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務模式創新與服務經濟發展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 16:57 文匯報
張暉明 ●服務經濟的本質在于產業鏈的延展所表現出來的分工的細化,同時也是市場發育深化的具體表現。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實際上是企業經營能級提升和市場經濟中的商務模式創新問題 ●維系這種市場交換關系需要有透明的市場規則和市場秩序,正是這種市場的發育能力決定了現代服務業成長的環境土壤。上海的服務性產業和服務性產業結構存在“短腿”現象的深層次,是上海的市場經濟體制有待進一步發育 ●開放的深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育完善的進程,就是商務模式不斷創新的過程。政府在鼓勵引導現代服務業發展政策設計上,需要有大產業的視野和意境,相關政策配套應該容納引導企業健康前行 當下的上海,發展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社會各個層面共同關注的熱點話題。一大批新型的現代服務性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如會展企業、物流企業、信息咨詢服務企業、電子商務企業、創意廣告企業、文化傳播企業、娛樂休閑企業、公共關系服務企業等,表現出經濟發展的活躍性。 從經濟體系演進和產業鏈延展的視角,理解和把握服務性產業發生成長的規律,可以發現,服務經濟的本質在于產業鏈的延展所表現出來的分工的細化,同時也是市場發育深化的具體表現。也就是說,體現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過程內容的流程化、標準化,以至于可以將某些業務或節點功能分拆外化或“外包”,交給另一個專業性企業去完成,原企業則專司自身核心專長;與此相關聯的就是服務能力的產品化、商品化現象和市場對這一商品的定價能力,由此構成一種本來屬于企業內的業務配合轉變為企業外部或企業之間的市場交易關系;彼此之間通過分工交易得到效率改進,實現新的利益平衡,最終表現為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特別需要加以強調的是,維系這種市場交換關系還需要有透明的市場規則和市場秩序,正是這種市場的發育能力決定了現代服務業成長的環境土壤。因此,我們在比較“人均收入”和“三次產業”的比重關系時,不能忽略了這種體制機制的制約力量。上海的服務性產業和服務性產業結構存在“短腿”現象的深層次,是上海的市場經濟體制有待進一步發育。也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說,花氣力繼續推進改革開放,是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工作內容和工作抓手。 進一步說,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實際上是企業經營能級提升和市場經濟中的商務模式創新問題。縱觀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活動手段的現代化、活動內容的多樣化,不斷地派生出新型的商務模式和業務形態,就業門類也從傳統的360行演繹出720行以至于難以統計,即使是一直以來被認為具有較強解釋和概括能力的“三次產業”的理論,也難以指認某些新型商務活動所處的領域。今天就有人提出“2.5次產業”的概念,甚至還有“第四產業”和“第五產業”之說。正是這樣,我們強調商務模式創新與現代服務業發展關系,強調從企業經營行為創新角度著力推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與企業創新行為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相聯系,政府在鼓勵引導現代服務業發展政策設計上,同樣需要有創新的思維,需要有產業關聯的機制安排,需要有大產業的視野和意境。比如說,軟件產業、創意產業、文化產業等等第三產業部門,其產業活動具體的實施,表現為典型的跨部門特點,其業務特點和管理歸口涉及現有的多個政府部門,因而這類企業的設立、運行和業務監管如何與多個政府部門對接,如何厘清政府部門之間的管理邊界和管理目標,就是新的課題。除此之外,政府的財稅管理、成本監管等方面的相關政策配套,也面臨類似的新情況。以上海恒源祥公司為例,該企業以品牌經營為主業,屬于典型的“輕資產經營”方式,在品牌經營和訂單管理基礎上,給指定的加工企業發放加工任務,企業自身通過合同管理,控制和調度相當數量的并非屬于企業直接投入的制造性裝備性資產,在品牌覆蓋下的制成品數量達到相當規模,從這個意義上說,經濟活動具有鮮明的第二產業特點。但就恒源祥公司自身的經營活動、業務運作和經營核算的產業屬性而言,毋庸置疑地應當歸于第三產業。該公司的成本開支的主要內容就是廣告費用的投放,然而現行的企業財務規則中,對廣告費用投放規定有比例上限,卻無疑遏制了以品牌經營為主營業務的輕資產經營企業的發展。顯然,上海在現代服務業經濟發展的工作目標中,類似恒源祥這樣的企業應當得到鼓勵。我們的制造性企業如何不斷提升經營能級,逐步走向“輕資產經營”的初級臺階?在企業商務模式創新的演進進程中,政府的相關政策又如何能夠容納引導其健康前行,給這樣的經營模式以正常的生存發展空間?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把握的新情況新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商務模式創新話題,我們完全可以從改革開放以來外資經濟以上海為平臺所展開的經營活動的學習總結中間得到啟示。如今,在上海落戶的外資企業各類總部已有150多家,這種總部型經濟功能所釋放的經濟活動能量或與之相配套的經濟活動方式,是帶動拓展上海服務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除此之外,各類服務性產業領域也引進了一大批外資企業,涉及包括銀行、保險、投資、貿易、信息、咨詢、法律、會計審計、人才服務、會展、旅游等多個領域或業態。我們的企業在參與市場競爭的實踐中,可以切身體會到外資企業經營活動所展示的商務模式創新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體會到企業發展進程中的商務模式創新與服務經濟發展的內在關聯機制。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思考這些年來接受了人家對我們的什么樣的服務,在我們的經濟生活中間外資給我們帶來哪些新的商務模式,外資企業的業務方式和流程與我們自身長期延續采用的業務方式和流程有哪些不同,其中隱含著哪些經濟學道理,進而思考我們應該著力推進哪些變革和改造。還有,有哪些新的金融產品被引入運用,信息服務和開發利用方式有哪些新的變化等等。實際上,開放的深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育完善的進程,就是商務模式不斷創新的過程。我們要在總結和學習的基礎上,駕馭商務模式創新與現代服務業發展之間的關系,把握到現代服務業成長演進的規律,在虛心學習、博采眾長的基礎上,改造現行的企業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努力提升現代服務業產業活動規模和能級。進一步說,中國經濟所具有的梯度發展的格局給了我們選擇商務模式的創新以莫大的機會,只要我們努力進取,完全可以破解企業經營能級提升和市場經濟中的商務模式創新問題,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以更好地履行服務長三角、服務長江流域、服務全國的經濟使命。 (作者為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教授)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