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我國養老保障體系的思路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 09:37 學習時報
一、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可持續性不強,容易形成財政的潛在包袱 首先,現行體系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關于我國的養老金隱性負債,世界銀行的估計值為我國GDP的50%左右,其他研究機對我國養老金隱性負債的各種估計中,最低的估計占GDP的25%,最高的占GDP的120%。由于對基本養老保障資金缺口缺乏足夠重視,社會 統籌基金長期透支個人賬戶基金,造成個人賬戶“空賬”運行。截至2005年底,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的規模已達到8000億元,并以每年約1000億元的規模迅速擴大。 其次,擴大覆蓋面帶來新的長期承諾。擴大養老保障的覆蓋面將是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的首要任務,但與之相伴的就是政府長期承諾的迅速擴大,這些承諾的最終承擔者仍然將是國家財政。政府對社會基本養老金的承諾具有制度剛性,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推進,養老保障覆蓋面擴大對財政的潛在壓力將逐步顯現。 二、明確多支柱模式,全社會共建養老保障體系 我國多支柱的養老保障體系應當包括以下五個支柱: 第一支柱是強制性社會統籌養老保險,即我國基本養老保險中的基礎養老金部分,采用現收現付制,政府集中統一管理,主要由國家財政和雇主提供資金來源,為勞動者提供一定水平的基本退休收入,且養老金水平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而調整。該支柱強調國家和社會的養老責任,用于保障城鄉勞動人口的基本生活。 第二支柱是強制性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即我國基本養老保險中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采用繳費確定型基金積累制度,通過市場化方式運作使個人賬戶基金保值增值。該支柱強調個人必須承擔對自己的養老責任,將養老金領取與繳費緊密聯系起來。之所以將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分成兩個支柱,原因在于:一是為兩類基金建立理論上的防火墻,防止社會統籌透支個人賬戶,保障個人賬戶基金的安全,維護養老保險制度的平穩運行;二是基于效率性原則,為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基金走向市場化運營管理奠定理論基礎,有效提高制度運行效率。 第三支柱是自愿性的雇主補充養老保險,采用繳費確定型和給付確定型的基金積累制度,國家通過一定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企業為其員工建立養老保障計劃,通常由企業單獨繳費或由企業和職工共同繳費。其運行模式可以分為信托型和保險契約型。該支柱的目的在于為企業員工提供較高水平的養老金,并在一定程度上協調資本和勞動之間的利益關系。 第四支柱是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由勞動者采用長期儲蓄和個人養老年金保險等方式實現,國家給予一定的稅收政策優惠進行支持和鼓勵。該支柱的目的在于強調個人應當為自己的老年生活進行理性規劃。 第五支柱是社會救助制度,包括社會救濟、社會援助和家庭贍養等。社會救濟制度是國家為保障社會弱勢群體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實施的正式制度,如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 社會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是互動共生發展的關系:一是在空間上具有相互依存性,在體系結構方面相互依托,有機配合,共同構成了完善的養老保障體系;二是在功能上具有相互補充性,在保障項目、保障層次、保障范圍等方面互為補充,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養老保障需求;三是二者在發展上具有相互促進性,在管理機制、保險技術、監管方式等方面相互滲透,相互借鑒,不斷改進服務質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制度運行效率。 社會保障制度的復雜性和我國國情的復雜性要求在國家層面統籌協調各項社會保障政策:一是由國家統一制定《社會保障法》,賦予養老保障制度明確的法律地位,保障公民權利;二是統籌各項養老保障政策和管理體制,協調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總體推進制度的實施和完善;三是實現“管、辦、監”相分離,建立完備的監管體系,明確各監管機構職責,充分調動社會監管力量,保障各項制度的安全、平穩運行。(郭金龍 張許穎)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