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經濟中的環境危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9日 22:16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易明(Elizabeth C.Economy) 中國正在和時間賽跑。幾十年來被解放的生產力使得這個國家有了值得驕傲的經濟奇跡——但是,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現在,環境開始了報復行動。空氣污染、水枯竭和土壤沙漠化對經濟的可持續性增長都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中國所面臨的最嚴重的環境挑戰是如何向公眾提供清潔的用水:有6000萬人每天得不到足夠的日常用水,有6億人只能使用被污染的水。 中國的環境危機對社會和環境造成如此嚴峻的后果,大大增加了不作為的風險。在未來15年里,大約有3000萬中國人因為缺少水或可耕地而可能被迫遷移。中國各大主要河流流域的居民被癌癥的高發病率、發育遲緩、智力低下和其他與污染相關的疾病所困擾。當中國人意識到污染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質量時,他們也意識改變的重要性。根據最近的調查,中國的智囊團、學者和政府官員已經把環境問題列為2020年前中國所面臨的主要潛在不穩定因素。 環境問題對中國經濟生產率所造成的危害已經開始引起中國政府的注意。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環境污染和污染每年對中國造成的農業、漁業上的損失,導致工廠關閉、醫療支出增加,耗費了中國大約為8%到12%的GDP。中國的媒體曾公布分析數字:2003年,酸雨導致了13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沙塵暴導致60億美元的損失;水荒造成了140億美元的工業生產損失。 當然,在地方上,污染造成的后果能感受得更為直接。在黃河流域,污染已經滅絕了曾經豐富的魚蝦資源,并使當地的醫療支出增加了10億美元。在山西這樣一個煤炭開采和重工業區的省份,今年環境惡化和污染對該省的經濟造成的惡果已經超過了過去10年所取得的經濟增長。穿越中國最富饒的東部地區的淮河已經進行了為期10年的治理運動,耗資幾億元但是幾乎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 在環境保護上,中國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步驟來取得進展: 第一,把對環境保護的投入從GDP的1.2%至少增加到2.2%。專家都認為如果投入達到這個數目,能夠避免環境繼續的惡化。 第二,提高稀缺自然資源——例如水——的價格。通過倡議保護和鼓勵廢水治理,減輕資源稀缺和污染所帶來的問題。 第三,必須把現有的環境保護政策貫徹下去。地方會在經營污染企業中獲得短期的政治或者經濟上的好處,環保工作常常由此會受到重重阻力。 (徐琳玲 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