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經濟學人--陶冬 > 正文
 

陶冬:高油價改變中國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5日 10:56 《新財富》

  

  陶冬/文

  短期油價是不可測的。分析師預測短期油價走勢的準確度,不比閉著眼睛朝靶心擲飛鏢強多少。國際局勢和石油市場風云多變,一個突發事件可以在一周內將油價拉高或推低4-5美元。對沖基金在石油市場的空前活躍,更加大了油價的波動幅度。但是油價的長期走勢是有跡可循的。石油價格的浮動區間可能處在一個結構性上調的過程,其結果會對中國經濟帶來深遠的影響。

  石油供應能力不足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整個歐佩克只有沙特阿拉伯還有大約每天100萬桶的后備生產能力,而伊拉克、委內瑞拉、尼日利亞和俄羅斯的尤科斯中任何一個發生突發事件所造成的減產可能都在每天200萬桶以上。石油的長期供應問題更大,近10年來幾乎沒有新的大油田被發現,各主要油田多進入成熟開采期,大規模擴張的潛力有限。

  與此同時,國際石油需求增長卻在加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后,世界經濟結構出現了明顯的調整,工業和消費都在節能上邁進了一大步。上世紀最后20年,全球工業生產平均年增長為4.4%,而石油消費每年僅微增1.4%。但是這個趨勢隨著中國、印度的崛起而告終。據國際能源組織(IEA)統計,今年第二季度石油需求增長為5.2%,與全球工業增長相若。當中國人將自行車換成汽車摩托車、印度的空調需求大增時,全球的石油需求面臨著一次結構性上調。美國、中國、印度政府不約而同地計劃大幅提高本國石油戰略儲備,在今后5-7年進一步加大了對石油的需求。歐洲、日本等受產業空洞化影響的國家,也并未因經濟放緩而減少對石油的消費。一個中長期的石油供需不平衡正在形成。

  保守地估計,假定每年中國、印度經濟增長6-7%,全球經濟增長2.5-3%,石油需求將以每年1.5-2%的速度遞增, 10年后,每日的石油需求量也會接近1億桶。如果中、印經濟繼續突飛猛進,消費激增,則每日需求可能達到1.1億桶。而目前全球石油生產能力為8100萬桶,10年后保守估計為9000萬桶,樂觀估計為9800萬桶。總之,石油供需的不平衡可能會長期存在。

  與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不同,這次不僅現貨油價上漲,期貨石油(包括兩年期油)也同步上漲,似乎預示著油價高企長期化的可能。筆者認為,油價短期會維持在每桶40美元以上,不排除因突發事件而升上50-60美元。中長期石油價格可能在每桶32-37美元浮動,這比1990年代的22-27美元區間高出許多。

  如果油價真的持續高企,對中國經濟會有重大影響。10年前中國還是石油凈出口國,但今天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已經超過資源貧乏的經濟大國日本。中國是世界的加工廠,但其多數產品在世界貿易中沒有議價能力。換言之,中國生產商承受了石油價格上升帶來的幾乎全部成本壓力,沒有能力將其轉嫁給世界各地的最終消費者。這種情況可以維持一個月或者一年,但無法長期持續。高石油價格可能在中長期給中國的工業結構、成本結構甚至人民幣匯率帶來新的變數。

  首先,兩次石油危機后,歐、美、日(當時的主要工業國)紛紛向節能方向轉型,部分工業的耗能率大幅下降,部分工業遭到淘汰,更多的企業因能源成本上揚而出現結構性利潤下降。如果油價持續高企,相信中國在今年幾年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同時,消費產品節能化可能成為一個新的趨勢。能源多元化必然加速,煤炭、水電、核能、甚至液化煤會更有作為。持續多年的低通脹局面可能出現變化,但是,原材料漲價和制成品漲價乏力的矛盾會長期存在。通貨膨脹依然有周期性起伏,但總體水平應該比前幾年要高,隨之而來的是利率水平的結構性上調。

  更有意思的是,油價上揚可能加速人民幣升值。面對像美國沃爾瑪這樣的壟斷性買家,成千上萬的中國制造商/出口商很少有單獨議價及加價的能力,但是成本的上升嚴重侵蝕著他們本來就微薄的利潤。這個問題很快會從微觀的企業層面浮升至宏觀的國家層面。如果油價持續高企,人民幣升值的日子可能不會太遠。只有這樣,才能減小國內企業受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沖擊,奪回出口商的部分議價能力。

  作者為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董事兼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本文為個人觀點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石油危機新聞 全部石油泡沫新聞 全部油價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新酷鈴選
最新最HOT鈴聲推薦
雙響炮
經典四格漫畫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