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新認識全球化下的改革開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0日 17:46 經濟觀察報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政治報告中說,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在報告中,他明確指出:“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全面提高開放水平! 這表明,今后一個時期,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然離不開改革開放。這一論斷不僅為中國過去30年的發展所驗證,也將為中國未來的成功奠定基礎。 正是由于堅持了改革開放,過去3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四,今年年底將超過德國躍居世界第三;過去5年間,中國履行了加入WTO的所有承諾,向外資開放市場,不僅沒有導致國內產業的蕭條,中國反而成為世界工廠;在過去不到3年的時間里,四大國有銀行中的三家成功改制上市,變成全球前列的國際公眾持股公司。 回顧中國走過的道路,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我們更好地實踐改革開放政策。 以改革而論,應立足于政府管理體制改革,重新思考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確立符合市場規律的政府干預經濟的方式。 長期以來,產業政策、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是中國宏觀調控工具的三大組成部分。產業政策屬于中觀政策,將其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之一,與計劃經濟的傳統思維和政府對經濟活動的直接干預密不可分。隨著經濟主體的進一步多樣化和市場經濟體系的健全,應該讓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成為宏觀調控的最主要工具。 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我們認為,要實現這一點,關鍵是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的產權改革,讓國有企業真正成為市場主體。應該避免通過政府指令管理國有企業并實現自身的意志。過去幾年,“中字頭”國企通過并購的方式逐步加強行業和產業控制,國有經濟控制力在不斷增強,在這個過程中,一些行業中也出現了國企壟斷地位加強,行業競爭受到抑制的現象,這很可能導致低效益以及國民福利的損失。 就開放而言,在中國日益融入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對于開放的內涵要重新認識。 在中國的GDP(國內生產總值)中,來自跨國公司和外籍人士的貢獻已經占有相當比重,中國的對外貿易已經成為全球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仍舊把經濟政策視為僅僅影響本國國民利益的政策,把制定經濟政策僅僅視為中國自身的事情,已經不能適應中國經濟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現實需求。比如說,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問題受到全球關注,是因為作為一個經濟大國,中國的匯率政策不但影響本國的出口和就業,還影響著國際金融市場的健康運行和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 隨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中國在國際經濟中的權重日益提高,經濟政策必將越來越產生全球性的影響。在這個時候,中國需要認識到,開放已經不再局限于對外貿易政策的變化、利用外資政策的變化,中國在制定經濟政策時,要考慮本國因素,也要考慮相關政策的全球影響。只有從這些角度重新認識開放,才能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