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誰在威脅中國制造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1日 17:20 《中國企業家》雜志
真正威脅中國制造安全的是被國際采購商操控、像提線木偶一樣的命運,利達和中策這兩個同處“安全危機”之下,卻上演完全不同悲喜劇的個案,或能幫助中國制造反思并重新選擇 文/本刊記者 劉濤 張樹鴻自殺了,在美國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宣布召回鉛含量超標玩具的九天后。短短的九天對51歲的張樹鴻來說是一重重希望與一重重絕望交錯糾纏、最終走投無路的九天。在這九天里,國際輿論關于對“中國制造安全”問題的指責一度達到巔峰,美國媒體甚至表示:中國人先是搶走了我們的工作,后來試圖毒死我們的寵物,現在又想毒死我們的孩子……一度積極的、渴望自救的張樹鴻最終感覺到絕望。 在過去的6個月里,全世界的媒體都將他們的焦點對準了中國制造的安全問題。半年間在美國相繼發生的針對中國寵物食品、牙膏、輪胎、玩具的一系列召回事件,以及國際輿論對這一問題持續的、大肆的渲染將中國制造逼到了危險的關口。 2007年9月,《中國企業家》派出記者先后前往廣州、佛山、杭州、青島,走訪了被置于“問題產品”漩渦中心的玩具、輪胎、谷朊粉的制造企業及有關專家、協會組織和政府部門,我們試圖找到威脅中國制造安全的真正原因。 盡管張樹鴻的死未能挽救其苦心經營的利達公司,但張樹鴻的死幫助更多試圖尋找理性秩序的人們,幫助我們揭開了真相,這是一個全世界所熟悉的卻又多少出乎意料的真相:真正威脅中國制造安全的是其被國際采購商操控、像提線木偶一樣的命運。 中國制造憑借物美價廉在過去十幾年間逐漸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可,但是在收獲微薄利潤并消耗大量資源的背后,中國制造所獲得的來自全球買家(包括消費者)的認可卻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吝嗇。作為全球產業鏈上的一環,一個產品從確立標準、設計產品、確定供應地到進入生產、進入批發、零售環節——在這個漫長的旅行中,中國制造基本上只承擔了一個簡單的“加工工廠”的角色(尤其是在過去6個月間發現問題的多數中國造)。 這個單一的角色意味著什么呢?你要滿足復雜的、不斷變化的、各國的產品標準,在這個過程中,為了使自己具有不可替代性,國際采購商可能并不樂意于向你透露你生產的產品將銷往的國家;你要完全按照產品的設計模板照單加工,即使設計本身可能存在各種缺陷;在議價方面你可能永遠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因為總可以找到能夠替代你的更便宜的加工工廠,所以你的產品變成有品牌的商品后將價值幾何,將為采購商創造怎樣的利潤與你無關;最后這些產品通過哪些渠道、銷往哪里,你無權知道或者無從知道…… 這個弱勢角色致使今天中國政府給予中國制造的一些優惠政策,最終變成了對國際采購商的補貼;工廠員工應該享受的一些福利最后進入了采購商的口袋;中國制造試圖提升品質、改善質量的利潤空間被精明的采購商壓榨而去……反過來,當產品在銷地國家出現由于不符合當地標準、設計失誤、質量缺陷等問題,以及由此造成的各種事故時,消費者、采購商包括輿論則會一齊將矛頭指向中國制造。張樹鴻死了,但是否還會有下一個張樹鴻? 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對此曾有深刻的總結,在產業鏈全球化過程中,最關鍵的是“是你組織別人的資源達到自身發展的目的,還是你扮演一個被別人組織去達到別人目標的角色”。今天真正威脅中國制造生存的是我們普遍的只能扮演一個被組織者,還不能升級成為一個組織者。 我們發現,與走向死亡的利達截然不同的是杭州中策輪胎正努力將自己變成一個全球產業鏈的組織者:在過去十年間走過了代工過程的中策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他創建了自己的品牌,他在美國、德國、加拿大、中東等地區選擇自己的經銷商,并且主動淘汰他認為并不合格的經銷商,他設計自己的產品,并保障產品擁有嚴格的符合各國要求的更強的標準,他成為產業鏈條上強勢的利潤分配者之一……作為一個初具規模的全球產業鏈的組織者,他在“中國制造危機”中非但安然無虞,而且獲得了逆勢增長。 對于十數年來在“中國工廠”道路上苦苦追尋的中國制造來講,這兩個同處“安全危機”之下卻上演完全不同的悲喜劇的個案,或者能幫助中國制造反思并重新選擇。 利達 一個提線木偶的死亡 張樹鴻決定以極端的方式跳出一場漩渦的中心。2007年8月11日下午,這位佛山市利達玩具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長給廠里2500多名員工結清了工資,并給每人額外多發了100元錢。員工們都很高興,他們覺得這100元也許意味著老板有信心、有辦法帶領大家走出近日來利達所遭遇的“信任危機”。但張樹鴻沒有對員工期許的眼神回以鼓勵的言語,他開著一輛農用車到今年他新蓋的三棟廠房看了看,之后在這個十幾年來他精心打造的玩具帝國的一間倉庫內,張樹鴻選擇了上吊自殺。 張樹鴻今年51歲,香港人。1993年他參與投資創辦佛山利達公司。由于其他股東或身體不好,或年齡已大都不參與佛山利達的具體事務,把經營全權委托于張。十幾年間,在張樹鴻的勤力經營下,利達從當年的無名小廠變成了佛山第二大玩具企業,并與美國最大的玩具商之一美泰建立了15年的合作關系,在出事前利達還被美泰稱為“最可信任的供貨商之一”。但今年8月,正當張樹鴻大建廠房,四處招募工人,準備迎接出口旺季的到來時,一場“禍事”從天而降。 眉毛之劫 2007年8月2日,美泰公司宣布召回96.7萬件鉛含量超標的兒童玩具,這批產品正出自佛山利達。起初,美泰以“正在調查中”為由,拒絕透露生產廠家的名稱。但美國媒體迅速把這一事件與之前來自中國的“有毒的寵物食品”、含有二甘醇的牙膏和“致命輪胎”聯系到了一起,并稱:中國人先是搶走了我們的工作,后來試圖毒死我們的寵物,現在又想毒死我們的孩子……等。 據一位與張樹鴻相識多年的廣東玩具企業向《中國企業家》透露,盡管輿論壓力日益加大,但在8月2日美泰仍然堅持將新的訂單交給利達生產,它對利達產品的信任由此可見。為此,張樹鴻迅速換掉了此前帶來問題的油漆供應商,并啟用了經過美泰認可的油漆供應商。張樹鴻急于出貨,以彌補召回可能帶來的高達3000萬美元的損失,并于8月3日、6日兩天先后向佛山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交報告:“懇請貴局予以監督及跟蹤檢查,盡快恢復生產和出口業務為盼。” 但據當地媒體報道,地方檢疫局的回應是,除非美泰方面能出具證明,承認自己對此事有疏忽并承擔部分責任,否則利達產品不能出貨。“我們把此要求轉述給美泰,沒料到美泰不但不提供幫助,反而把公司的名字對外公布。”一位利達高層在事后這樣向媒體表述。 8月9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出通告,要求利達停業整頓,暫停產品出口,情節嚴重的違法犯罪當事人將移交司法部門嚴厲查處。這對急于扭轉困局的張樹鴻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其時利達廠房里還擺放著新生產的價值大約1600萬港幣的合格產品,但這紙禁令使張樹鴻喪失了從困境中自救的信心。至今,廣東地區不乏有玩具廠商認為,是政府的一紙禁令讓張樹鴻感到絕望,以至自殺。 2007年9月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廣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玩具實驗室副主任陳陽對此回應說,“一個企業的產品出現問題,國家在沒有徹底了解情況之前,必然要暫停它的出口,不論是食品、輪胎都是如此,這是從大局出發。” 9月4日,當本刊記者來到位于佛山南海區的利達廠區時,這里已經是一片凋零。此前招募新工的牌子還冷冷清清地豎在三層辦公樓的下面,廠區內停著幾輛小型貨車,零零散散地擺放著一些還沒有被清理走的貨物。門衛對記者似乎已經十分熟悉,對于各種提問均以沉默作答。事實上,不僅是記者,郵遞員、洽談業務者都不被允許進入廠區。 一個在工廠門外的雜貨店打麻將的利達工人對記者說:“公司算是倒了。廠里的貨都準備拉回香港去。現在這里到底是誰負責也不知道。廠里現在只剩下幾十個人,其中有很多都是在利達干了十幾年的元老,他們在做一些收尾工作,也在等待公司的安排。”“以前公司一天能出幾十個柜的貨,現在看不到希望了。”另一個工人說。張樹鴻的朋友告訴記者,張一直未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玩具廠上。在員工中威信很高,召回事件剛發生的那幾天,工人們自發組織起來護廠,怕有人趁火打劫。張樹鴻出殯那天,很多工人聚集到一起都要求見張樹鴻最后一面。 本刊記者從廣東質檢局處了解到,美泰召回玩具的根本原因在于,利達生產的玩具娃娃的眉毛處鉛含量超標,而另一家同樣因鉛超標而被暫停出口的企業——東莞漢勝木業制品廠,超標鉛存在于玩具火車的“STOP站牌”上。這位匿名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的質檢局人員對此亦唏噓不已。對這兩個細微位置含鉛量的疏忽使利達和漢勝這兩家玩具制造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問題油漆的背后 與張樹鴻相識多年的廣東玩具制造商張介寧(化名)對《中國企業家》說:“極端點講,利達和‘中國制造危機論’根本扯不上關系。理論上任何一家制造企業都不可能保證它的產品100%不出問題。何況,當加工工廠完全按照國外采購商的要求走完了一個流程之后,忽然出了問題,難道就應該把責任全部歸咎于加工工廠嗎?”張介寧的質疑是廣東大部分玩具商共同的心聲。在廣東省玩具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卓明看來,產業界更應該透過近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看到中國玩具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生存狀態及背后隱藏的危機。 使用了不合格的油漆原料是利達與漢勝產出問題玩具的主要原因。對于漆料的來源,漢勝的負責人曾含糊地對媒體表示,油漆是漢勝負責采購的,通常每年都會要求油漆供應商出具一份第三方檢測報告,但也只是抽檢,因為費用太高。而經《中國企業家》記者求證,佛山利達的“問題油漆”來自一家叫東興新能源的公司。東興于今年4月初在網上向東莞一家色粉(油漆的學名)廠購買了500斤色粉,但并不知道這家企業提供的無鉛證書及認證證書都是假的。 據本刊走訪調查,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整個玩具行業對安全問題高度重視,幾乎每進一批油漆都會拿到當地質檢部門進行檢查。同時,每上一款新產品都要在大批量生產前對設計、工藝、原材料進行全項目的檢測。但近年來,很少有企業做這樣的檢測了。此外,廣東質檢局發現,不論是美泰還是宣布召回漢勝產玩具火車的美國玩具商RC2都把對玩具廠質量保證體系的檢測次數減少到每兩年一次,而在這兩年期間,玩具廠的原材料來源、生產體系都可能出現變化。可見,檢測流程已經出現了漏洞。 李卓明認為,玩具生產廠在用料和檢測上的不夠嚴格與受到外國采購商的利潤壓榨直接相關。有數據顯示,一款玩具上每一種顏色的檢測費用在450元左右,顏色越多,費用越高,而這一成本通常要中國工廠獨自承擔。但“近些年,銅料、紡織材料、石油化工價格不斷上漲,加上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提高等,玩具成本大幅提升,但國外的采購商不但沒有提高采購價格,反而在不斷壓價。中國玩具廠的利潤空間甚至不到5%。這迫使一些生產商不得不在原材料上尋找利潤空間,最終造成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在這一點上國外采購商負有更大的責任。”李卓明說道。 除了壓價,一些外國采購商還向中國玩具廠索取回扣。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品牌商在下單的時候明確表示,你的利潤我很清楚。如果你不同意把利潤的2—3個點返還給我,我的單就轉給別人。由于競爭無序,利潤再低的訂單也有企業接。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前幾年美國一家大玩具公司的總裁到年底時向廣東地區的玩具廠提出,由于出現經營性困難,需要每家企業從利潤中向其返還10個點,如不同意,今后將很難從這家公司拿到訂單。一些規模較大的工廠當即拒絕說:“如果你下單時說是這樣的價錢,我們就不會用現在的材料給你生產。”之后,這家公司對不聽話的工廠做出了制裁,把訂單給了一些小企業,后來發現小企業不但不能按時出貨,而且無法保證品質,這家采購商不得不再把訂單交回原企業生產。 “在全球化的產業鏈中,各個環節既是利益的共同體,也是責任的共擔體。責任與利潤應該是成正比的。國外采購商獲得的利潤越大,責任越大。”北京安邦咨詢公司副總裁賀軍說,“但由于中國企業在產業鏈上的弱勢地位,使得別人一股腦、一刀切地把問題推向中國制造,而我們卻無力,也不敢還擊,只能自我消化。除了升級,中國制造企業別無出路。” 事實上,在美泰今年3次召回的玩具中,鉛含量超標的玩具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源自采購商的設計缺陷此前一直被美國媒體忽略了。 根據國家質檢局發布的消息,今年8月以來,美泰召回的2020萬件中國產玩具中,有85%都與其設計要求存在缺陷有直接關系,鉛含量不符合美國要求的產品僅占15%。對此,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教授巴布吉和西安大略大學教授比米什聯合做出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不應把中國制造的玩具被召回的責任完全歸咎于中國生產商,因為近80%被召回的玩具是由于玩具公司的設計錯誤而導致的。報告說,1988年以來,在美國550次玩具召回中,76.4%以上都是因為玩具公司的設計錯誤,相反,只有10%是由于生產商的生產質量問題而導致的。但美國媒體卻置這一點于不顧,只是集中報道玩具油漆鉛含量超標的問題。 此外,令人奇怪的是這些問題產品是如何經過海關及有關檢測部門,流入美國市場的呢? 對于中國出入境檢疫局的責任,商務部研究院中貿研究部梅新育認為:該局的主要責任是對進口到中國的產品實施嚴格檢查,保證中國國民、中國納稅人使用安全產品,對于出口產品的檢查是義務性的,這是國際慣例。而且很多數據表明,中國政府在出口商品檢驗的投入力度遠遠高于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 那么,美國相關部門對進口產品的檢測力度又如何呢?一位義烏的玩具生產商對本刊表示,進口玩具在美國海關通常不需要開柜檢查,只偶爾會進行抽檢。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簡稱FDA)的一位退休官員稱威廉·哈伯德(William Hubbard)表示,FDA對進口食品進行檢測只是特例,并非必須。他在2006年7月在國會參議院作證時說,美國每年從海外進口的食品接近1,000萬批,而FDA實際檢測的只有幾千批,這意味著絕大多數海外食品都是未經FDA檢測就直接進入了美國。哈伯德說,他可以提供許多表明FDA的監管架構面臨資源不足、人手不足等問題的統計數據,這說明FDA無法履行其許多確保美國食品安全的職責。 盡管在產業鏈上存在的諸多漏洞使問題玩具最終進入消費者手中,但在這個鏈條上只有利達迅速地倒下了。與利達同陷困境的漢勝也依然沒有結束暫停出口的局面。對于自己的未來,漢勝的總經理秘書向本刊表示:“現在沒有人能幫我們,我們只能繼續整改、等待。” 中策的自我救贖 莫名的召回 “不要說是你們,就是我們自己都覺得驚訝,有疑問。我們是偶然在網上得知消息的,而且就算產品真的有問題需要召回,這在美國也是很正常的公司行為,怎么會引來如此大規模的炒作?”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國榮對《中國企業家》說。今年6月26日,中策公司法律事務部經理許友名偶然在互聯網上看到一則消息,說美國輪胎進口商Foreign Tire Sales Inc.(簡稱FTS)已經向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遞交的報告稱,由于中策生產的一個鋼絲帶束子午線輪胎胎面從胎體脫離,導致賓夕法尼亞州發生了一起翻車事故,造成兩人死亡,兩人受傷。FTS提出,計劃召回45萬支中策生產的輪胎。 在后來的兩天里,中策內部成立了以董事長沈金榮為首的危機處理小組,并于第三天確定了中美兩家律師事務所的名單,但這一系列行動相比于事態的擴展和升溫還顯太慢。幾乎是與6月11日FTS向NHTSA提交報告同時,報告的內容已經從某一渠道流向美國媒體。6月25日,《華爾街日報》記者采訪了FTS相關人員后發表了題為《中國輪胎在美國釀成致命車禍被起訴》的報道。 在隨后的三天內,美國大概有上百家媒體對這一事件做了報道。據本刊調查,在這一時期,全世界最具盛名的兩家輪胎制造商法國米其林和美國一家企業也宣布實施召回,且數量多達十幾萬支,但美國媒體顯然完全忽略了這兩家企業,他們的焦點是來自中國的中策。這期間中策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我們聽說有一個美國媒體把一面五星紅旗和一個輪胎放在一起,說中國人在用另外一種方法殺死美國人。這可怕的語言讓我們做企業的感到害怕,而那個時候我們還根本沒有渠道對出事的車輛進行調查,無法了解事故的真相,很難為自己做出辯護。” 此時的中策并沒有意識到,輪胎事件早已被納入到了一股巨大的輿論洪流之中,對中國產品安全性的質疑、指責已經是大規模、集中性的爆發。 升級自救 這時中策面臨兩種命運:或是和大部分陷入漩渦的中國制造企業一樣,聽憑輿論的沖擊,等待政府的裁決;或是沖出一條道路,讓陽光照進自己頭上的天空。中策做到了后者,而事實上,此次危機的爆發正是由于中策渴望實現自我的升級,而遭到原有美國采購商的惡意攻擊。 中策成立于1958年,現為國有控股企業。2007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55.87億元,其中海外銷售額為2.19億美元,同比增長47.15%。其與FTS的合作始于1990年,“當時我們只有幾千萬美元的收入,FTS是我們在美國的第一個經銷商,他在銷售我們西湖牌輪胎的同時,我們也為他生產少量的私人品牌輪胎。可以說FTS對中策早期開拓美國市場是有一定作用的。”葛國榮說道。 但是近十多年來,中策的生產規模不斷壯大,而FTS的銷售規模并沒有跟上中策的發展,后者甚至不具備一間獨立存貨的庫房。為了在美國市場打出自己的品牌,并獲得更多的主動權,中策在2006年先后與另外三家經銷商簽訂協議,授權他們專門代理中策的自有品牌:朝陽、好運、雅度牌輪胎。中策同時宣布,停止為FTS代工。“FTS不甘心其被拋棄的命運,而另一件讓他感到不舒服的事情是,與中策簽約的一家經銷商曾經是FTS的一位副總。”一位中策內部的知情人士對本刊說道。 2007年5月4日,賓州車禍死者的遺產管理人和一位傷者把貨車制造企業通用汽車公司、汽車修理商、FTS、中策等九名被告告上法庭。如前文所述,FTS在未曾知會中策的情況下,向NHTSA提交了一份題為“缺次及違約行為報告”,并表示,FTS沒有足夠的經濟資源,要求NHTSA敦促中策對“問題輪胎”進行召回。 然而,面對隨后而來的美國輿論界的大肆渲染及對問題的不斷升級,FTS始料不及。與此同時FTS接到了NHTSA的詢問,是否可以保證提供的信息完全屬實,并為此承擔法律責任。此時,在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在6月28日——得知事件的第一時間即派出調查組,從中策倉庫中隨機抽取了三條輪胎,沒有在中策公司做任何逗留,即拿到山東青島的一家檢測中心執行“飛檢”。檢測結果證明中策輪胎完全符合中美兩國的品質標準,不存在安全隱患。之后,國家質檢總局及中國多家媒體開始為中策正名。而在今年6月至8月間,這些涉案輪胎分別通過美國STL標準實驗室、歐洲最著名并最具權威的德國Tüv檢測中心檢測和加拿大交通部的檢測。 一件讓中策感到欣慰的事是,在整個事件最為灰暗的時候,來自海灣國家、德國、加拿大的客戶為中策提供了有力的聲援。“最初,他們看了相關的報道后覺得不放心,就把產品拿到專業實驗室檢測,結果證明符合標準。”葛國榮說,“我們加拿大的客戶把檢測報告提交給該國交通運輸部,并以該部的名義將報告公布。”一家位于海灣地區最大的輪胎經銷商表示,“我公司在沙特、埃及、利比亞和摩洛哥等國家自2002年起經銷中策橡膠的Westlake牌輪胎,采購金額已超過5000萬美元。杭州生產的輪胎是非常優秀的,我們對杭州輪胎充滿信心并正在擴大與杭州的生意和合作。在我們的區域里我們會繼續支持杭州中策西湖牌輪胎的。”此外,在德國、中東,中策的客戶都在通過當地媒體發表公開聲明:中策的輪胎非常優秀,我們已經購買了幾十萬條,沒有發現一條出現問題。 來自中策內部的資料顯示:7月3日,FTS向NHTSA提交了一份補充報告稱,雖然中策輪胎沒有膠邊條,但各種測試結果表明其產品不僅達到而且超過聯邦機動車輛安全標準;造成車禍的原因可能與輪胎不匹配有關,因為該車裝了三條中策輪胎、一條米其林輪胎,而且是三大一小。兩個多星期以后,FTS改變了它的態度,在其再次提交的“修改報告”中稱,美國警方的報告顯示很有可能是先出現車禍從而導致輪胎爆裂。中策表示,截至目前FTS已經召回的輪胎不足5000條。 盡管召回事件給美國市場帶來震動,但由于中策的海外市場相對均勻地分布于美國、歐洲、中東、中南美等地,因此召回事件發生期間來自海外市場的訂單不斷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在中策位于下沙的工廠,一位負責人告訴我們,很多客戶認為中策短期內可能會減少對美國的供貨,都希望在保證自己原有訂單的同時再多拿一些。就在本刊采訪期間,葛國榮的手機不停地響,多數都是整車廠或海外輪胎經銷商詢問能否加單的電話。 “對于召回事件,我們保留追訴FTS法律責任的權力。但這次中策之所以能全身而出,并仍然保持國際貿易的正常增長,根本原因不僅是我們品質過硬,更重要的是我們擁有過硬的品牌、自己的渠道,我們不高度依賴某一個市場、某一家經銷商。掌握主動權,就不會被謠言擊倒。”葛國榮說。 完成自我升級,走出做低成本加工貿易的囚徒困境,才是中國制造在全球產業鏈中為自己贏得更大空間的首選路徑。 (本刊記者齊飛參與了本次報道的采訪,對此文亦有貢獻) “不升級 毋寧死” —— 一個中國供應商的自白 “召回事件對企業是一個警示,不要盲目接單,一定要核算成本。如果采購商給的價格太低的話,你接了這個單你就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采訪/本刊記者 劉濤 整理/本刊記者 齊飛 代工企業的利潤是很低的,為什么呢,因為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原材料價格也在上漲,尤其是石油上漲了,就牽扯到塑料、銅材、紡織原材料等都在上漲,包括人民幣升值,這兩年玩具的成本上漲幅度驚人,但國外采購商不但沒有相應提高玩具采購價格,而且還在不斷壓價,這樣造成工廠的壓力非常大。 比如說一件產品,采購商在國際市場上賣10塊錢,給廠家加工生產的價格是4、5塊錢,這是雙方能夠合理生存的價位。但因為生產廠家之間競爭很厲害,國外采購商他會壓價壓到2、3塊。這樣一來形成一種現象:一個玩具產品漲價了,但只是采購商本身的利潤空間提高了,他甚至獲得暴利了,工廠卻面臨更重的壓力。 一個工廠幾百人、幾千人,你想把整個工廠常年維持起來,持續開工的話,我們就要考慮到工廠開工率的問題,有一些利潤比較低的“單”也得接,不接不行。幾千個員工在這兒,不開工,工人呆在這里,你同樣要支出各種費用,所以,我們在保本的情況下,利潤很低也會接這個單。面對采購商的壓力,我們的談判能力是很弱的,有些國外品牌商不但壓價,還索取回扣。 同行中有一個大廠子,就曾經堅決不給對方回扣,而且態度很強硬,工廠老板曾經向美國一家最大的玩具廠商表示,如果你們只支付這樣低的價格的話,我不可能用高品質的材料給你們生產,因為這樣我是要賠錢的。你如果在下單時明確這個價,我用的材料就不是這個材料,我現在用這么高品質的材料給你生產,到現在你要回扣,不可能。 后來該玩具采購商就制裁這間工廠,兩、三個月都不給他們訂單,不過因為這個工廠品質好、有口碑,所以他們一樣能扛得過去。該采購商后來把訂單轉給了其他小企業,結果很快就出了一些問題,質量跟不上,產品出不了貨,他們就更著急了,后來又回來給這家大廠加價做。 這幾年我們企業也有一些經驗教訓,我們內部交流經驗時,大家都說,“接單的過程中,過低的價位一定不要接。”這次召回事件對企業是一個警示,不要盲目接單,一定要核算成本,全面考慮自己的利益之后才可以接。如果采購商給的價格太低的話,你接了這個單你就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另外,在產品出口之前,一定要請國外的采購商對產品進行檢測驗收,如果驗收合格了,對方認可了,產品出去以后,在市場上出現問題,責任就不在我們生產廠商了,采購商自己要負責。 美國2007年5月份,標準重新調整了,這個標準比原來更高了。中國的玩具是在過去五年出口到美國的,比如有些是2003年、2004年出口的,如果現在按照新的標準抽檢的話,肯定是不符合新標準的,那么,這部分召回應該是采購商來承擔責任,不是生產商的責任。而且這部分相當大,大概有1800多萬件的玩具設計不當,這根源于采購商,而且多數是因為符合原來的標準,但不符合新標準。 玩具召回事件其實是美國人的炒作,一些外國媒體包括中國媒體把它渲染得有些過分了。尤其是張老板(利達創始人張樹鴻)自殺以后,媒體更加追著這個事不斷地炒,不斷地擴大。其實召回事件是很平常的事情,去年,中國出口有30萬批的產品,一共有29起召回,從數量上講,萬分之一都不到,但這樣以偏概全,指責中國產品存在安全問題是不是太過分了? 中國改革開放20幾年了,企業有一定的資金積累了,我們要提升我們的企業,跟外商合作的過程當中,要保證產品的品質,同時價位方面一定要保證利潤。如果不能保證一定利潤的話,我們等于在為采購商打工。 我經常教育我的手下,人們都說客戶是上帝,我說記住客戶不是上帝,客戶是人怎么能說是上帝呢,客戶你要給他最好的服務,但是你不要被他坑掉。 我們中間就有一些企業是非常好的榜樣,他們拒絕了像沃爾瑪這樣的壓價過低的采購商,開始做自有品牌,這樣利潤空間就會提升很多。最關鍵的是這樣我們就有了主動權,價格由我們來定,這與你做加工貿易,價格完全掌握在采購商手上不同。 如果我們把投入放在創品牌,放在知識創新上,我們的自有品牌產品就會逐步發展起來。問題是有些企業,尤其是做來料加工、代工的企業,根本不考慮市場,人家讓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習慣了對采購商的這種依賴性。 為什么這次國家對加工貿易政策做出了很大調整,就是要這些企業創新。不要用國家補貼給你的 這就是我們的“囚徒困境”,我們國家讓利,結果是大家在比誰的價格更低,就像廣交會是“比價大會”,我從來不參加廣交會。你出9毛,他出7毛,另外一個出6毛,為了搶到訂單,大家都在壓價,結果只是樂壞了采購商,國家虧損了,企業也沒有獲利。不如把這些稅放在國家口袋里,等到我們的行業真的出現競爭困境時,國家可以把它拿出來支持好企業,支持我們的企業進一步升級,和其他國家的對手競爭。 關鍵是國家在出臺新政策之前要給我們一個預期,這樣我們好提前給采購商加價啊,如果你加價就失去了訂單,加不了價你就該死掉了,你還活著干嗎?因為在這個產業鏈里面你已經沒有位置了,你應該退出了。 這就是我要說的,你一定要升級,沒有別的選擇。不升級,毋寧死。 (本文應采訪者要求匿名發表)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