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不支持Flash
新浪財經

買下美國的理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9日 10:23 《中國商人》雜志

  文/森焱鑫

  中國外匯儲備已是世界第一,就像日本在1980年代一樣,越來越不滿于持有利率不到6%的美國財政部債券,而且進一步想把外匯化為國際社會影響力。但具體操作的時候,卻是小心翼翼,生怕重蹈“日本”覆轍。

  三種方式購買美國公司

  據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持有1.3萬億美金外匯儲備,但對其中細節秘而不宣。外界估計,外匯分配比例大概有70%為美元資產,20%為歐元資產,另外10%為包括日元和韓元在內的其他貨幣資產。

  對美國而言,中國如何處置外匯儲備將有重大影響。目前中國美元外匯是以美國財政部債券形式儲備,這一向被認為是全球最安全,也是收益最低的投資。中國是美國國債第二大買家,持有大約4140億美元國債,占美國國債總流通量10%。

  華盛頓官員及債券市場最大的恐懼是,中國有一天會大量拋售,并引發國債市場的拋售狂潮,從而沖擊美國經濟。今年4月中國拋售58億美元國債,是7年來的最大規模,被視為國際間減持美國債的風向標,差點觸動警報。

  副財長金米特當時急赴中國,交涉不要再拋售。美國擔心的是,繼中國之后,中東、亞洲、中南美部分國家也開始減持美國國債,這將造成美國財政部對債券市場失控。

  國債是美國國內各種利息浮動的風向標。國債利率牽動國內各種利息的變化,包括房貸利率與企業貸款利息,這將影響美國大選年的經濟基礎。不過,以目前國際政治與國際經濟現實,中國要大舉減持國債,或是削減美元頭寸,幾乎是不可能的。中國要買下美國公司必須采取較迂回的方式。

  減持美國國債,傳說是與籌募中國新成立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資金有關系。而這家公司所管理的外匯儲備總規模,將達兩千億至三千億美元。今年5月,此公司同意投資30億美元購買黑石私募基金9.7%的無投票股權,這引發了美國國會的注意,有參議員要求財政部與安全部徹底檢查黑石資產中,有沒有關于軍火制造與掌握衛星技術有關的公司。

  理論上,財政部外國投資委員會如果證明外國投資有國家安全之虞,可以審查取消交易。就在兩年之前,中海油收購美國優尼科石油公司,以及迪拜收購美國世界港口公司,都引發政治上的軒然大波,但中國這次是非常小心的。

  首先這是經由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投資標的除了黑石,還有美國財政部債券,使用的是財政部撥給的外匯,沒有什么來路不明的賣軍火的錢。即使有,也難查出來。而且之前已有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與阿布達比投資等政府公司投入黑石旗下的基金。

  其次,中國的股票是“無投票權”的。換句話說,任何黑石的投資決定,理論上與中國公司無關,中國也不會擁有任何一家投資公司。從黑石成立后的第一炮,以260億美元收購希爾頓飯店來看,黑石也想維持低調,不想去碰政治這根敏感的神經。

  第三種買下美國公司的方式,是通過中國的“老朋友”——新聞集團的默克爾,北京對他有影響力,間接對默克爾所購買的資產也有影響力。

  最近新聞集團要買華爾街日報,雖然引發沸沸揚揚的討論,指稱他會把報紙辦得低俗化,但是很難基于其他理由而反對。如果是中國直接要買美國媒體,結果將不堪設想。

  中國與默克爾之間的共同投資合作計劃越來越多,剛開始也許是中國有求于默克爾的多,默克爾也需要進入中國市場,但是未來平衡會倒過來,國家外匯投資公司如要投資新聞集團,難道不行嗎?屆時默克爾有了源源不斷的中國資金,他愛買什么就買什么,美國政府更無法可管了。

  新口號:買下他們!

  事實上,在目前美國經濟低迷的時期,美國公司的價值已經不如10年前了。各種規模的美國公司正陷入艱難時世,因此它們對前來兼并的中國公司是很有吸引力的。未來10年的新口號應該是:不要向美國公司出口產品,而是買下它們!

  中國的中小型企業正在默默地走向全球化。它們的年銷售收入在2500萬美元到5000萬美元之間。近幾年來,僅僅在芝加哥就有31家來自中國的中小型企業設立辦事處,全部或部分地兼并了一些美國小公司。

  中國中小型企業全球化面臨的挑戰、陷阱和錯誤大量存在。中國中小型企業走向全球化的第一步往往選擇美國,但是它們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首先,中國公司全球化所能參照的范本很少。即使有,也是走向跨國公司的模式,而中小型企業要采用這樣的模式是很困難的;其次,中小型企業很難確定新公司的可持續競爭優勢。這種競爭優勢是它們打開美國市場的關鍵因素。也就是說,它們如何“包裝”自己來吸引那些持懷疑態度的美國中小型企業,并獲得它們的信任這是一個關鍵;第三,想要實現兼并的中國中小型企業必須明白一點:在美國這樣的市場化非常高的國家里,無形資產(如品牌質量)比有形資產(如工業設備)更重要。中國中小型企業可能在低成本的制造業上獲利,但在美國市場上品牌擁有者或者具有銷售渠道的公司將會賺取更高的利潤。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日之間彼此實力的相對轉變令人矚目。

  從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大約十年時間里,日本的經濟規模最高曾經達到美國的70%,甚至更高一些。但現在美國的經濟規模已經超過了13萬億美元,日本現在的經濟規模卻只有4萬億美元,不到美國的40%。從占美國GDP的70%到不足40%,日本由向美國發起挑戰的競爭對手,跌落成一個小跟班。

  其中有兩個原因我認為值得深思,第一個就是1985年的《廣場協議》,美國迫使日元大幅度的升值,日本的經濟增長速度受此影響遽然放緩;第二個原因是,日元大幅度升值導致日本80年代后期出現嚴重的

房地產和股市泡沫,1990年泡沫轟然崩潰,銀行壞賬堆積如山,企業現金流急劇枯竭,成為日本經濟長期蕭條的導火索。

  為什么日本經濟會出現長達十多年的蕭條,至今沒有快速發展的跡象呢?坦率地講,至今經濟學家也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

  幸運的是,經過多年大量的實證研究,經濟學界和實業界已經形成了一個基本共識,那就是:日本經濟長期衰退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日元大幅度升值、特別是日元長期存在大幅度升值的預期,造成了日本國內消費、投資的大幅放緩。因為在日元升值后,日本人持有日元現金和存款、等待

匯率升值所獲得收益將遠大于投資所獲得的預期收益。其直接后果就是日本國內投資產業的熱情和國內消費的意愿急劇減退,大量資金涌入
證券
、房地產等投機性高和流動性高的市場。這就是日本經濟的悲哀。

  所以,當今天有人說中國企業有能力去美國購買他們企業的時候,去買他們產業的時候,我總是在想:一定要謹慎。至少先找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
·城市營銷百家談>> ·城市發現之旅有獎活動 ·企業郵箱換新顏 ·攜手新浪共創輝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