贊成聯想放棄其互聯網業務。在2002年3月26日,聯想與美國在線的合資公司停止運作的消息傳出后,市場反映出他們的反對聲音(圖14)。 從擴展業務看協同互補 聯想的多元化雖然不甚成功,但其多元化能否幫助公司分散投資,為聯想提供協同互補的功效? 圖15顯示,聯想的各個副業的確能帶來周期性的互補作用,從而可提供較穩定的收入。當中的其他業務包括2003年前的互聯網業務及計算機主機板這些比主業規模較小的業務。 雖然聯想的三個非核心業務之間存在互補的功能,但是圖16顯示,近年來聯想非核心業務所占盈利比例不到20%。而圖17顯示,核心和非核心業務的收入差距過大,因此非核心業務無論是收入及盈利貢獻均遠遠及不上PC主業,導致非核心業務這種周期性特質不能對核心業務發揮協同互補的功效。此外,由于非核心業務仍處于虧損階段,不但未能發揮協同互補之效,反而拖累了聯想整體的盈利表現。 多元化業務并非全軍覆沒 聯想的多元化業務的整體盈利表現讓人失望,但撇除整體,單看個別業務,便可發現聯想多元化的業務中仍然有比較可取的領域。 其實,聯想的手機業務可算做得比較平穩。聯想手機的成功可見于市場的反應及手機業務的盈利表現。當聯想宣布與廈華電子發展手機業務后,累計超額收益率隨即上升,可見市場對聯想發展手機業務表示支持。圖18顯示,聯想的手機業務經過2003年的強勁虧損后,已于2004年中期轉虧為盈。但在盈利的背后,聯想其實是處身于一個競爭相當激烈的環境中,要在國內手機市場分一杯羹也殊不容易。 從圖19可見,國內手機市場的領先者摩托羅拉及諾基亞這些國際知名的品牌亦只不過占市場不足15%的份額,可見競爭環境實在是相當嚴峻,聯想能取得約3%的市場占有率,算是難能可貴。到底聯想手機業務的優勢在哪里呢? 首先,手機及計算機的銷售模式比較相近。聯想大可利用本身完善的銷售網售賣手機,在銷售渠道上與PC業務達到協同效果,增加手機在市場上的銷售覆蓋面。再加上聯想于PC積累的物流管理經驗同樣可應用于手機業務上,使手機由運送到出售一開始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優勢。其次,隨著3G的發展及普及,融合數據及話音等高端技術將是手機未來發展的大方向,作為國內及亞洲的計算機巨人,聯想在這方面的技術上有著相關應用的優勢。當然,目前聯想的手機業務盈利還是太少,至于成功與否,還要看日后的發展。 三、重歸PC:聯想收購IBM 檢討過三年計劃后,楊元慶于2004年曾說:“PC作為核心業務,其回報源源不斷,是我們營收、利潤和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如果沒有這個源頭,整個聯想都會面臨很大風險,就更不用談發展新業務、孵化種子業務了。”從這句話可見聯想領導班子重新確認了PC主業對聯想的重要性。事實上,市場一直支持聯想PC主業的發展。當聯想2001年和LG、飛利浦合作生產LCD顯示器以及2003年與Intel合作研發中心,均得到了市場的肯定,累計超額收益率上升。 正如楊元慶所說,PC主業一直為聯想提供增長穩定的營業額及盈利,PC主業是聯想的源泉,有助聯想日后發展其他業務(圖20和21)。作為回歸PC的重要一環,2004年12月8日,聯想宣布以12.5億美元收購IBM的PC業務,IBM的PC業務營業額在2003年達到120億美元,收購后聯想的PC業務將位列全球第三。 聯想此舉,無疑也是想借IBM在國際化的地位,提升聯想本身在國際的知名度。完成此次交易并購,海外市場便成為聯想的總營業額的重要一員,由不足2%一躍至81%,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化的聯想”。IBM個人計算機業務的加入亦大大提升聯想的總營業額,不僅能達到600億的目標,更有望有1100億人民幣的驕人成績。由此看來,聯想的這次收購似乎是明智之舉。 可是,從圖22的累計超額收益率,我們可見市場并不支持聯想的這次轟動全球的收購。到底是市場不支持聯想發展其PC業務,還是市場對IBM虧損的PC業務有所保留?表1是幾家機構投資人對聯想這次收購的看法。 從表1可見,大部分機構投資人都不看好這次交易。麥格理證券、野村證券與花旗美邦均討論到有關人才問題,麥格理證券認為聯想將要面對執行及員工流失的風險,管理層亦要應付不穩定業務策略;野村證券認為由于聯想缺乏海外專業人才,加上缺乏管理龐大分銷網絡經驗,所以未來將要面對相當大的挑戰;花旗美邦指出聯想管理層缺乏國際經驗,難以保留IBM員工。摩根大通及麥格理證券提出了品牌問題,摩根大通稱,聯想收購后,要維持IBM企業市場及品牌地位,勢必會遇到挑戰,聯想要達到2億美元利潤亦有困難;麥格理證券提到美國市場并不認識聯想品牌,這將會為合并后的聯想企業業務帶來負面影響。瑞銀集團及美林證券也對這次交易持審慎態度,瑞銀認為,科技業高增長時期已過,加上行業競爭格局已成形,所以不會因這次交易而建議增持聯想股份;美林證券則認為,聯想收購IBM個人計算機業務,長遠對聯想有利,但考慮到因合并而來的業務融合風險后,中短期實質影響仍有待觀察。 事實上,IBM的 PC 業務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持續虧損,到1998年,其PC業務的虧損達到9.92億美元,使IBM 萌生剝離其PC業務的念頭。此后幾年間,IBM曾經接洽多家PC生產商,如東芝、宏基、長城、NEC以及聯想等,意圖賣掉其長期虧損的PC業務,但往往因定價過高以告吹。 IBM 早于2000年,已經向聯想提出有關的合并建議,但是聯想當時認為“多元化”才是真正出路,而且認為聯想并未就緒發展“國際化”,計劃就此擱置。3年后,聯想的多元化正式宣告失敗,楊元慶決定重歸PC,并認為是發展“國際化”的時機,決定與IBM合并,打入國際市場。 三年之間,聯想改變初衷,究竟聯想是真的為“國際化”作好了準備,還是“國際化”只是“多元化”失敗后的惟一出路? 根據表2的分析,我們可得出如下的結論。 1.營業額的下跌,反映出國內PC市場競爭加劇。根據IDC統計,2004年第一季度亞太區PC市場出貨量達到740萬臺,比2003年第一季度增長16%。盡管聯想仍然以10.9%的市場份額雄踞榜首,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聯想只增長了18.8%,而惠普增長了31.6%,戴爾增長了51.5%。聯想若要回歸PC本業,單靠國內市場并非良策,開拓海外市場是必然的選擇。 2.銷售回報在營業額萎縮的情況下,不跌反升,顯示出聯想在銷售成本的控制上有一定的改善,但與戴爾相比,聯想最新一個季度的庫存周期為22.7天,而戴爾中國部門的庫存周期僅為4天。由于PC組件的價格下調速度很快,因此對于PC廠商而言,縮短庫存周期是成本控制方面的關鍵。 3.員工成本約占總體營運成本的1/3,繼大規模的裁員后,聯想的總體營運成本并未得到明顯改善,而合并后的新聯想員工數目將為現時的兩倍,且有半數為IBM的原有員工,員工成本方面將面對更大的壓力 。 4.現金流的升幅約為1.5倍,達3億美元,但距聯想合并IBM所需的約6.5億美元現金,仍有一定的距離。 綜合以上的分析,聯想無論在銷售成本控制、營運成本控制或是現金流方面,都未有實質的改善使之能應付“國際化”的種種挑戰。由此觀之,面對著國內市場日漸失守的困局,聯想此次的合并,只不過是急于回歸PC的對策。 聯想對IBM PC業務的收購,確實需要面對4大難題。 發展過急 聯想今次的收購,可以說是IT業中的一件大事,聯想亦稱為強強連手的戰略合作,實際上,兩年前的IT業亦出現了一次轟動的強強連手,就是惠普收購康柏,現在試試比較兩件合并,看看聯想這次合并的弱點。 首先在公司規模方面,可以從表3和表4作比較。惠普和康柏同為IT業的巨頭,是名副其實的強強連手。但反觀聯想收購中,IBM PC業務的規模比聯想大3倍,所以這次的收購被外界視為“蛇吞象”,聯想缺少足夠能力消化這特大規模的業務擴充。 再比較兩者的交易方法。惠普公司以250億美元價格收購康柏,由于兩間公司的規模相若,這宗交易全由股票收購,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康柏公司的股票以1:0.6325的比例折算成惠普公司的股票。合并后的惠普將擁有新公司的64%股權,康柏擁有余下的36%。 而聯想則以12.5億美金收購IBM個人計算機業務,包括臺式機、筆記本及個人產品研發和采購。不同的是,在12.5億美金收購中,有6.5億美元是以現金形式支付,而余額為股權轉讓,聯想控股在集團占有45%股份,IBM占18.5%。實際上,由于聯想規模不及IBM,手上只有約30億元人民幣資金,所以另外20億元人民幣則要透過借款及發行新股集資,這嚴重加重了聯想的債務負擔,勢必令這些收購的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從盈利上看,雖然惠普及康柏合并前均有盈利,但是合并后即錄得虧損,于2003年才轉虧為盈,可見企業于合并的初期,在企業融合中要賺取利潤絕不容易。 IBM的PC業務其實一直處于虧損,在2003年更錄得1.18億美元的虧損。聯想的盈余在2003年只有1.2億美元,恰好正是IBM在個人計算機業務上的虧損。透過惠普的例子,可見聯想很有可能于合并的早期面臨更大的虧損,這樣,整個集團將可能轉盈為虧。 成本上升 眾所周知,中國有的是13億的廉價勞動人口,如果收購后,聯想把原有的IBM員工裁掉或把他們的薪酬調節至差不多中國員工的水平,必能大幅降低成本。可是事情并沒有那么容易解決。 1.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生活指數,IBM原有的1萬多名員工中的5000人將被移到中國內地工作,其余的則繼續支持海外銷售工作,海外工會一向有較大的影響力和權力,聯想要調低他們的薪酬恐怕不是易事。 2.聯想要學習IBM的PC技術,必先要保留原IBM技術人員的技術和智慧,因此,他們的薪酬更不能被減少。然而,要融合兩者的企業文化,薪酬的差距是其一關鍵因素,同一級別,原IBM員工享有的薪酬可能是聯想員工的7倍以上,如何融合不同的企業文化和如何控制員工成本方面存在著一定的不明朗因素。 缺乏國際化經驗 聯想雖然于2001年大力宣傳其國際化計劃,但正如前文所提及,聯想并無實質的國際化行動,只有不足2%集團收入來自海外業務,而海外主要的主板業務更于近年被出售。 要進行大規模的國際化,自然需要大量海外專業人才,可是從聯想業務的區域性可見聯想的人才主要從事本土業務。對此,柳傳志亦曾表示:“盡管我們吸收了許多有海外業務經歷的同事,但是我們的骨干員工主要是在本土發展、培養起來的,這些年來我們不斷地吸取中國到海外念書、做了工作回來的一些同事,但是離國際化的人才要求還有很大的距離。”由此看來,聯想在人力資源上并沒有作好充分準備,其國際化經驗不足的員工能否勝任處理國際化業務,將變成一個很大的疑問。 管理層難以融合 新聯想集團將由IBM的高層接任CEO及首席運營官,領導IBM和聯想原有的員工,原聯想CEO楊元慶轉任董事長,由此可見,新聯想高層將同時包括現有的聯想高層及IBM的決策者,控制權的分布問題恐怕不易解決。IDC分析師表示:“新聯想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來管理的問題。” 從表5可見,聯想與IBM是兩家文化完全不同的公司。從公司發展的角度來看,IBM的公司歷史比聯想足足長80年,文化的深度自然不能相提并論。地區上的不同也造就了文化的差異,聯想以一家業務以亞太區為主的公司要同時接手管理IBM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的PC機構,莫說公司規模上的不同,只從文化差異的角度來看,也可看出當中管理的難度。再者,新聯想公司來自兩間公司的比重相同,這也凸顯了文化差異的問題,在員工數目比重相同的情況下,到底是誰要融合誰的文化?這個管理文化的取舍問題將不易解決。 另一個為管理帶來的問題是員工的情緒問題。公司收購合并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公司能否有效處理員工的情緒。《華盛頓郵報》稱,自IBM與聯想的交易案宣布后,IBM公司PC部門員工“人心惶惶”,擔心未來工作前途。主要原因在于IBM員工如果不想前赴中國的聯想發展,便很可能要離開公司,可見遷往中國的IBM員工未必出于他們的意愿。聯想若希望日后新公司能成功運作,就要特別安撫IBM員工的情緒。 聯想這次收購存在不少隱憂,到底聯想能否排除萬難,于國際PC市場突圍而出,我們目前只能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