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貨膨脹威脅中國經濟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 14:38 《董事會》
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盡管政府一直在說比較好,但實際上,無論是固定投資過快、信貸增長過快、進出口貿易增長過快等問題基本上沒有改變。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國內房價上漲,國內經濟過熱的格局在進一步強化 文/易憲容 國家發改委2007年11月14日公布的數字顯示,中國10月份的房屋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9.5%,為2005年7月中國擴大月度房價調查范圍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10月份房價漲幅高于9月份的8.9%。漲幅居前的包括,深圳房屋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19.5%,北京上漲15.1%,寧波上漲14.9%。最近數據顯示,信貸和貨幣供應量增長速度依然很快。今年1-10月中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已達26.03萬元人民幣,新增貸款額已達到3.5萬元人民幣,信貸增速已達17.66%。9月底外匯儲備達到14336億美元。這些數據說明,隨著巨大的貿易順差、快速擴張的銀行信貸不斷給金融系統注入流動資金,中國兩大資產泡沫的風險正在加大。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國內兩大資產價格快速上漲,居民消費價格也創新高。2007年10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6.5%。其中,城市上漲6.1%,農村上漲7.2%;食品價格上漲17.6%,非食品價格上漲1.1%;消費品價格上漲7.8%,服務項目價格上漲2.3%。對于這一數據,盡管仍然處于高位,但是,在早幾天網上信息就預測,10月份的CPI會高企。比如,有民間研究估計表明10月份的CPI會高于9月份的6.2%,甚至于有人估計10月份的CPI會6.7%以上水平。因為,10月份中國工業品生產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3.2%;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3.5%。同時,發改委的最新統計顯示,2007年10月份,36個大中城市去骨牛肉、羊肉平均零售價格分別為12.72元和14.52元,分別比上月上漲2.0%和3.57%,15種蔬菜平均零售價格為1.74元,比上月上漲11.54%。還有,除了大規模工業制品之外,資源價格的上漲對CPI的壓力正在日益凸顯。也就是說,不僅PPI作為一個先行指標,價格上漲開始傳導到消費品價格上去了,而且CPI上漲已經成了一種趨勢。 正如央行2007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指出的那樣,就目前的形勢而言,價格上行壓力已經越來越大,管理層及市場不得不密切關注。但是,就當前對CPI的理解來說,仍然存在嚴重的分歧。也就是說,對當前國內CPI高低,主要存在兩種爭論。一種觀點認為目前通貨膨脹壓力很大,這不僅在于2007年以來CPI同比上漲幅度持續擴大。比如前三季度,CPI同比上漲4.1%,而且是后一個季度比前一個季度高,比如第一季度上漲為2.7%,第二季度上漲為3.6%,第三季度上漲為6.1%。另一種觀點認為,2007年以來CPI上漲最直接和最核心的是食品,如6-9月份,食品價格對CPI貢獻度分別為85%、91%、93%,而且非食品價格漲幅及波動率都小于2005-2006年。也就是說,如果扣除食品價格的上漲,那么2007年的CPI上漲是不值得太擔心的事情。 其實,對于目前國內通貨膨脹,并不在于它的高低,最為重要的是如何來認識。因為,就目前國內CPI來說,不僅存在統計指標體系的問題,而且市場顯示出一種通貨膨脹上行的趨勢,顯示出通貨膨脹預期在強化而不是在減弱。 正如我一向指出的那樣,中國式通貨膨脹就在于國內CPI指標體系缺陷。在這樣的CPI指標體系中,如果食品價格不漲或上漲幅度小,那么中國CPI是不會漲起來的。這里既有CPI統計的權重問題,也有CPI統計分類與基數問題。因為就目前中國居民的消費品與消費結構來看,居民最大的消費應該是居住類消費及教育及醫療消費。但是,就目前CPI統計指數來看,這幾類消費不僅所占權重低,而且其基數小,甚至于許多價格上漲快的消費品根本就沒有統計到CPI中去,從而也就出現目前幾年來的“高增長、低通脹”的經濟格局。 比如說,對于發展了幾百年的美國這樣的住房市場來說,其居住類消費在CPI中所占比重為42.7%,在歐洲許多國家也在30%以上,但是在中國其比重則僅有13%,而且其居住類消費基數嚴重與居民消費實際支出不相符。如從統計數據來看2006年城鎮居民居住類消費僅人均為904元〔而居住類消費包括了房租(自購房者也算虛擬房租)、水電費、物業費、取暖費、房屋維修費等于住房有關的費用〕,與居民實際居住消費相差十萬八千里。 按道理說,市場越是成熟,居民居住類消費在整個消費中的比重就越低,反之,房地產市場越是剛發展,特別是像中國房地產市場剛發展十年,居民居住類消費在整個消費中的比重就越高。因為,在住房制度改革的初期,居民住房購買在新制度創立時會出現爆發性的增長,從而使得居民的居住消費費用快速增長。但是,在中國,這種實際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并沒有反映到政府統計CPI指數體系內。也就是說,由于價格上漲較快的部分沒有反映在CPI中,那么目前所公布的CPI指數就無法真正反映居民消費價格變化的壓力。 還有,盡管按照現有CPI體系,CPI水平在6.5%時,仍然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因為,無論是理論研究及實踐經驗來看,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國家,基本上把通貨膨脹的目標值確定在2%水平上。比如說,2001-2004年,8個工業化國家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為2.2%,而新興市場國家中的平均通貨膨脹率基本上在3%-3.6%的范圍內。對于中國來說,從1998年起,中國經濟就處于一個通貨緊縮之期,因此,當通貨膨脹率一旦超過2%時,就應該十分警惕。特別是當通貨膨脹率連續幾年超過6%以上時,那么這已經說明中國的通貨膨脹已經進入高風險的區域了,而不是有人所認為的,目前國內通貨膨脹上升僅是由于食品價格上漲,而食品價格上漲具有周期性,國內通貨膨脹過高在短期內可以調整過來。 我們可以看到,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無論是國際油價,還是黃金及其他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比如糧食及礦山資源品),都在短期內快速上漲。國際油價已經上升到100美元區間了。而國際油價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一定會通過進出口貿易傳導到國內市場。特別是石油產品,其傳導到消費品上更是明顯。而國際上許多商品價格快速上漲,并非是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而是幾年來美元價格快速下跌。從2001年7月6日到2007年11月6日,美元兌一籃子貨幣指數由121下跌到76,下跌37。而美元匯率下跌,必然會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各種商品的快速上漲。可以說,盡管從2005年7月起人民幣加快升值的步伐,但是人民幣的升值僅是相當于美元下跌的升值,而人民幣對其他貨幣來說,基本是貶值的。有人認為,可以通過人民幣的升值來改變目前國內通貨膨脹上行的態勢,我想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只要美元貶值的格局不改變,國際市場上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上漲就是必然,而國際油價上漲、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也一定會傳導到國內商品的價格上來。因為,美元對國際其他貨幣貶值遠遠大于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 從國內的情況來看,盡管CPI上漲最主要體現在食品價格的上漲上,但是,實際上,從十七大報告的基本精神及最近出臺的不少經濟政策來看,國內基本上形成了以下共識,即國內經濟失衡,比如國際貿易順差過大、外匯儲備增長過快、信貸增長過快,最為根本的原因還不是市場上表面的價格高低,而是要素市場的價格機制扭曲,而要素市場的價格過低,比如土地的價格、勞動力的價格、自然資源的價格及環境保護成本沒有計入等,因此,要改變目前國內這種經濟失衡的局面就得加速理順這種完全扭曲了要素價格機制,就得通過市場及稅收制度來改變目前這種要素價格過低,來調整整個國家經濟失衡。因此,從這樣一個大的格局來考慮,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要素價格的上漲是必然。而要素價格的上漲也一定會帶動相關產品上漲,帶動下游商品價格上漲,而且這種格局在短期內不可改變。 再說從目前中國通貨膨脹的基本特征來看,國內通貨膨脹率上升就在于兩大資產價格(股市與樓市)快速上漲。可以說,國內價格的上漲先是從資產價格上漲開始,然后再傳導到與資產價格上漲相關的產業,比如這些產業的產品上漲及工人工資的價格上漲,并由這種價格上漲再傳導到下一個產業。而后這種價格上漲傳導到食品價格上漲。而反過來,食品價格的上漲又會進一步帶動前端產業的價格上漲。這樣,當國內食品價格上漲時,也就預示著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全面上升。也就是說,在目前經濟格局中,只要兩大資產價格上漲不改變,通貨膨脹上行壓力就不會改變。就目前情況來看,兩大資產價格泡沫要在短期內擠壓出來是不容易的,因此,國內通貨膨脹就會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上。 國內通貨膨脹的水平還與市場的通貨膨脹預期有關。所謂通貨膨脹預期是指公眾對通貨膨脹在未來的變動方向和變動幅度的一種事前估計。通貨膨脹的預期對消費、儲蓄和投資的影響,將影響未來真實的通貨膨脹水平。而通貨膨脹預期的高低在不同的條件下所受到因素的影響是不同的。比如說,它可以受現實的通貨膨脹率高低的影響,也可以受通貨膨脹率持續時間、當前經濟形勢、當前宏觀金融政策及公眾相關政策特別是貨幣政策公信度等影響。因此,如何來穩定通貨膨脹預期成了不少中央銀行最基本的貨幣政策目標。 就目前中國情況來看,無論是過高的通貨膨脹率還是經濟形勢總體過熱,無論是通貨膨脹率過高的持續性還是貨幣政策執行力度,都強化了市場對通貨膨脹上行的預期。比如,最近發生在重慶家樂福門店踩踏事件,就是居民對通貨膨脹預期上行的一個典型事件。 前些時候重慶家樂福沙坪壩店在10周年店慶促銷活動中,推出了一個限時搶購桶裝油的活動,對5升桶裝菜籽油提供20%折扣,一桶油只要39.9元,而之前的市場價為50元左右。居民從凌晨4點鐘就開始排隊。4小時后,這家法國超市所在的購物中心開門后,踩踏事件隨即發生,導致3人死亡,31人受傷。只為了每桶油便宜10元錢,代價是數十人的傷亡! 該事件僅是表明民眾為了貪圖一點小利而趨之若鶩嗎?或者說,這僅是一個簡單的偶然事件嗎?實際上,情況并非如此。這應該是中國目前通貨膨脹高企的一個縮影。盡管目前中國大多數商品的供應十分充裕,但是,當絕大多數居民預示到物價水平會持續高漲時,他們必然會進入這種商品的搶購過程。過去一年,中國食用植物油批發價格大幅上漲逾40%。2007年10月份,其漲勢有所加劇,北京超市的價格漲幅為每周3%左右。牛奶、豬肉和雞蛋等其他食品的價格也在快速上漲,導致整體年通貨膨脹率可能要超過6%。 居民對通貨膨脹上行的強烈預期,表明目前中國的通貨膨脹水平高企,如果說,我們政府職能部門還是以掩耳盜鈴式的方式來認為國內通貨膨脹率不高,是在可控制的范圍內,特別是有些部門希望通過控制食品價格漲幅、通過少出臺價格上漲的政策來穩定CPI上漲,實際的結果只能會南轅北轍。政府要做的是,如何來面對這種潛在通貨膨脹上行壓力,如何出臺更有力的政策來穩定通貨膨脹預期,保持市場價格的基本穩定。正如央行發布的2007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明確指出的那樣,國內價格整體上行壓力較大,要密切關注國內通脹的風險。因此,采取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加大央行貨幣政策力度,是防止通貨膨脹潛在風險關鍵所在。 總之,從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來看,無論是GDP的增長,還是固定資產投資、銀行信貸、進出口貿易等都是處于高位運行上。整個經濟高位運行,已經吹大了兩大資產價格泡沫,導致了國內CPI的高企。而CPI的高企,已經影響到廣大居民的生活,強化了通貨膨脹的預期,如果政府不采取強有力的政策,中國經濟的潛在風險會進一步加大。這就是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基本格局。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