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反通脹戰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30日 07:26 經濟觀察報
1978-1983 原因和進程:1978年,基本建設規模爆發性增長,隨著巨大的投資沖動,財政預算赤字在迅速增加。1979年赤字猛增到206億元,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5.2%,形成了很大的貨幣擴張壓力。現金供應的年增長率由1978年的9.7%急劇上升到1979年的24.4%和1980年的25.5%。在這樣的宏觀經濟條件下,雖然當時大部分商品價格仍處在行政管制下,零售物價指數由1978年的 0.7%上升到 1979年的2.0%,進而上升到1980年的6.0%。 政策應對:這次對通貨膨脹的調整,是在堅持計劃經濟為主的總背景下進行的。在1978年到1981年的三年中,國家采取了以下一些緊縮措施:壓縮固定資產投資和基建項目;壓縮國防經費和行政管理費用;加強銀行的信貸管理,凍結企業貸款,并向國有企業強行推銷國庫券48億元。 結果及影響:1981年通貨膨脹率開始下降,并于1983年初達到谷底。始于1978年的經濟制度變遷對通脹理論的發展起著不可小視的推動作用。 1986-1988 原因和進程:1986年初,經濟增長出現下滑跡象,政府開始放松對銀行貸款的控制。1987年第四季度,通貨膨脹再次抬頭。到1988年中期,M1和M2的年增長速度分別達到33%和29%。1988年6月,通貨膨脹的預期迅速形成,物價飛速上漲,下半年對去年同期的全國零售物價指數攀升到26%,城市普遍出現商品搶購風潮。 政策應對:1988年9月,國家開始實行“強行著陸”的宏觀調控政策。為了控制爆發性的通脹,1988年第三季度開始急劇壓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停止審批計劃外建設項目,清理整頓公司;強化物價管理,對重要生產資料實行最高限價;嚴格控制貸款規模,一度停止對鄉鎮企業貸款;提高專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并于1988年9月和1989年2月兩次提高了利率。 結果及影響:1989年第三季度,貨幣供應量指標下降至谷底,M1和M2的年增長率下降為-1%和13%,物價同時迅速回落,1990年第三季度零售物價指數同比增長率至0.6%。但與此同時,經濟也陷入衰退,市場出現疲軟,企業開工不足,財政狀況惡化,就業壓力增大,出現前所未有的過冷局面。 1992-1994 原因和進程:在1992年國民經濟新一輪高漲和“大干快上”中,地方、部門和企業都表現了很高的積極性,但中央并沒有采取積極措施來推進財政、金融、國有企業等關鍵部門的改革。同時,由于采取了擴張性貨幣政策來刺激增長,很快掀起了開發區熱、房地產熱、債券熱、股票熱和期貨熱等,經濟迅速達到過熱狀態。1992年M1和M2的增長率分別高達35.7%和31.3%。 這次通貨膨脹是從糧價上漲開始的。1992年,糧價同比上漲24.3%,漲幅比1991年上升15.7個百分點,1993到1995年分別上漲 27.7%、48.7%和34.4%。1992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6.4%,1993年上漲14.7%,1994年上漲24.1%,1995年上漲17.1%。 從體制基礎上看,這次通貨膨脹的背景是1991-1993年大范圍放開工業生產資料、工業消費品和服務價格,1992年4月起分期分地區放開糧食的購銷價格等,市場化進程加速使得絕大部分商品價格放開由市場調節,“雙軌制”基本上退出歷史舞臺。由于利益剛性的存在,這種調整必然帶動價格總水平的上升。 從需求方面看,需求膨脹特別是投資膨脹是該次通貨膨脹的主要誘因。1991到1993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年攀高,從23.9%上升到44.4%,進而升至61.8%,增幅創改革開放以來之最。從供給方面看,通貨膨脹的峰值出現在1994年,當年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1.7%,除食品外的工業消費品漲幅也顯著上升。 政策應對:1993年6月,中國宣布穩定經濟的包括金融、財政和投資的“十六點計劃”,阻滯了過熱的經濟勢頭。1993年中期出臺的穩定經濟的政策可分為三類,一類為行政措施,包括限期收回違章拆借的貸款,加強銀行貸款額度控制,重新審定投資項目等;二是經濟措施,包括提高銀行存貸款利率,恢復保值儲蓄,發售國債等;三是進行改革,以便消除通脹的微觀基礎和建立適合于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體系,包括國有企業改革、財政體制改革和銀行體系改革等。這次調整和歷次主要靠加強計劃管理很不相同的是,通過深化改革來消除此輪過熱的制度根源,但由于當時宏觀經濟形勢十分嚴峻,為了及時穩住形勢更多倚重的是行政類措施。 結果及影響:1996年和1997年的CPI分別為8.3%和2.6%。 (本報記者 單繼林整理)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