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價“破百”沖擊世界經濟政治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18:14 《當代金融家》
文/梅新育 2005年3月31日,高盛公司發布“超級牛市”報告,聲稱原油價格將達到105美元/桶,一時震動國際市場,但并沒有太多人真正相信這個斷言。2008年2月這個預言終于成為現實, 2月19日紐約原油期貨收盤價首度突破100美元關口,2月20日更達到100.74美元。 在這個以能源高消費為基礎的世界經濟體系中,國際市場油價高漲,對世界經濟的首要沖擊是導致世界性通貨膨脹壓力居高不下。除了直接影響能源成本之外,油價高漲對農產品價格影響尤其突出,因為當前的世界農業號稱“石油農業”,從化肥、農膜到農機要用的燃油,其生產原料無一不是石油;且油價高漲將激勵生物燃料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大農產品價格上漲的推力。 作為全世界交易額最大、可替代性最低的商品之一,石油價格的大幅度變動將顯著改變國家之間的利益分配。在這一輪油價高漲中,主要石油輸出國是最大的贏家。即使是低估了油價的美國能源部信息局,也預計今年歐佩克國家石油出口收入將創造8500億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比2007年增加1750億美元。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則估計,未來14年內,按油價每桶70美元計算,海灣合作委員會六國石油出口收入將達到6.2萬億美元,是過去14年的3倍;如果油價為每桶100美元,其收入為9萬億美元;即使油價跌落到50美元,其收入也將有4.7萬億美元。隨著石油美元滾滾而來,這些國家掀起了國內投資、基本建設和對外投資的熱潮。迪拜成為世界建筑業界的大試驗場和國際工程界競相角逐的淘金場,預計海灣國家對石油替代產業的投資規模也將維持高位。麥肯錫研究所則估計,截止2006年末,海灣合作委員會六國境外資產合計約1.9萬億美元,相當于巴西、印度經濟規模之和,約等于世界500強前10大公司市值總和;未來14年內,這個數字還將翻一番。其實,何止海灣國家,俄羅斯不也是拜油價高漲之賜才在短短數年之內就從債務纏身一躍成為國際投資市場上的新銳嗎?可是,其他國家、特別是某些西方國家做好思想準備迎接主權財富基金投資的洪流了嗎?特別是那些來自俄羅斯、委內瑞拉等與美國交惡國家的主權基金?須知奧里諾科重油帶勘探工作結束后,委內瑞拉石油儲量有望增至3160億桶(2006年底沙特儲量為2640億桶左右),從而使躍居全球第一大富油國。 這一輪油價上漲發生在美元匯率疲軟之時,以美元標記的油價上漲實際上也摻雜了美元貶值的水分。在這種背景下,石油輸出國內心無疑希望彌補他們因美元貶值而損失的實際收入,有的石油輸出國已經開始用歐元等非美元貨幣計價結算。與此同時,前幾年歐洲股市表現明顯強于美國,也有助于激勵石油輸出國采用歐元計價結算和作為儲備貨幣。2007年3月30日,歐洲24個股票市場(包括俄羅斯和歐洲新興市場國家)總市值升至15.72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15.64萬億美元,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股市總市值首次超過美國。但此后情況發生了變化,傳染到歐洲的次級按揭危機對股市的沖擊似乎還超過了美國。根據世界交易所聯盟提供的統計,今年1月份,以廣義股指衡量,紐約股市同比下跌1.4%,納斯達克同比下跌3.0%,美國交易所同比增長4.3%;相比之下,東京交易所同比下跌21.8%,倫敦下跌6.6%,德國下跌3.1%,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里斯本、巴黎分別下跌11.5%、13.9%、2.9%和14.0%。加之美國證券市場的統一性遠遠超過分割的歐洲證券市場,無論石油輸出國內心有多少不情愿,他們的石油出口收入更多地還是只能投放于美元資產,對美元的國際地位、美元匯率都形成了一定的支持,對美國國內市場也有正面的穩定作用。 發達國家固然也要為油價上漲埋單,但同時也能為其期貨市場和投資機構迎來機遇。不是嗎?根據美國期貨業協會(FIA)統計,2007年1—10月,全世界商品期貨合約成交量冠亞軍分別為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的原油期貨(10153萬張)、洲際交易所(ICE)歐洲期貨分所的布倫特原油期貨(5023萬張)。至于投機基金,更是將油價推高到驚人水平的罪魁。早在2005年,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公布的原油期貨持倉報告就指出,高峰時投機基金對油市的資金投入就高達7000億美元。其后,油市投機資金進一步增多,美國次級按揭危機爆發又驅使大批投機資本從其它資產市場轉戰油市。根據日本有關報道,僅2007年2月至11月中旬,原油期貨市場的資金就增加了近5萬億日元(約合463億美元)。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