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全球化與中國角色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9日 22:19 21世紀經濟報道 | |||||||||
約翰·湯林森John Tomlinson 在今天的英國,談論“中國”絕不用擔心過時。最近,BBC電臺播發了一組來自Hugh Sykes的特別報道,記錄有關“新型中國”日常生活的變奏。在此之前的一周,《衛報》(the Guardian)也作了長達一周的類似主題的報道。上周六,《獨立者》雜志的封面故事即是,“上海:世界上節奏最快城市的女人們”。而有關中國“經濟奇跡”的新聞更是信手即可
這些經濟奇跡給人們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所以有人說,這僅僅是冰山一角。如果說20世紀是“美國世紀”,有一種說法則認為21世紀將屬于中國。那么,這一猜想意味著什么呢?進一步說,中國將成為21世紀全球化的焦點又意蘊何謂呢? 有一種說法是,中國經濟會以目前的發展速度繼續增長,并最終超過美國。這顯然毫無異議。在中國經濟呈現強勁發展勢頭之時,美國經常賬赤字卻進一步擴大,美元的疲弱也暴露無遺。不過,考慮到全球經濟的高度一體,特別是中國的銀行在對美國借貸曝險的程度,美國經濟“硬著陸”對中國而言,絕不是什么好消息。美國經濟的繁榮,同樣符合中國的利益。籠統地說,“全球化”意味著在國際經濟競爭中不存在某種單一的邏輯,也沒有哪一個民族可以宣稱自己是“經濟領頭羊”的不二人選。 同時,中國經濟本身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國內市場建設的不健全,使得跨省合作舉步維艱;社會變遷背景下城鄉就業的失衡,產生了大量農民進城的問題;都市新興中產階層的對生活方式的需求(如私人轎車)日益膨脹,也給能源供給、環境保護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我們往往容易被中國經濟急劇擴張的表象所蒙蔽,而忘記了這樣一個現實:中國經濟尚處于過渡階段——直到今年,聯合國才宣布停止對中國提供糧食援助。因此我們只能說,中國的每一個變化,都呈現出其成為一個主要經濟力量的跡象;然而就這一點而言,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大千世界里,誰也不能打包票。 我們可以換一種思路來回答這個問題。即,對中國未來在21世紀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影響力(而非經濟影響力)進行一番暢想。 表面看來,這個命題很難預想。中國經濟及工業的發展速度也許驚人;但論及文化,有懷疑論者可能要說,中國不過是西方的一個顧客而已。換言之,就像世界上其他地方所發生的那樣,中國文化變得與西方消費文化別無異樣。進而言之,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巨大成功意味著,向西方的文化品位以及更深層的關于人生意義的定義繳械投降。在向市場展開雙臂的同時,不可避免要接受某種極其陰暗的邏輯,即對西方所點的文化大餐照單全收。 只要我們看看現在中國青年一代對麥當勞、好萊塢大片及流行音樂等“美國制造”的著迷程度,似乎足以說明中國對西方文化的臣服。然而,正如文化帝國主義的所遭遇的那樣,上述論點也招致了不少懷疑。如同文化產品生產的單向流程,在嚴密的審查下,最終成為了復雜而辯證的過程。 就拿中國當代電影來說,其中部分獲得了全球性的成功。像張藝謀、陳凱歌這樣的大導演,在西方影評家和知識分子觀眾中頗具聲望;而所謂“第六代”電影人對都市文明的批判性表達在西方也占有一席之地。有意思的是,一些中國影片里還可以看到好萊塢明星的身影,如唐納·薩瑟蘭就出現在馮小剛的另類喜劇片《大腕》。不過,最能說明其影響力的恐怕還是張藝謀的《英雄》和《十面埋伏》,兩者在西方均獲得票房上的空前成功。它們也向世人展示,中國電影可以與好萊塢電影在商業上一決高下,以爭奪全球流行文化市場份額。 中國音樂家和畫家在國際上的成功同樣是文化雙向交流的例子。前者如鋼琴家郎朗和李云迪,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后者又如陳逸飛,他的中國主題的畫作在全球市場上賣價極高。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它們說明了兩點:其一,民族文化在面對外來文化的侵襲時,并非像有些人所猜想的那樣不堪一擊,而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可以肯定的是,延續兩千年的中國文明之流絕不可能被麥當勞漢堡(它如何能與花樣繁多、獨具神韻的中國烹調相媲美呢?)或《欲望都市》擋住去路。其二,事實上,文化的全球化比美國產品的傳播要復雜有趣得多。這一套全球化的機制——不止是全球市場,還包括互聯網、衛星電視、移動電話和DVD等全球化技術——增大了將中國或其他東亞國家文化推介給西方消費者的可能。我們也不能說,全球化是一個中立、技術性的過程:很明顯它往往應這個國家在全球影響力的變化而動;它可能帶來復雜而難以預期的后果。 比方說時裝領域。某位西方人在逛中國的時裝店時,往往被復古的中國傳統服裝所吸引。這些優雅的旗袍和做工考究的外套,擺放在美式運動衫和歐洲品牌服裝旁邊,皆以絲綢或其他傳統紡織品織就。有趣的是,它們展現的并非是時裝的延續性;反之,它們是某一傳統服裝式樣的重現——更確切地說,它們模仿的是清朝的滿族服裝。20世紀80年代對外開放前,恕我冒昧地說,中國服裝單調乏味,很難出現這樣的傳統式樣。富有諷刺性的是,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這種服裝是作為一個競爭者,而非是傳統文化的破壞者,被輸往西方。現如今,甚至在歐洲最小的城鎮那些中國禮品商店,還可以聽到店主對那些絲質旗袍的銷量贊不絕口。 這就是傳統力量在全球化語境中的復雜性呈現。但是,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將執掌全球文化話語呢?我并不這樣認為。那些聲稱中國謀求文化霸權的說法,只是暴露了某些西方人的愚蠢。文化全球化所面臨的真正問題,正如政治、經濟領域所發生的,并非統治權的取得與否,而在于能否找到能夠達到人類理想境界的和平而互利的方式。也就是說,在這個被人類學家克利福德·吉爾茨表述為“和而不同”的地球上,我們要為將來的共生共滅找到一種富于創造性的方式。 沿著這一思路,關于21世紀全球化中中國的角色問題,可以按照其對推動全世界文化生產與發展的潛力所在進行考察。世界性文化,即各個國家的人民身兼國家與全球公民的雙重身份。要成為一名全球公民,并不要求其對所在地文化身份做出否定;正相反,它意味著捍衛和推進國家或區域文化的多樣發展。與此同時,它也要求實現文化之間共同性的最大化,并發展、構建一套新的“全球價值觀”——共同承擔保護環境、世界和平、消除貧困和維護世界文化傳承的責任。 世界性文化,作為西方文明思想的一個主題構想,至少從歐洲啟蒙時期就開始了。我們可以在康德等哲學家的著作中找到明確的證據,卡爾·馬克思的政治哲學也凸顯出這樣的特點。馬克思告訴我們,在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只可能是世界歷史存在”;他在《共產主義宣言》中描述道,在這個社會里“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于是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然而,除開這些烏托邦式的理想,西方文明的現代性傳統在通往這一目標的道路上步履蹣跚。下面,我來分析一下個中原因。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世界問題劣勢”的機制促使全球的公民傾向認同國內的政治議程。這也意味著在國內選舉中,候選人對世界發展事務的關注只會得到較低的投票率。關于這一現象的形成,你可以說它彰顯了消費文化的精神內核“占有型個人主義”,或是人們追求眼前利益的本性使然。現實是,選舉型政府失去了關注全球性前沿事務的動力,除非事關國家安全。 也許還有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每一個國家都認為自己獨特的文化應該成為世界性文化的范本。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康德在他的名著中就呼喚這樣一個時代,即歐洲大陸為“其他所有人立法”的時代。而一些針對類似“世界主義”的詩文則諷刺了在美國政府頗有市場的“新保守派”思想家的言論,后者不僅宣揚“美國式道路”在倫理和文化上的優越性,更加危險的是,它們還暗示著這條道路是全球各國的必經之路。 盡管道路荊棘叢生,世界性的構想作為促使全球化更為規范與人性化的方式,得到世界上不少進步思想家的高度關注和有力支持。那么下面的問題是,中國會在這一場關于世界性的討論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中國文化傳承了具有獨特的社會、倫理思想傳統的儒家文化,后者并非理論性的條文,卻主張“經世致用”。正是在這一點上,中國文化與宗教浸淫下的西方基督教文化和伊斯蘭文化截然不同。“9·11”事件給我們提了個醒,這些宗教文化的根基——即使是在世俗的現代社會中,在面對政治力量的掌控時是那樣地脆弱。而中國傳統文化,盡管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然而在某種程度上,它卻不似其他文化那樣受條文的束縛。儒家傳統并不熱衷于文化闡釋,后者通常只遵循單一的理論路徑,即從圣經尋章摘句獲得“神啟”,最終達到靈魂的救贖。總的說來,在以實用主義和海納百川為特征的世界性秩序中,中國文化的這點不同不失為一大長處。 儒家傳統的另一特征是,所謂“士”的知識階層歷來有著重視教育的傳統。由此中國出現出一套讓人嘆為觀止的精英社會流動體系——“科舉”制度——那時的歐洲仍在封建莊園里辛勤勞作。在十九世紀末中國開始現代性探求時,“士”的經典教義隨著“士”的消亡灰飛煙滅。不過,我們仍不難窺見儒家關于教育的闡釋仍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今中國社會生活。或許,這就是中國走向全球化的潛力所在。可以想見,如果它能將創造了經濟奇跡的能量與智慧,投入到一個以對話為基礎的文化的構建中——離不開大眾傳媒的核心作用——未來中國必定致力于先進的世界秩序的建設。毋庸置疑的是,這個擁有世界1/5人口的大國將會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唱響主角。 (豐帆 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