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制造大國向產權大國的轉變路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 09:06 中國經濟時報
-經濟隨筆 -王德祿 最新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現在已經是居德國、美國之后的第三大制造大國,并且有望在明年超越美國成為第二大制造大國。世界人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MADE IN CHINA”。這是可喜的,因為就我國情況來看,“中國制造”是向“中國創造”轉變的必經階段。 目前轉變的薄弱環節在于企業缺乏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能力等。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知識產權問題成為了中國制造轉變的最大障礙。中國企業缺乏技術積累,多是從模仿逐漸走向研發。產品大多采用國際制造標準生產,通常都涉及到使用這些標準中的專利技術。在我國加入WTO后,中國很多企業開始擠占歐美市場,涉及知識產權糾紛的案件明顯增多。例如2003年網絡設備巨頭思科Cisco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起訴,指控中國華為技術公司非法抄襲、盜用包括源代碼在內的思IOS軟件,抄襲思科擁有知識產權的文件和資料并侵犯思科其他多項專利;6C由東芝、松下等6家DVD核心生產企業組成的聯盟 、3C日本的先鋒、索尼和荷蘭的飛利浦公司組成的聯盟 、湯姆遜、杜比等聯盟企業先后起訴中國企業的DVD專利事件,涉及專利達數百項;2007年歐洲電子大展德國CeBIT展會上,德國當地海關以涉嫌參展產品侵犯了意大利Sisvel公司的專利為由,扣押了愛國者、紐曼等中國廠商的部分產品,并要求其撤出相關產品,涉及產品包括數碼相機、導航設備、手機、MP3、電子鐘、DVD播放器,DVB-T數字電視接收器 等。專利已經成為籠罩在中國企業頭上的陰影。 近年來,中國企業為此也做出了努力,但是中國的知識產權發展只是取得了數量上的成績。聯合國下屬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近日發表2007年版《專利報告》顯示,中國的專利申請數量從上年的第四位升至第三。而早在去年6月底,國家知識產權局就已宣布,中國專利申請總量突破300萬件,數量躍居世界第一。數量可喜卻存在結構問題,發明專利所占比例偏低,來自國內的專利申請多以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居多,發明專利數量僅占19.9%,而來自國外的專利申請中,發明專利占86.6%。這反映出我國還需要加大企業自主研發投入力度;同時,增長數量中有近一半的申請是由在華外企提出的,這更顯露出外國企業高度重視核心技術的保護,甚至借助專利法則形成技術壟斷,以保障其競爭優勢的戰略意圖。 新經濟條件下,知識產權成為企業尤其是高技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充分利用知識產權,可以有效遏制競爭對手,并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企業專利技術和專利產品的開發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內在動力和重要保障,同時構成企業營銷內容和打擊競爭對手的重要手段。企業通過知識產權經營的實施還可以促使企業中短期技術能力的提升,進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企業長期性目標。 知識產權是我國加速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戰略性轉變的重大保障,我國要想從制造大國發展成制造強國,就必須突破知識產權障礙,首先從“制造大國”轉變為“產權大國”。 如何跨越這個障礙,筆者對中國企業的知識產權經營提出如下策略建議: 第一,在企業核心管理層內設立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全面負責企業的知識產權工作,包括申請、登記、繳費、續展、專利檢索、知識產權評估、知識產權許可、轉讓談判、處理糾紛、契約談判、進行教育培訓、制定規章制度等。 知識產權管理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業務,需要具有專業素質的人員,包括以下四個層次:第一層次的人員不直接屬于知識產權管理部,主要包括公司的技術研發人員、工人和管理人員;第二層次是知識產權管理部的技術人員,負責對公司的全部知識產權進行收集、整理和輸入數據庫;第三層次是知識產權項目經理,針對知識產權管理中的各個方面,如內部知識產權網絡的正常運轉,了解企業外部環境等方面進行組織管理,并與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主管及時進行溝通;第四層次是公司的知識產權主管,總體負責公司的知識產權管理工作。 第二,建立高效運轉的知識產權情報系統,這是實施知識產權經營的主要基礎和情報保障。可以比較完整地進行技術現狀分析、發展趨勢分析、技術生命周期分析、市場中競爭對手技術現狀及其發展動態分析,有助于企業在對現有專利技術和競爭情報分析的基礎上,既全面了解企業自身的專利狀況,又能了解競爭對手主要技術狀況、潛在競爭對手的相關信息,從而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制定與實施適合本企業發展的知識產權經營模式。 第三,企業應該積極主動申請專利,構建專利保護屏障,以專利來提升商標的價值。及早確立專利權主體地位,能夠避免在技術上受他人制約,促進產品的更新換代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提高企業在技術競爭中的地位。 同時,專利產品還具有特定的商譽功能。企業擁有的專利多,在公眾心目中就會形成技術創新能力強的良好形象,進而會提高市場競爭形象,獲得更大的市場利益。企業利用專利權在保護期內的專有性還可以形成產品的市場壟斷優勢,利用商標權在專利保護期屆滿前及屆滿后延續對專利產品市場的持續控制,進而使專利產品的壟斷優勢不會因專利的終止而喪失市場優勢。 第四,適時選擇與本企業自身條件相適應的知識產權經營模式。在專利文獻檢索研究的基礎上,對企業擁有的技術或者引進技術的先進性、成熟程度、商品化前景進行認真仔細論證,以公司戰略為導向,分析該行業發展特點和競爭對手的專利特點,選擇適合本企業自身條件的知識產權經營模式。擁有競爭力強的優秀專利企業,可以較多地采用交叉許可經營模式;研究開發力量相對薄弱、資金相對不足的大量中小企業,應以利用失效專利模式和繞過障礙專利模式為主;研究力量較強,資金充足,經營管理水平較高的企業則可以更多地采取專利回輸模式。 第五,在重視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對技術進行改進、創新。企業通過對本企業和他人已采用的技術進行改進、完善,在原有基礎上創造出高質量、低成本的產品以控制和占領市場,實質上是一種“摹仿創新”,通過摹仿創新,開發出比原來的產品性能更優異、結構更合理、成本更低廉、更富有競爭力的技術和產品。中國企業需要突破國外企業對其進行專利封鎖的方法,在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的過程中,形成以專利為主體的“引進-消化-吸收-創新-輸出”的良性循環機制。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