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美貨幣政策差異導致市場動蕩加劇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7日 05:38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王宸 2月東京G7會議上,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對世界經濟前景和金融市場形勢的判斷達成一致,并準備在市場進一步動蕩的情況下聯合采取行動。G7會議傳達的信息無外乎是穩定市場信心,但是在歐美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差異進一步突出的形勢下,G7會議表面上的短暫妥協和一致很可能無法挽回市場信心的進一步喪失,因為貨幣政策差異與市場動蕩的關聯性可能會繼續增加,甚至貨幣政策差異進一步演變可能會導致更大的市場動蕩,寄望市場迅速企穩的想法或不可取。正如美國財長鮑爾森所言,“全球金融市場將面臨一個較長的動蕩期”。 貨幣政策存在差異 2008年以來,美聯儲連續大幅降息,幅度高達125基點,同時美國核心通脹溫和。美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斯特恩新近表示“通脹預期有效控制在低水平”,這樣就為美聯儲繼續降息提供了條件。美舊金山聯儲主席耶倫也承認“當美聯儲不得不控制通脹的時候,才是考慮停止降息的時候”。所以,美國貨幣政策的方向、立場都是十分鮮明和堅定的。全球來看,只有加拿大和英國跟隨美聯儲的降息步伐,只是沒有那么激進,所以美、加、英三國在貨幣政策的取向上已經大同小異。 但是歐洲央行卻仍然堅持控制通脹的立場,并對第二輪通脹效應十分警惕,去年底和今年初歐元區的經濟數據也充分反映出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的經濟運行狀態,因此盡管歐盟各國在是否降息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但歐洲央行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并及時從市場中回收多余流動性的舉措不會短期改變。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央行多次從市場回收多余流動性與美聯儲不間斷地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二者相比是十分突出的方向上的差異。另外,澳大利亞則由于通脹壓力走高,已經在次貸危機爆發后三次加息25基點,更是與美聯儲降息的政策方向相反。 金融市場進入動蕩期 總體上來看,次貸危機對主要發達國家所帶來的沖擊都是大同小異的,都出現了金融機構大量虧損和資產沖銷,而且發達國家還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信貸市場緊縮問題,所以就挽救危機的角度來看,貨幣政策上不應該繼續拉大差異,而是應該盡力維持較小的差異,以免為市場動蕩進一步提供誘因。但事實上發達國家之間的貨幣政策差異卻在拉大,圍繞經濟前景修正和市場動蕩的蔓延與擴散問題也發生了爭論,在是否進行財政刺激經濟的立場上也展開了口水戰,雖然2月G7會議能夠取得暫時妥協和一致,但是在未來的貨幣政策取向卻可能進一步拉大差異,這些都為金融市場動蕩埋下了伏筆。 次貸危機之前,包括2006年甚至更早時,發達國家的貨幣政策差異就十分明顯,那時美國貨幣政策走在升息的軌道上,而歐洲的利率較低并催生了全球套息交易盛行。事實也證明,在次貸危機爆發以后,套息交易曾經在外匯市場造成巨大的影響。而現在發達國家貨幣政策差異進一步拉大,不僅沒有為全球提供較為穩定的整體金融環境,反而使發達國家的金融環境出現兩極分化趨勢,這必然會進一步推動全球資金無序流動態勢的進一步加大,并導致市場動蕩更加劇烈,甚至延長所謂的無序調整的時間,正如保爾森警告的那樣,“全球金融市場將面臨一個較長的動蕩期”。 進一步調整似乎難免 可以說,發達國家之間貨幣政策差異進一步拉大,無助于平復市場動蕩的延續,反而容易誘發更大的市場動蕩,所以2月G7會議對未來這種前景做好了充分準備,并準備采取聯合措施,但實際上彌合貨幣政策差異對于平復市場動蕩的效果反而要好得多。既然貨幣政策差異進一步拉大為市場動蕩埋下了伏筆,那么也就為全球各種市場力量深度調整提供了條件,也為全球金融失衡繼續演變敞開了大門,所以寄望市場動蕩迅速企穩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全球市場如此深度和長期地調整,也是持續三年多來的超級牛市的必然結果,無論是能源資源還是大宗商品,甚至包括黃金和基本金屬等,經過如此長時期的上行過程,有必要進行調整和修正,各種投資力量也要適時調整方向和組合倉位,因此一個較長時期的動蕩調整本身是合乎必然的。當前較為關鍵的問題是,這種深度調整和市場動蕩在未來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以及對全球實體經濟的影響和世界貿易格局的演變將發揮什么作用。這些問題可能會在2008年得以進一步的體現。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