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洪遠:重塑農村金融體系 解決三農問題之道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30日 06:58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詩淇 發自北京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宋洪遠,是資深的“三農”問題研究專家,曾親身參與中央1號文件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農業農村政策的起草,是國家在農業農村農民經濟工作方面的重要智囊之一。近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今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情況,以及明年的形勢等話題,對他進行了專訪。
第一財經日報:您是如何看待今年農業農村農民經濟工作的?明年的形勢會如何發展? 宋洪遠:2004年農村經濟工作的特點是糧食生產出現轉機、農民收入提高,結構調整繼續進行。糧食生產1999年曾達到最高水平,但從2000年到2003年逐年下降,糧食總產、單產、庫存都在下降。今年年初下達中央的1號文件及國發9號文件后,全年糧食產量預計會達到9300億斤,比上年增長700億斤左右,糧食產量是近5年來最高的。 導致今年糧食增長迅猛的原因,一是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政策出臺;二是糧食價格的提高。但這兩個因素在明年的效用會減弱,因為政策還處于完善過程中,而糧食價格也很難再上升,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到農民的積極性。至于國家所提出的“優質糧工程”,這個工作也不是一天能完成的。所以,明年糧食增產幅度不會如今年這樣大。 關于農民收入,明年還會增長,但是不會有今年高。同時,地區之間、最高收入組和最低收入組之間的差距、城鄉差距等都在拉大。根據簡單測算,農民可支配收入只是城市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至于農業結構調整,明年將會全面推進,向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方向發展。平衡好糧食穩定增長與農民收入穩定上升這兩大目標,對于我國來說,都是今后一段時期內艱巨的挑戰。原因在于,從我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的目標來看,必須要求農業生產能夠提供城鎮所需,而且提供廉價農產品的供給。但同時,要實現小康,農民的收入又要提高,否則也到不了小康。這是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要實現糧食穩定增長與農民收入穩定上升的平衡會很困難。這不僅是當前,也是今后一個時期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一大難題。 第一財經日報:明年的農業農村政策走向會如何? 宋洪遠:明年工作可能圍繞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的政策展開,一方面提高農業生產綜合能力,一方面是采取措施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重點:加快土地征用政策改革,繼續推進農村稅費制度改革,深化糧食流通制度改革。 此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方面,農村信用社改革除個別外將全部推廣,同時重新塑造農村金融體系,在這點上已經開始有實質性的進展。畢竟單純依靠信用社也解決不了農村的金融問題,完善農村金融體制也已經在中央1號文件中提及。 農村產業化經營的政策也將進一步明確。比如,扶持農業產業化政策的調整、企業與農戶的利益共享機制、地方基層政府的角色扮演、勞動力轉移性流動,以及農村第二、第三產業該怎么走等等。 第一財經日報:您從事了這么多年的農村經濟研究,并實際參與了國家重要政策的起草,您對我國的農村經濟改革有何感想? 宋洪遠:從2003年到現在,國家出臺頒布的涉農政策和文件就有73條之多。兩年多就有70多條的農業農村政策推出,可見國家的重視程度。所以,73條政策陸續推出來之后,就是狠抓落實和完善執行的工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