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有風險 更應有回報(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16:30 《中國經濟報告》雜志
資本市場應提高效率 資本市場有四個功能:資源配置、公司治理、風險管理和定價。中國的資本市場做了很多IPO,大部分IPO發行是大型國有壟斷行業,這些行業這些企業其實是不缺錢的,它們向任何一個銀行借錢,銀行都會借給它。那么圈了這么多錢都去了哪里?從資源配置來看,資本市場是最靈活的市場。美國當年高科技股泡沫的時候,資本市場集了大量的資金發展互聯網,整個科技行業面貌一新,為我們今天可以使用互聯網起了重大的作用。泡沫破滅之后很多股民成了犧牲者,互聯網仍然存在,當年的投資全都用在今天可以享受到的高科技成果中去了。我要問的是:中國的大型國企集了那么多錢用到哪里去了?有沒有去發展中國新興的行業?這個問題需要思考也需要深入的研究。 資本市場另外一個功能是公司治理。股票市場的發展對公司治理有很大的貢獻。公司上市后透明度必須提高,必須有獨立董事、監事會,這個有助于公司治理。但是問題在于我們的上市公司70%的股份都是國家持有,這樣就決定了它們的整個行為還是國有企業的,受到很多國有企業體制上的制約。從公司治理上這方面來看,我們還有很多問題和潛力。股票在1500點時,我們沒有抓住機會執行國有股減持的方針,總是覺得沒有機會。漲到了6000點時,減持就更困難了。過去我們一直擔心70%的股份都在國家手里,國家要是把這些股份放出來,股票市場會受到很大影響。問題是股票在漲到6000點在形成泡沫之前,國家應該減持。老百姓想買股票,國家就應該讓給老百姓嘛,但是我們失去了這個機會。 關于風險管理也有很大的問題。現在炒股的人中,相當一部分散民都是退休工人。他們并不懂股票但炒得很起勁。在股市上他們倒是受了一些教育,股票漲的時候他們很開心,現在股票跌了他們很傷心,知道股票原來也是會跌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股票市場還是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的。但是由于真正幫助我們去消化風險的機制還沒有形成,股票市場實際成了經濟風險的放大器。 最后就是定價,定價也存在問題。定價雖然是市場化,問題在于上市企業的根本制度沒有改變,哪怕資本市場的運作是最先進的,比如說香港的資本市場。香港的資本市場已經是最先進的了,但是在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的行為沒有變化,它還是國有企業。這樣,定價也就很難真正反映企業的市場價值,因為企業本身屬于國家所有,而且是國家壟斷行業,國家的政策對它的影響太大了。 難得的時代:勞動和資本雙剩余 我認為中國制定政策時最重要的出發點應該是就業問題。按照農業部數據,目前民工平均工資是每月120美元。農民的貨幣收入應該比這個水平更低,否則民工就不會出來打工。因此,中國還有四億八千萬的勞動力(包括民工及農民)每月收入不高于120美元。這意味著中國還有很多勞動力沒有充分就業,或者說就業效率和工資不是很高。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勞動力剩余”。“勞動力剩余”這個詞容易造成誤解,實際上這些人并不是閑散人員,而是他們的就業不充分、效率不高。 同時我們也知道,中國出口遠遠大于進口,有巨額經常項目剩余,而這意味著中國存在資本剩余。資本剩余和勞動力剩余的同時出現是不符合古典經濟學的。在古典經濟學的生產函數中,只要投入勞動和資本就會有產出。這其實是過于簡化的描述。實際上,勞動力和資本的結合需要中介,最重要的中介就是金融業,包括銀行及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的功能是把資本放在最有效率的項目上,從而雇傭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政策制定者不應該擔心股指是向上走還是向下走,而更應該關注資本市場的社會風險和回報,看資本市場能不能把剩余勞動力和剩余資本結合起來創造就業、能不能把最好的投資項目篩選出來并淘汰不好的項目。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可以感到,中國很多地方需要大量的投資,有很好的項目在等著投資,比如交通、環境、能源、教育、醫療等。但是同時,很多沒有效率的投資卻大量存在,多到讓我們感覺經濟過熱了。這樣,沒有效率的投資把有效率的好項目擠出去了。中國金融體系的管制太多,好的項目上不去,不好的項目卻管不住,這就導致了巨大的社會風險。 我們現在處于一個非常難得的時代。我們現在有兩個剩余,一個是勞動力的剩余,勞動力就業不足;還有一個就是資本剩余,我們的儲蓄率很高,有很多資本。同時兼有就業率不高、資本的利用率也不高,而且還有剩余。這兩個看起來都是不好的,但同時這也正是我們的機會。就是因為不好所以我們可以改,就是因為改所以我們有機會賺錢。當前是一個財富創造的時代,如果把我們的就業效率提高,工資就會上漲;把我們的資本效率提高,資產就會升值。我們有這么多機會可以去創造財富,那什么制約我們創造財富呢?我認為主要就是計劃、金融、監管體制。所以我們的計劃、金融、監管體制必須要改革,我們的企業制度也需要改革。最近我看了中國的500強企業,這500強中,國有企業利潤占了80%以上,資產占了90%以上,都是壟斷行業。可惜國有企業的資產回報率只有1%,這500強中外商投資企業回報率有8%,私有企業回報率是6%,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效率的差距,這也是資本市場應該考慮的。 (作者系清華-布魯金斯中心主任,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