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有很多體制性的障礙,最大的體制性障礙在于政府擁有過大的資源控制能力和資源配置權力
【《財經》記者 王延春】政府主導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值得警惕,其投資效率較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專欄)在19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1年會學術峰會上作上述表示。
吳敬璉指出,最近他發現地方政府在執行經濟轉型方針的過程中,用舊體制舊機制去執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結果在政府的主導下,技術升級也好,發展新興產業也好,都會造成很嚴重的投資效率低下的問題,甚至出現了像過去中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像1958年的“大躍進”,像上世紀70年代末期的“洋躍進”這樣嚴重的問題。
吳敬璉表示,真正實現轉型的關鍵在于改革。“十二五”規劃指出了,“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個領域的改革,使上層建筑更加適應經濟發展方式的變化,為科學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吳敬璉認為,目前財稅體制、金融市場、國有體制、教育科研體制等等方面都積累了大量問題。根據前幾個執行“五年規劃”的經驗,這些改革都勢必會遇到種種既得利益或者是意識形態等方面的阻力,所以這些障礙能不能得到克服,這些積累的問題能否得到改革才是決定轉型成敗的關鍵。
吳敬璉認為,按照“十二五”規劃綱要的要求,所有這些改革都需要有頂層設計和實施方案,而不是一些零碎的、個別的政策調整。
實際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要求,中國政府已經提出了30年之久,正式列入“五年規劃”也已經長達15年了,曾經在三個“五年規劃”中提出過,但實施的效果并不如人意。吳敬璉表示,“問題出在哪里呢?問題就出在經濟制度和經濟機制上。”
多數經濟學家同時指出,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型有很多體制性的障礙,最大的體制性障礙在于政府擁有過大的資源控制能力和資源配置權力,政府以GDP增長作為政績標準,此外還有財政稅收體制缺陷和要素價格扭曲等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