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殷劍峰:結構性物價上漲難以演變成全面通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1日 01:15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結構性物價上漲難以演變成全面通脹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 殷劍峰

  剛剛公布的10月份物價數據并不令人意外。從物價上漲的范圍來看,還是食品價格、尤其是其中的肉蛋禽價格上漲過快,而非食品價格的增速始終保持在1%左右的超低水平,因此,當前的物價上漲是結構性的,而不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全面通貨膨脹。關鍵的問題在于未來物價演化的趨勢。就此而言,雖然未來物價形勢會受到一些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例如國際糧價、原油價格的變化,但是,決定物價總水平趨勢的主要還是中國的宏觀經濟走勢。

  根據宏觀經濟理論和各國經濟變化的實踐看,物價總水平一定是順周期的:在經濟高漲階段,總需求增長快于總供給,物價飛漲;反之,在經濟回落階段,物價隨總需求逐步回落。在這種順周期的物價變化中存在著一個重要的經濟規律——菲利普斯曲線,它描述了就業率和物價上漲率間的替代關系:就業漲則物價漲,就業降則物價降。由于我國依然處于勞動力由農業、農村向非農產業、城市轉移的進程當中,能夠反映這種替代關系的不是只代表城鎮就業情況的城鎮失業率,而是勞動力轉移率,即非農就業占比的年度差分。

  觀察歷史數據可以發現,勞動力轉移率與物價總水平之間存在著高度的同步關系。

  勞動力轉移率之所以與物價存在著良好的同步關系,其道理實際很簡單。在經濟高漲時期,二、三產業的投資高速增長,吸納就業的能力上升,新增的非農就業和就業人員收入的增加推動了對包括糧食在內的各類商品的需求,同時,第一產業就業的相對下降又將在短期內影響糧食的生產和供給,兩方面因素相加必將導致物價騰漲。在經濟蕭條時期,非農就業和收入的下降則將產生完全相反的效果。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糧食價格的相對變化既是勞動力轉移的結果,也是調節勞動力轉移乃至經濟周期的重要工具。例如,當二、三產業投資過快、就業增加過快時,糧食價格相對于工業品價格的上漲有助于提高農民收入,這將吸引部分勞動力返回農業、農村,從而起到抑制投資和經濟過快增長的作用。

  就未來幾年勞動力轉移的趨勢,我們并不感到樂觀,這也意味著當前結構性的物價上漲難以演變成全面的通貨膨脹。對未來就業之所以不敢樂觀,一方面是由觀察歷史數據所產生的“宿命觀”——上個經濟周期高達2%左右的勞動力轉移率只維持了三年,似乎沒有充分理由指望這輪周期會創造奇跡;另一方面,從就業的產業結構看,這輪周期勞動力轉移率的提高依然主要依靠第二產業,而第二產業的就業又同投資密切相關。隨著這輪產業結構調整的逐漸完成,以及各項控制投資的宏觀調控政策逐漸發揮作用,第二產業的投資乃至就業都將受到影響。此外,如果美國的次貸風波在明、后年真的演化為次貸危機之后,還將產生額外且顯著的負面沖擊。

  除了從菲利普斯曲線的角度來探討未來物價走勢之外,另一個重要的觀察就是CPI和PPI的關系。在以往幾次價格上漲、甚至是高通貨膨脹時期,PPI的漲幅不僅高于CPI,且領先于CPI。例如,在1984-1986年間、1988-1989年“價格闖關”時期、1994年

人民幣匯率并軌前后以及本輪經濟周期開始高漲的時期(2004年),CPI和PPI都經歷了幾乎完全一致的上升和下降過程。但是,今年的物價上漲與往年存在著極大的不同:在CPI上漲的同時,PPI保持平穩、甚至呈現下降趨勢。

  CPI和PPI同漲同落現象是能夠獲得合理解釋的:考慮到驅動

中國經濟周期性波動的主要因素是投資,在周期的高漲階段,亢奮的投資是以總需求的面目出現的,這不僅將直接拉動各類商品價格的上揚,而且也將帶動原材料、動力和燃料價格的上漲,后者又將推動企業成本乃至最終產成品價格的上揚。在這個過程中,外部的沖擊(如1988、1989年的價格闖關和1994年的人民幣貶值、2004年國際大宗原材料和
石油價格
的上漲等)將進一步加大物價上漲的力度。隨著先前投資逐步完成和轉化為實際的產能,經濟周期進入下降階段,此時,商品的供給增加,同時對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的需求下降,這又將推動各類商品價格的逐步回落。

  2007年的物價上漲顯然不同于以往。一方面,PPI自2004年10月份以來就一直處于下降態勢,10月份雖略有上升,但同比增速只有3.2%;另一方面,CPI不斷上升,今年10月份同比增速高達6.5%。CPI和PPI的這種不同走勢是否意味著驅動中國經濟周期的力量正在由投資轉變為消費?果真如此,那真應該是幸莫大焉。然而,從對投資、消費和凈出口等三大總需求的觀察看,似乎并不是如此。特別是考慮到未來需要繼續控制投資,而出口也不太可能一直維持如此高的增長速度,消費更是難以擔當起穩定總需求的重任。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以為,雖然不能排除短暫的沖擊會繼續推高物價總水平,但是,在未來半年或者一年中,月度CPI持續維持在6%左右同比增速的概率肯定遠遠小于50%。由此引申出來的含義是,作為宏觀調控者,其目光不能僅僅聚焦于當前、甚至是過去的經濟數據。目光可以放長遠些,至少要看到未來兩年的變化。

  編者按:近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率已連續三個月超過6%:8月份6.5%,9月份6.2%,10月份6.5%。今后一段時間物價走勢如何,成為社會各界人士普遍關注的問題。本報邀請社科院等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就今后一段時期的物價走勢,以及宏觀調控的可能走向發表自己的看法。

【 新浪財經吧 】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城市發現之旅有獎活動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