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區域經濟一體化:APEC的常新話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 15:03 國際商報
與歷次APEC峰會相比,9月9日在悉尼落幕的第十五次APEC會議顯得格外地搶眼。這次會議不僅將其多年倡導的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理念推升到了一個新的層面,而且首次在解決全球氣候變暖以及節能、減排等重大問題上達成鮮明的共識。從而使國際社會朝著“共創可持續未來”的目標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市場便利化帶來喜人成績單APEC成員直接受益 成立了近17年的APEC始終將貿易、投資的便利化以及經濟技術合作作為其發展、壯大的支柱。特別是3年前在印度尼西亞茂物通過的《茂物宣言》正式提出了“在亞太地區實現自由、開放的貿易與投資”的目標后,APEC成員為實現大家庭的愿景不約而同地做著共同的努力。 資料表明,僅最近5年,APEC各成員之間的平均關稅水平降低了5%。而且按照既定的釜山路線圖,APEC成員都承諾在2010年之前將彼此平均關稅再減少5%,其中,發達成員應不遲于2010年,發展中成員應不遲于2020年實現上述目標。 不僅如此,亞太地區次區域和雙邊貿易安排也快速發展,亞太經合組織絕大多數成員如今都是一個或幾個雙邊貿易協定的簽署者,這些貿易協定的簽署,有力地推進了亞太地區的經濟開放和一體化進程。亞太經合組織已成為一個由諸多次區域和雙邊貿易協定交織在一起的集合體。 APEC成員無疑是貿易與投資便利化成果的直接分享者。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進出口貨物在亞太經合組織成員間平均運輸天數目前約為21天,而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之間僅為14天。正是借助于這種自由化的市場力量,自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立以來,該地區的經濟產值總量已經增加了兩倍,21個成員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了37萬億美元。在此期間,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的人均收入由5205美元升至14000美元,增長幅度將近170%,遠遠高于同期的世界平均增長水平。 強勁的經濟增長帶來了貧困人口的減少、醫療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公共基本服務的改善等。此外,APEC成員的消費者也從貿易壁壘的減少中直接受益,得以享受更為廉價的進口商品。更為重要的是,APEC的出現和亞太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加深了亞太地區人民如同一個大家庭般的歸屬感。 更加難得的是,APEC是亞太地區惟一將眾多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聯系在一起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因此,在推進全球以及地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統計資料表明,目前APEC成員的人口占整個世界的42%,GDP占整個世界的53%,貿易量占整個世界貿易量的48%。某種意義上而言,該地區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決定和左右著全球市場自由化的進程。 一個客觀的數字是,由于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的貿易便利化措施的安排,目前已經給世界經濟帶來的潛在收益可能高達3700億美元。 破解區域經濟一體化障礙《悉尼宣言》承諾為推進合作努力 本次APEC峰會的最大成果———《悉尼宣言》承諾,APEC成員在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道路上將作出更大的努力。 從近期看,推進亞太經合組織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首先必須促成多哈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由于在農業和非農產品市場準入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多哈回合談判去年7月被迫宣布中止。今年2月,多哈回合談判在日內瓦恢復。如果10月中旬的多哈回合談判依然不能取得實質性進展,APEC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會受到極大的阻撓和延緩。 從長遠分析,亞太經合組織區域經濟一體化必須解決以下幾個重大問題: 第一,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必須進行大范圍的行政和管理改革。這些措施包括改善市場準入、提高辦事效率、增強貿易信息透明度和減少對競爭和創新的障礙等。 第二,強化APEC經濟方面的功能。目前的APEC組織一定程度上偏離成立時強調的經濟合作宗旨,政治和安全內容日益增加。因此,APEC組織目前處于改革的重要階段,其未來的重要選擇之一就是要以APEC為橋梁,把太平洋東西兩岸聯結起來,使APEC在實現亞太地區一體化進程中真正發揮作用。 第三,實現APEC的“擴容”。目前,作為經濟后起之秀的亞洲經濟大國———印度以及南美經濟強國———哥倫比亞等都還徘徊在APEC之外,而且這些國家也提出了加入的申請。積極吸收這些國家作為成員,對于APEC而言不僅具有地理意義,而且也能增強區域經濟的輻射力和新元素。 第四,盡可能消除經濟落差。亞太是一個非常多樣化的世界,其中有最富有的經濟體美國,人均GDP是4萬多美元,同時還有東南亞的一些經濟后進的經濟體,人均才四五百美元。這樣大的一個差距,很難按照一個調子來行動,按照一個規則來行動。因此,除了市場化安排之外,在APEC成員內加強經濟援助至關重要。 盡管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在致力于投資與貿易便利化方面都作出了努力,但必須承認,亞太經合組織是一個集發達成員與發展中成員于一體的區域性組織,各成員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不同,在貿易和投資自由化進程中的利益訴求有很大差異,這使得各方在關稅減讓、投資保護等敏感問題上取得一致意見的難度加大。 不僅如此,亞太經合組織以“自愿的、單邊的”合作模式為主,輔之以集體行動來推動本地區的貿易、投資自由化進程。這種合作方式也帶來了一個缺點,即啟動合作容易,深化合作難。 從具體的市場狀態分析,據澳大利亞國際經濟研究中心向亞太經合組織提交的一份題為《減少境內投資障礙》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亞太地區的境內投資障礙主要來自政策與法律層面。一些成員的政策、法律、法規和程序規定過于繁瑣,或對財產權的規定不明晰,造成了不利于投資的環境。還有一些成員的司法體系不健全,也成為投資障礙。 境內投資障礙過多導致投資成本與風險增加,盡管亞太經合組織不少低收入成員的境內投資機會豐富,投資需求旺盛,但由于投資障礙過多,這些成員的本地儲蓄許多都被用于在投資成本與風險較低的高收入國家或地區投資。所以亞太地區目前仍然面臨著全球貿易不平衡、保護主義、食品安全等一系列挑戰。 首次把氣候變化列入峰會中心議題 作為第十五次APEC會議的最大亮點也是區域經濟合作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悉尼宣言》在亞太經合組織成員之間就全球氣候變化問題達成了一致性認識。而且悉尼會議是首次把氣候變化列入峰會的中心議題并能取得如此圓滿的成果實屬不易。 兩年前已經生效的《京都議定書》規定,從2008年~2012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但是,布什政府一方面并不主張通過政府的強制措施實現減排,另一方面還試圖將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也納入減排國的范圍之內。 的確,任何地區和國家都沒有權利永久逃避此類義務。因為,對于任何地區和國家而言,如果只顧自身利益,最終也逃不過全球變暖的懲罰。 資料表明,目前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的能源消費占世界總量的60%,排放的溫室氣體占世界總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在氣候變化問題上APEC成員擁有極大的影響力并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但是,APEC中的發展中國家目前仍有超過10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因此,溫室氣體的減排又必須充分考慮和保證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減貧努力得以繼續,而如果讓這些工業革命明顯遲于發達國家的發展中國家承擔與發達國家同步或同等份額的減排和限排義務,肯定有失公允。 基于以上客觀情況,《悉尼宣言》不僅在總體上提出了降低亞太地區能源強度和增加森林面積的具體戰略和目標,而且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提倡不同經濟體在應對氣候變化時可以有不同方式的安排。 特別是對于清潔能源的開發,《悉尼宣言》也主張在滿足能源需求不斷增長的同時,減少溫室效應以及大氣污染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因此,此次《悉尼宣言》被看成是國際社會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共識方面的重要里程碑。 《宣言》的一系列提議不僅可能作為亞太經合組織應對氣候變化的框架共識,并且最終會成為全球框架的有機組成部分,并為2012年后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安排打下了基礎。 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座談小組提出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在過去的100年中,全球平均地表氣溫升高0.74℃;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表的一項報告認為,如果各國在未來50年中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每年就將有高達3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