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專欄)認為,中國宏觀審慎政策目前沒有體系,沒有獨有工具,還存在很基礎性的缺陷
【財新網】(記者 劉衛)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稱,中國有關宏觀審慎管理,無論理論還是體系,目前都不清晰,宏觀審慎政策還需要討論。
5月20日的陸家嘴論壇上,李揚表示,中國宏觀審慎政策沒有體系,沒有獨有工具,“因此,關于宏觀審慎管理或者說宏觀審慎監管或者宏觀審慎政策的討論,就陷入一種大家基于自己的角度,基于自己的利益說自己話的境地。”
李揚說,這次危機中暴露出金融體系的問題,原先的一整套體系現在沒有了效力,所以宏觀審慎政策應運而生。就金融體系的變化,他認為主要表現在:第一,傳統商業銀行不再主要依賴存貸款業務,而是越來越多依賴市場獲得負債,依賴市場來配置資源、取得收益。
第二,大量影子銀行體系的金融機構、金融工具、金融市場、金融中介出現,它們沒有銀行之名,但有銀行之實,在不改變貨幣存量的情況下,增加了社會信用供給。這是央行調控為什么顯得被動,微觀審慎政策為什么不再起作用的原因,因為它超出了傳統的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的視野。
第三,投資銀行功能的變化,投資銀行本應是中介機構,是服務機構,但在這次危機前它是全面金融活動的當事人,是一個全能的機構,把投資銀行的理念、功能全面地注入了傳統的金融業務之中。
第四,各種各樣的機構化金融工具的產生,各種各樣的第三方支付清算體系的產生,不依賴于央行,金融機構最基本的功能,支付、清算都可以實現。
他認為以上的變化使得傳統的特別是針對商業銀行的一些微觀審慎管理失效,使得針對產品和市場的監管失效,所以要有新的理念。
就宏觀審慎監管,李揚認為應包括兩個維度:一個是縱向維度,一個是橫向維度。從縱向維度來看,關注周期的變化對于金融穩定的影響;從橫向來看,應關注各種金融機構之間交互的效應。
李揚說,美國版的監管法案比較關注橫向,歐洲版比較關注縱向。對中國來說,金融體系的特征與歐洲的比較接近,因此要注意周期變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不過他認為,從微觀審慎到宏觀審慎,現在中國還存在很基礎性的缺陷,基礎性的手段和工具都不具備,相關的理論也不熟悉,因此他認為,中國第一要補課,第二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