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正文
 

推動現代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發展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1日 10:27 中國經濟時報

  -來有為/ 文

  一、產業融合發展是現代產業經濟發展的新特征

  就一般意義而言,產業融合是由于信息技術、高新技術及其產業作用于其他產業,使得兩種或多種產業融為一體,并逐步催生出新的產業屬性的結果。產業融合發展就是借助產
業融合的作用,提升產業鏈的競爭力,實現各產業的協調發展。專業化分工程度深化、制造業產業鏈重組、追求范圍經濟等因素是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原動力,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則是產業融合發展的催化劑,而企業是實現產業融合發展的主導力量。產業融合發展是社會生產力進步和產業結構高度化的必然趨勢,是現代產業經濟發展的一種新特征。

  在當前經濟發展中,現代制造業與服務業之間出現了融合發展的勢頭。這種融合更多地表現為服務業向制造業的滲透,特別是與生產過程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直接作用于制造業的生產流程。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理解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現象:

  一是企業內部的產業融合發展。目前,許多企業的制造與服務功能已經融合在一起,作業管理也從制造領域延伸到了服務領域,一些企業的經濟活動甚至已由以制造為中心轉向以服務為中心。在許多著名的跨國公司中,服務業在產值和利潤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使得我們很難判斷它是制造業企業還是服務業企業。例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把服務滲透到了自己的日常作業管理之中,使企業的制造功能向服務功能轉化,同時通過GE Capital這一世界上最大的財務公司大力發展金融業,極大地增強了市場競爭力。目前,服務業收入已經占通用電氣公司總收入的2/3以上。2003年,金融業務貢獻的利潤占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總利潤的89%,占福特汽車公司總利潤的185%,成為這兩家汽車制造企業的主要利潤來源。我國聯想集團的“技工貿”發展模式實際上就是IT制造業與服務業之間的融合發展,這大大拓寬了聯想集團的發展空間,為聯想集團贏得了競爭優勢。

  二是產業鏈上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發展。一個產品真正處于生產制造環節的時間只占少部分,大部分時間處在研發、采購、儲存、運營、銷售、售后服務等階段,產業鏈條的運轉更多依靠生產性服務業,服務業的效率對整個鏈條的效率影響很大。目前,我國產前、產后的服務業發展不充分,未形成完善的服務體系,影響了企業的競爭力。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目前我國社會物流成本相當于GDP的18%,而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低于10%。該比例每降低1個百分點,我國每年就可降低物流成本1000億元以上。

  三是區域內的融合發展,也就是制造業和服務業在一個特定的地域的集群化發展。目前,我國已經進入產業集群與產業競爭力密切關聯的階段。珠三角、長三角和其他一些地區已表現出產業集群現象。在我國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過程中,產業集群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生產組織方式。金融、保險、物流、教育培訓等生產性服務業與制造業緊密結合,構成了產業集群的服務支撐體系,推動了產業集群的健康發展。例如,浙江溫州以社會化分工和專業化協作為基礎,形成了以皮鞋、服裝、低壓電器、打火機、剃須刀等為主導產品的多個中小企業集群,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這些中小企業集群的發展有力地支撐了溫州的“中國鞋城”、“中國服裝名城”、“中國低壓電器城”、“世界打火機王國”以及“全球剃須刀總匯”等著名的區域專業市場,區域專業市場交易量的增大又帶動了溫州產業集群的發展,形成了良性互動。

  二、產業組織結構變革為產業融合發展創造了條件

  產業融合發展與產業組織結構變革是密切相關的。制造業企業通過進行產業鏈重組,將一些企業內部職能部門轉移出去成為獨立經營單位,或者是不再使用由企業內部提供的資源或服務,轉而使用企業外部更加專業化的企業所提供的資源或服務,為制造業與服務業之間的融合發展創造了條件。因此,產業融合發展體現的是制造業與服務業之間一種更強的專業化分工,它們之間相互支撐,協調發展,這與傳統的“大而全”、“小而全”組織結構是完全不同的。

  產業融合發展為企業帶來的好處主要有:一是使制造業企業能夠通過產業鏈重組實現生產組織方式合理化,集中力量培養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由于現代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變短,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使得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難度增大,因此,企業必須集中力量于自身的核心能力上,即通常所說的外包的理念“做自己做得最好的,其余的讓別人去做”,這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和發展的重要途徑;二是產業融合發展能夠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將一些自身并不擅長的業務,如科技開發、會計服務、人員培訓、IT服務等,交給專業性服務機構去做成本會更低;企業也借此改變了“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組織結構,使企業的組織結構更為合理,降低了管理成本;三是融合發展能夠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將生產性服務業和一些制造環節外置之后,企業的專業化水平伴隨著核心能力的培養和技術的融合而逐漸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也必然提高。

  三、產業融合發展面對的主要問題:以北京市為例

  當前,北京市產業融合發展存在兩個較為突出的問題:

  一是組合和利用生產要素的能力較弱,產業集群發展滯后,進而導致產業鏈競爭力不足。一個企業乃至一個產業的競爭力取決于它組合利用生產要素的能力,組合利用生產要素的能力強,就會形成競爭優勢。北京盡管自然資源短缺,但人力資源豐富,研究與創新能力強,具有很多好的生產要素。不過,北京組合和利用生產要素的能力較弱,人才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企業家資源利用不足,影響了產業集群的發展。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北京IT產業的發展。北京市目前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微電子產業發展鏈,并在微電子技術以及半導體工藝研發方面具有優勢。但是,近年來北京信息產業卻面臨來自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的強有力挑戰。以上海為龍頭、江浙14市為兩翼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成為世界電子信息制造業基地之一和產業轉移的熱點地區,在電子信息產業制造環節已經明顯超過北京,大有后來居上的趨勢。北京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步伐落后于長三角地區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北京所特有的科技和人才優勢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北京IT產業的許多優秀科研成果并沒有在北京完成產業化過程,相反科研成果甚至是優秀IT產業人才卻大量流向了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二是產業配套和服務條件欠佳,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度不夠。產業配套和服務條件對于一個產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地區的產業競爭力。如果一個地區產業配套和服務條件優越,就會吸引外部廠商前來投資設廠。受商務成本高、中小企業發育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北京市產業配套成本較高,周邊省市又不具備很強的配套能力,使得很多零部件需要遠距離輸入,增加了生產成本。

  我們以北京汽車工業為例進行說明。改革開放以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封閉的北京汽車工業配套體系已被打破,形成了基于市場選擇的開放的配套體系。由于體制、管理和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北京零部件企業沒有打開國內市場,主要局限于為本地和本體系的整車廠配套,產量難以達到經濟規模,導致相當多的配套企業陷入效益低——產品開發投入低——技術更新慢——市場競爭力下降的惡性循環。配套能力差導致北京現有幾家整車制造廠的本地配套率都很低。北汽福田在全國有55家主機配套廠,在京的配套率僅為9.6%,本地配套企業數量也很少。為北京現代汽車配套的零部件企業中絕大多數是外資企業,北京原有汽車零部件企業所占比重很小。

  四、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

  實現現代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是提升北京市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當前,可通過下述一些途徑來推動北京的產業融合發展:

  第一,完善服務支撐體系。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國際競爭,不僅是工業產品的競爭,同時也是生產性服務業之間的競爭。如果北京市生產性服務業的效率不能盡快提高,會對現代制造業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北京市應從發展產業鏈的角度來推動產業發展,大力發展金融保險、商用房地產、教育培訓、研究開發、物流、信息服務、工程和程序設計、會展等各種形式的生產服務業,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構建功能完善的服務支撐體系,提高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度。

  第二,培育和發展產業集群。充分認識產業集群對本地經濟和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積極實施集群化發展戰略,主要舉措有:培育創新性企業,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積極發展園區經濟,形成良好的區域發展環境;發展IT、汽車等重點產業的上游、下游相關產業,增強配套能力,提高產業鏈的競爭力;消除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障礙,為企業和產業依據市場規則向某些區域聚集創造條件;積極引導和鼓勵同類產業集群化發展,形成規模和特色。

  第三,進一步改善創業、投資和發展環境。要重點開展下述一些工作:加強政府職能轉變,增強服務意識,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事項,放松經濟性管制,減少審批環節,通過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規范行政行為;加強知識產權方面的保護工作,解決侵權行為屢禁不止這一困擾企業的難題;加強誠信建設,培育良好的信用環境和市場經濟秩序。

  第四,優化生產組織方式。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北京市的許多制造業企業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企業形態,專業化分工程度不高。這些“大而全”、“小而全”的企業如果不盡快進行產業鏈重組,勢必將在今后的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出局。應引導這些企業進行產業鏈重組,改變“大而全”和“小而全”的組織結構,通過外包方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在分工深化的基礎上實現規模經濟。

  第五,充分利用重化工業加速發展帶來的新發展機遇。在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城市化進程加快和國際產業加速向我國轉移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重化工業時期。重化工業近幾年加速發展,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帶動力量。重工業占工業增加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并且超過了60%(2002年、2003年這一比例分別達到了60.9%和64.3%)。北京市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輕的部分重化工業,特別是為全國各地的重化工業提供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北京市應充分利用融合發展的思路,抓住重化工業加速發展帶來的新發展機遇,充分利用北京的信息、技術、人才、市場優勢,大力發展制造業和服務業產業鏈的高端部分。

  第六,積極發展總部經濟。北京發展現代制造業有人才、科技、信息、市場等方面的優勢,同時也面臨著商務成本高、資源短缺、環保要求高等方面的制約因素。發展總部經濟是一條既能充分發揮北京資源優勢,又能回避北京資源劣勢的發展道路,符合北京城市經濟轉型的基本方向。在吸引總部資源的競爭中,北京要抓住機遇,發揮自身優勢條件,使總部經濟成為首都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成為推動北京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引擎。(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產業融合新聞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圣誕節
圣誕和弦鈴聲專題
3DMM
養眼到你噴血為止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 <code id="6uuy2"><pre id="6uuy2"></pre></code>
    <source id="6uuy2"><tbody id="6uuy2"></tbody></source>
  • <blockquote id="6uuy2"></blockquote>
    <code id="6uuy2"><wbr id="6uuy2"></wbr></code>


    •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