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劉煜輝:高房價跌50%可換30個百分點城市化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3日 08:08  每日經濟新聞

  劉煜輝(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

  從大格局上看,如果用樓價50%的下跌換取一個城市化率30個百分點的提升,中國將實現成為偉大國家的夢想。

  中國經濟轉型已經進入了“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的階段。中國經濟若想再平衡,沒有捷徑可走,只能讓收入重新盡快從企業和國有部門手中回到普通家庭,使中國的消費增長不低于經濟增長速度。但是,這些政策可能蘊含有巨大的政治成本,需要考驗我們決策者的勇氣。

  中國的國有部門和大企業完全依賴于由國民間接提供的各種補貼。假如國有企業要支付合理的借貸利率,其利潤將完全消失。有學者初步測算,中國壟斷行業和國有企業每年占有1.4萬億租金。政府從經濟領域大幅地退出,將可能極大地減弱決策者對于國家經濟制高點的掌控,這種改革性質不光是經濟改革。

  縱觀西方發達國家的發展歷史,大的社會利益格局調整,總是在經歷劇烈的社會和經濟陣痛才發生的。中國若連短期的經濟正常減速都不愿意承受,又如何能完成結構轉型呢?

  中國的經濟轉型千頭萬緒,但是捋清楚了,其實異常地清晰。

  從宏觀方向上講,就是讓收入和財富重新從國有和企業部門手中回到普通家庭。

  從中觀戰略上講,就是做城市化,只有城市化才能釋放巨大的需求潛能。根據相關統計,到2007年底,中國城市人口5.9億。按官方統計年鑒的數據,城市化率達到45%,而根據中國社科院學者的研究,中國的有效城市化率可能只有28%~35%,因為在現有城市人口中,有近2億農民工只是城市的“候鳥”。這與那些邁入人均年收入3000美元門檻的國家當時的平均城市化率55%的水平,相距甚遠。

  可以簡單測算一下,如果未來十年,如果中國的城市化率能夠上升到65%,即便不考慮個人消費水平的增長,光城市化就能使中國的私人消費從10萬億增長至20萬億。有統計稱,2008年中國的出口總額達9萬億人民幣,也就是說,無論未來的全球經濟再平衡多么殘酷,中國的消費增長潛能也足以能夠抵消掉,并支持中國長期高速增長。

  大膽想象一下中國城市化所能釋放的需求潛能吧!5億現在年收入只有700美元左右的人,一下子提升到5000美元城市人的生活水平,中國的國民消費將提升到一個什么樣的水平?中國實現經濟消費需求轉型的戰略邏輯就在于此。

  從微觀的改革操作層面講,必須掃除阻礙戰略順利實施的體制障礙。雖然擺在我們面前的事情很多,但是攻堅點只有兩個:一是壟斷;一是高房價。

  有學者說當下中國經濟中只有“一個半”產業是市場經濟,另外“一個半”則是政府壟斷經濟。第二產業和半個第三產業是對私人部門開放的。即便在半個第三產業里也是非主體行業,比如商品批發與零售、公路及內河航運、餐飲、旅游服務以及建筑等。而“一產”受制于土地制度的制度安排,開放權限有限;而“三產”的主體行業,諸如金融、主體運輸(從公路網到鐵路運輸,從航空到遠洋運輸等)、電信、電力等,受到壟斷力量的控制,私人資本難以涉足或集聚。實際情況可能還遠不止于此,當下國有部門正依托要素資源的優勢、資本的優勢大舉進入第二產業。

  從微觀機制上講,國有部門經濟是典型代理人經濟,代理人經濟的利益激勵是傾向于使產業流程內部化,這樣越大的規模、越大的營業收入,越符合代理人的利益最大化;而私人部門經濟傾向于使社會化大生產的流程解構、外包來提升效率,如此使得基于制造業的現代服務業,如現代金融、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務等業態迅速衍生和發展,從而創造出就業需求的指數級增長,城市化依托此方能大幅地推進。

  當下的壟斷利益擴張的態勢正在摧毀城市化的根基,另一個攔路虎就是高房價——形成了對中國城市化的巨大約束。作為城市化的“古典模式”,先是大大小小的老板進城,在大小城市安家落戶。跟在他們后面的,則是成千上萬的打工者,他們也渴望在城市安居樂業。而中國的城市化與工業化嚴重脫節,成千上萬的鄉村老板的確率先進城了,并在城市購房買地落戶生根了,但跟在他們后面的打工者無力購房,只能“望房興嘆”,要么依然奔波于城鄉之間而“離鄉不離土”,要么以“農民工”身份屈居城市“邊緣人”之列。“古典城市化”路徑到此打住了。

  有人說中國未來城市化的提升空間,是中國房價長期向上的最大基本面。在我看來,這么高的房價,農民工如何真正進得了城呢?這是一個邏輯悖論。

  坦率地講,政府一念之間即可戳破當下的樓市泡沫。盡管樓市泡沫破裂會造成巨大的短期動蕩,但從大格局上看,如果用房價50%的下跌,換取一個城市化率30個百分點的提升,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登錄名: 密碼: 快速注冊新用戶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