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銀行業海外擴張迎來戰略機遇期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 01:41 第一財經日報
傅勇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工商銀行與南非標準銀行25日聯合宣布,雙方已就股權交易和戰略合作事宜達成協議。根據協議,工行將支付約54.6億美元的對價,收購南非標準銀行20%股權,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 這無疑將是中國商業銀行逐鹿世界舞臺的一個里程碑。與工行此前投資控股的印尼哈林姆銀行和澳門誠興銀行不同,南非標準銀行本身是一個國際化色彩濃厚的大型銀行。目前,南非標準銀行在非洲的18個國家以及非洲之外的19個國家開展業務,以新興市場為發展重點。在《銀行家》雜志的排名中,南非標準銀行的資產和盈利均列非洲銀行首位,在全球1000家上榜銀行中排名第106位。 成為全球金融業的焦點,工行已不是第一次了。2006年10月,當中國工商銀行成功上市一舉改寫IPO籌資紀錄時,英國《經濟學家》在一篇文章中稱,工行就像是整個中國經濟的表征:龐大、混雜,但卻在高速增長。此番評價雖接近部分事實,但其中不乏成見。 工行上市時,雖然財務狀況并不光鮮,但市場真金白銀的投資熱捧最終還是“背叛”了這些成見。人們相信中國的大型銀行會同中國經濟的未來一樣前途看好。 果不其然,僅僅一年后,工行已成為現今世界上最大的銀行類企業。 規模上去后,中國銀行業的下一步是什么?國際化不可避免地成為提升全球競爭力的不二法門。在很大程度上,能否成功完成國際化經營的驚險一躍,決定著中國銀行業的未來。誠然,中國本土市場是吸引全球銀行業的磁石,或許有人認為沒有必要舍近求遠;但如果中國銀行業囿于既有利益,缺乏國際視角,將很難成為有國際競爭力的業界龍頭。美國次貸危機給中國金融界的一個啟示是,在全球分散某個市場的風險正變得日益重要。 的確,中國銀行業正面臨一個難得的國際化機遇期。首先,從內部來看,奢侈的中國溢價為銀行業全球擴張提供了龐大的低成本資金。近期,工行市值已高達3300億美元。工行股價高漲與中國股市對銀行業的集體溢價密不可分。另一明證是,招商銀行憑借不足德意志銀行1/10的資產,卻完成了總市值上的超越。 按照托賓Q理論,如果股價可能存在高估,那表明市場原意以較低的成本為企業融資,這正是資產擴張的有利時機。 其次,從監管環境上看,面對高漲的公司利潤盈余和銀行系統的流動性過剩,目前金融監管部門正積極鼓勵國內銀行走出去。近年來,中國銀行業內部持續高企的存貸差令世界同行驚詫不已,不過,這些流動性已成為整個國民經濟不穩定的重要誘因。今年以來,央行通過八次提升存款準備金率、不斷地發行定向甚至懲罰性央票,回收流動性。然而,信貸擴張壓力仍居高不下。此時,銀行大興跨國并購,能起到與中國投資公司投資海外同樣的作用,無疑契合基本大勢。 最后,從國際大背景看,在全球流動性受次級債危機拖累之際,中國銀行業進軍海外也恰逢其時。就流動性狀況而言,國內和國際市場可謂是冰火兩重天。此時,正是中國疏導并發揮流動性充沛優勢彌補國際真空的最佳時機。應該看到,當前美元走弱,全球市場物價相對中國較低,如此態勢,有助于銀行業國內外資產的置換。(作者供職于央行上海總部金融市場研究處,文章代表個人觀點)
訂閱電話: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廣州) 各地郵局訂閱電話:11185 郵發代號:3-21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