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從金融排斥性看我國農村金融市場供給不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5日 00:20 金融時報

  何德旭 饒明 劉蓬

  提要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轉型的推進,特別是農業發展面臨的戰略性結構調整,農村經濟由供給型增長向質量型增長的轉變,越來越明顯的農村工業化和農村城鎮化趨勢,農戶產業活動的日益復雜和收入來源渠道的多樣化,以及農村民營經濟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巨大推動,導致整個農村地區的資金需求越來越旺盛,資金需求量也日趨擴大。然而,我國農村地區金融機構的資金供給卻明顯不足。本文試圖從農村金融機構的經營層面,重點從農村金融機構供給的經營取向角度,運用金融排斥性理論框架解析我國金融市場供求失衡的深層原因。

  一、金融排斥性的內涵與判定

  金融排斥性(financial exclusion)是近十年來才出現的一個新的概念。在稍早的研究中,人們一般從金融地理學的角度對金融排斥性進行探討,即研究居民到金融服務網點(尤其是銀行零售營業點)的實際距離對居民獲得金融服務便利性的影響。隨后的研究表明,金融排斥性并不僅僅因金融服務網點在某一地理區域的撤并而存在,一些人群如果有獲得金融服務的需求,但卻因社會經濟因素(如收入水平及收入分配、勞動力市場變遷、人口結構的變化、住房政策的變更、社會福利及財政改革等)和金融服務市場因素(如金融市場的再管制、信息技術的發展、金融產品的開發、風險評估、市場細分和金融產品的上門服務等)而很少或從未獲得金融服務也應視為受到了金融排斥。一般認為,容易受到金融排斥的人群往往是從來沒有使用過金融產品的家庭、低收入居民、老弱病殘人士、居住在邊遠和落后地區的居民,以及諸如此類的社會弱勢群體。基于此,可以將金融排斥性界定為:在金融體系中人們缺少分享金融服務的一種狀態,這包括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缺少足夠的途徑或方式接近金融機構,以及在利用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方面存在諸多困難和障礙。

  至于如何判定是否存在金融排斥性,現在比較流行的方法是根據五個指標:(1)客戶接近金融資源排斥性,如通過風險評估程序限制了客戶接近金融資源;(2)條件排斥性,即附加于金融產品的條件不適合某些人群的需要;(3)價格排斥性,即一些人只有支付自己不能承受的價格才能獲得金融產品;(4)市場營銷排斥性,即一些人被排除在金融機構產品營銷目標市場之外;(5)自我排斥性,即人們認為申請獲得金融產品的可能性很小,被拒絕的可能性很大,從而把自己排除在獲得金融服務的范圍之外。顯然,這樣的判定方法更能夠從金融機構的經營層面對某一地區的金融服務水平進行分析和評價,也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二、我國農村金融資源配置的現狀:供給不足

  經過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和發展,尤其是自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我國農村金融供給主體有了很大的變化,目前我國的農村金融體系已經呈現出以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農村信用社為主,以農業保險公司與

郵政儲蓄機構(
郵政儲蓄
銀行成立之前)為輔,以民間自由借貸以及一些小額信貸公司等為補充的格局。但是,這種農村金融體系,在實踐中其“農業色彩”卻越來越淡,并沒有很好地滿足“三農”的金融服務需求,從而不能將金融資源在農村地區進行合理、有效地配置。

  從總體上講,我國正規金融機構配置在農村地區的信貸資源相當有限。以所有農村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的短期貸款發放情況為例。從1997年到2006年十年間,我國涉農金融機構的短期貸款總額逐年上升,從1997年的55418.30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98534億元,年均增長4790多億元。然而,盡管這些金融機構在農村地區發放短期貸款總額也在逐年增長(從1997年的8350.4億元增長到2006年的19430億元),但農村短期貸款在涉農金融機構短期貸款總額中的比重依然處于較低的水平(僅從1997年的15.07%上升到2005年的22.22%,而且到了2006年該比重又下降到了19.20%)。從金融機構對農業發展的金融支持來看,盡管短期農業貸款自1997年以來也在逐年增長,但在2003年以前,該項貸款占涉農金融機構短期貸款總額的比重卻一直低于10%,只是在近四年來才突破10%,到2006年底上升到13.40%的水平。可見,我國涉農金融機構在信貸資源的配置方面,尤其是在農業貸款發放方面,并沒有把滿足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對資金的需求作為重點,沒有向農村地區配置足夠的信貸資源。

  農村地區的保險與郵政儲蓄機構在配置金融資源方面,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可以說,自上世紀80年代恢復辦理農業保險業務以來,我國的農業保險就長期處于不景氣狀態,農村保險市場保險服務網絡不健全,保險宣傳不夠,農村居民對保險認識理解和接受程度有限,保險理賠服務不到位。而且,在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不高的情況下,農業保險的險種數目也在不斷減少,由最多時候的60多個險種,下降到2005年的不足30個險種。這顯然遠遠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結構調整對規避風險的需要。另外,1986年我國恢復郵政儲蓄以來,到2005年底,我國郵政儲蓄在農村地區已有20674個郵政儲蓄網點,極大地便利了農村居民進行儲蓄或將收到的匯款轉為儲蓄。但長期以來,郵政儲蓄機構(郵政儲蓄銀行成立以前)只吸收存款(2005年在農村地區吸收的存款余額高達4861.69億元)并將吸收的存款主要轉存于中國人民銀行賺取利差,而不對農村地區發放貸款。雖然部分郵政儲蓄資金通過中央銀行再貸款給農村信用社,并由農村信用社貸款給農民,但這種“返還”的數量卻遠低于郵政儲蓄存款的新增量。

  在我國人口眾多的廣大農村地區,農村正規金融機構在資金供給方面的不足,很自然地誘使了各種民間非正規金融的發展。民間金融已經成為農村金融供給的一種補充型融資渠道。當然,目前的民間金融依然還處于地下發展狀態,還不具有相應的合法性,從而在滿足農村地區金融需求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三、從金融排斥性視角看我國農村金融市場供求失衡

  對于農村金融市場供求失衡的原因,本文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在經營過程中,在經營取向上對農戶的金融需求造成了較強的金融排斥性,從而沒有為農村經濟發展配置足夠的金融(信貸)資源。

  第一,農村金融機構的風險評估程序限制了農戶接近金融資源。農村金融機構對信貸風險的評估,一般都認為農業屬典型的弱質產業、生產周期長、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強、抗御災害能力弱,而且農村信用環境差,貸款發放后沒有安全保障。因此,面對農村地區的金融需求,我國的農村金融機構在經營中為防止事前的逆向選擇和事后的道德風險,便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制度和方法。從而使農村金融機構在貸款發放的評審中,通過審查農民的個人信用檔案,或者可資抵押的資產以評估信用風險。在“硬信息(hard information,指能夠數量化、容易儲存和以非人員方式進行傳輸,而且其內容獨立于信息收集過程的信息,如財務報表信息、可抵押資產的數量與質量信息、信用評分等級檔案等)”不充分問題相當嚴重的農村地區,農戶沒有資信檔案可向金融機構提供相應的信息,金融機構收集信息的成本較高和對信息進行甄別也相當困難,從而也就增加了對信貸風險評估的難度,限制了信貸的發放。

  第二,農戶即便能夠接近金融資源,但真要獲得一定的金融服務如貸款,也要滿足農村金融機構的一些附加條件,這些附加條件農戶也往往難于達到。事實上,這樣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將廣大農戶排斥在金融服務之外。相關調查顯示,在目前農戶的融資過程中,90%以上的農戶連融資歷史記錄、可考察的歷史資料都沒有,更不用說資信檔案;目前農戶的融資需求中,教育、醫療、抵御突發事件等融資需求分別占28%、24%和18%,而購買生產資料和擴大經營規模或經商等融資需求僅分別占23%和7%。可見,農戶貸款大多是為了滿足生存需求,極少談得上是為了滿足經濟發展。由于這些貸款很少具有生產性,所以,在農村金融機構看來,貸款成功回收的可能性也就值得擔憂。

  第三,在市場營銷方面,農村金融機構的經營取向也把農村地區的金融需求排除在金融產品營銷目標市場之外。除了很少的農村金融機構從事或者代理債券及保險類金融產品業務之外,在貸款業務方面,涉農金融機構的市場定位和營銷取向也在逐漸偏離農村。在金融產品的營銷方面,我國的農村金融機構也沒有考慮到農戶的金融需求,不僅貸款品種及其期限(如農村信用社的貸款期限大部分為10~12個月)也不能夠適應農業生產特點和生產周期(一年或一年以上);而且為了降低單位交易成本、管理和人工費用,農村信用社也是盡量使小額

零售業務轉變成適合城市居民需求的批量批發式的大額業務(事實上,農戶的貸款需求一般額度較小且非常分散,最小的僅為一兩百元,最大的也僅有萬元、幾萬元。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縣及縣以下農村地區的人均貸款額大多數在5500元左右)。這樣,三大農村正規金融機構在市場營銷和目標定位方面就將廣大農村地區需要金融服務的農民排斥在外。

  第四,在價格方面,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戶的金融需求也具有較強的價格排斥性(price exclusion)。以主導農村金融供給的農村信用社為例,信用社出于自身財務上可持續發展和盈利的考慮,在經營中也有日趨脫離“三農”的商業化傾向。如,在中央銀行宣布放寬對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上限后,不少地區農村信用社往往將貸款利率一浮到頂,大部分地區農村信用社執行上浮利率的貸款比重也在90%以上。顯然,如果農戶希望獲得急需的貸款也只有支付自己不愿甚至是無能力承受的資金價格。可見,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的主要供給者——農村信用社,在貸款價格方面已經對大多數農戶的金融需求產生了金融排斥性,降低了農戶對資金的可獲得性。

  第五,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的經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對我國農村地區產生了需求型金融抑制,使得農村居民對金融需求產生了自我排斥性(self-exclusion)。眾所周知,我國農村社會組織化程度落后于整個社會的發展進程,農戶高度分散而且相對封閉,信息化水平也較低,農戶自然希望辦理貸款時手續能夠簡便、靈活,但正規金融機構在發放貸款時,相關手續卻非常煩瑣,某些條款甚至超出了大多數農戶的認識和理解能力。最近對全國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農村金融現狀的調查結果也證實,大量農戶由于對正規貸款的獲得不抱樂觀預期和缺乏信心,而沒有嘗試過從正規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究其原因,其中,有17%的農戶覺得自己在金融機構沒有“關系”,11.1%的農戶不懂正規貸款的申請程序,5.9%的農戶覺得自己不能夠滿足信用社的抵押和擔保要求。于是,在這樣的預期之下,農戶在選擇借貸方式時,便主動放棄了從正規金融機構進行貸款申請。從而也就主動把自己排除在從正規金融機構獲得金融服務的范圍之外。

  四、簡要的結論

  本文在隱含地假定農村有巨大金融需求的背景下,對我國農村金融市場金融資源尤其是信貸資源的供求現狀進行了考察,通過引入金融排斥性這一概念,剖析了我國農村金融服務供求失衡的內在原因。可以認為,由于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現有經營模式對農村金融需求具有的金融排斥性,所以使得我國農村金融服務的供給與農村金融服務的需求很難達成一致,從而導致農村金融市場供求失衡成為一種常態。因此,在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村金融需求產生金融排斥性的情況下,要消解農戶與農村金融機構形成借貸關系的重要障礙,就需要改革我國農村金融機構的經營模式,或者在經濟落后、自然關系仍占很大比重的農村地區引入具有金融包容性(financial inclusion)的金融中介,如繼續擴大鄉鎮銀行的試點范圍,成立社區性金融組織或將現有農村信用社改造成社區銀行,等等。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營銷百家談>> ·城市發現之旅有獎活動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