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視角下完善糧食政策的思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1日 09:42 中國經濟時報 | |||||||||
-專家建言- 聶華林 王志升 隨著中央一號文件的貫徹落實,2004年我國全面實現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已成定局。如何正確理解和把握糧食生產支持政策的科學內涵,為下一步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完善糧食生產激勵政策提供一些思路,這不僅是一個緊迫的現實問題,也是重要的理論課題。
實施糧食生產支持政策具有艱巨性和長期性。近五年來,由于農業和農村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農民收入尤其是糧食主產區種糧農戶的收入出現連續幾年的徘徊甚至下降,不僅直接影響了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約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而且出現農民拋荒、撂荒,糧食連續四年減產,使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受到很大的影響。以增加糧食生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為契機,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特別是增加糧食主產區種糧農民的收入,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突破口。通過中央和地方的齊心協力,糧食主產區農民收入均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個別主產區的種糧農戶收入有可能出現近二十年來的最大增幅,全國糧食產量也在穩步回升。 成就面前需要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農民收入增長的基礎還不穩定,農民增收的渠道還很單一,糧食生產比較收益低和機會成本高的現實依然存在,糧食產業受自然條件和市場競爭擠壓的弱質性依然沒有改變,糧食主產區的弱生產要素流入區的特征還比較明顯,鞏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成果,夯實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基礎的任務十分艱巨,不可能必其功于一役。 從更深層次看,受人口增長、城市化、工業化及人均農業資源不足等現實問題的剛性約束,我國要始終保持糧食危機意識,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實施糧食生產支持政策的長期性。2004年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僅僅是糧食主產區種糧農戶脫貧致富達小康的一個良好開局,因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的一項既定目標,沒有糧食主產區種糧農戶的小康就沒有農村的小康,沒有農村的小康也就沒有全社會的小康,這就意味著大力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糧食生產并非單一地實現糧食產量的增長,更重要的是為這些區域實現全面協調發展和建設小康社會打下比較堅實的基礎。 此外,由于糧食安全的公共產品特性,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對糧食生產長期給予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支持。美國從20世紀30年代至90年代末一直對糧食生產者實施大量補貼。引人注目的是,雖然迫于WTO規則的約束,美國一度承諾削減甚至取消補貼,但在2002年又出人意料地恢復對包括糧食在內的農產品的直接補貼,且加大了對糧食補貼的力度。受此影響,歐盟也增加了對糧食生產的直接補貼。我國已加入WTO,糧食產業直接面對國際競爭,糧食生產支持政策也必須適應這種形勢,充分、靈活運用WTO《農業協議》的“綠箱”政策和部分“黃箱”政策,對糧農進行直接的收入補貼和價格支持,這既是長期任務,又有較大的政策實施空間。 實施糧食生產支持政策要統籌好增長與保護的關系。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對完善糧食生產激勵政策,實現糧食生產可持續、可循環增長,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和迫切性。我們注意到,農業部推出的支持糧食生產的十大政策主要以產量和收入的激勵為目標,這對提高農戶的種糧積極性和增加糧食產量,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如前所述,對糧食主產區實施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并非權宜之計,因此,當糧食減產的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后,從政策的設計上要充分考慮發展糧食生產與保護農村生態環境、節約農業資源的有機統一。 長期以來,農業生產以單純追求糧食產量的增加為目標,采用高投入的粗放型發展模式,而很少顧及生態環境問題和土地的保養問題。農戶為刺激產量的提高,過量和濫用化肥、農藥,造成嚴重污染,破壞了土壤結構,我國耕地有機質已降到1.5%,明顯低于歐美國家耕地有機質含量2.5—4.5%的水平。據中國科學院的分析資料目前我國化肥施用量已達261公斤/公頃分別是俄羅斯、加拿大、美國的9.0、4.4和2.4倍,而化肥的利用率僅30%—40%,平均每公頃化肥的生產力又是最低的。由于不懂科學施肥,氮肥施用量占化肥用量的80%以上,其利用率卻不到30%,有2/3以上的氮肥揮發到空氣中,污染大氣,還對農田鄰近地表、地下水造成污染,流失到水中的氮、磷造成了我國湖泊嚴重的富營養化。 我們十分擔憂:由于國家大力扶持糧食生產,糧價又出現大幅度上漲,農民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提高糧食產量的沖動可能會導致出現增加化肥使用量和不能夠科學施肥的傾向,2004年上半年全國尤其是糧食主產區化肥價格大幅上漲,化肥銷量激增,似乎從一個側面印證了我們的判斷;由于糧食生產的比較利益發生了有利于糧農的變化,糧農為了追求產量而獲得糧食補貼收入,開荒種糧、在具有濕地性質的河灘地種糧、甚至在退耕還林還草地重新種糧也不是沒有可能,使過去幾年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努力大打折扣;雖然各地農業生產用水都實行有償使用,但按畝收取費用后農戶大水漫灌,造成水資源的大量浪費;一些基層政府、企業和個人假借為支持糧食生產提供“公共產品”的名義,大肆毀林或任意改變林地性質。據《中國經濟時報》2004年7月1日報道,這年1—5月,全國重大破壞森林資源的案件呈明顯上升趨勢,其中重特大案件1626起,同比上升167%。這些新情況和新動向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完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統籌糧食生產與資源環境保護的關系,至少應體現以下一些內在要求:糧食生產支持政策是為糧食主產區全體農民甚至全國人民及其子孫后代增進福利的,不是為那些破壞農村生態環境、浪費農業資源者牟利的;糧食生產支持政策應向那些注重用地與養地的糧農傾斜,向節約使用農業資源的農戶傾斜;糧食生產支持政策應實現激勵與約束的統一;努力構建農業資源節約型和農村生態保護型的糧食生產支持系統;引導糧食主產區真正實現“區域化布局、規;N植、優良化品種、規范化栽培和產業化經營”。 科學發展觀視角下完善糧食生產激勵政策要堅持以改革促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單純刺激糧食產量為目標的激勵政策必然會受到要素總量供給特別是土地、水資源的瓶頸約束和各類投入得以正常進行的邊際約束,如不進行其它方面的配套改革,這些政策很難保持其活力和效率。我們認為,穩定的農地權、務實的農業科技支撐體系、完善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當屬實施糧食生產支持政策配套改革的重點。 限于篇幅,這里僅談談農地制度。農地制度改革是我國釋放農業生產力的一項重要的制度性安排,改革開放初推行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即是一個生動的例證。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糧食主產區農戶只種地不養地甚至拋荒、撂荒的情況說明,承包制還不能確保糧農獲得穩定的地權。實地調查和實證研究均表明,即使在農戶種糧積極性空前高漲的情況下,農民缺乏養地意識與擔心農地權的不穩定存在高度的相關性。“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地問題,鑒于其復雜性,建議首先在糧食主產區大膽推行形式多樣的體現以人為本的農地制度改革試點,這種新型制度安排的導入重在確立一種新型的權利與收益分配結構,它必將極大地激發和釋放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潛能,為全國農地制度改革探索出一條新路,為21世紀全國農業大發展,進而強化農業的國民經濟基礎性地位,開辟廣闊的空間。 (作者單位:蘭州大學經濟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