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百萬村莊真會成為歷史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 13:34 《中國發展觀察》雜志
作者:本刊記者 張 妮 【前言】 中國的城市化是個大課題。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費孝通先生提出“小城鎮大戰略”的思想至今已二十余年,中國人口的城市化率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8%增加到現在的43%左右,并且還在以每年1%的比例增加,專家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將達到65%。這一變化,無疑將為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各個領域都帶來深刻的變革。 本刊上一期刊載張元林教授的《讓村莊成為歷史——中國城鎮化之路的最佳選擇》一文后,引起學者的廣泛關注。文章發表時值《城鄉規劃法(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貫穿張教授文章始終的“統一規劃”的觀點得到學者的一致贊同,而對于其“五十年內在中國消除村莊”的“大膽設想”則表述了不同的意見。 那么百萬村莊是否真的會成為歷史?中國的城市化應該選擇怎樣的道路?發展小城鎮在城市化的過程中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此外,城市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按照2030年中國的城市化率達到65%計算,仍將有5億左右的人口生活在農村,農村該如何發展? 針對上述問題,本刊誠邀多位專家進行討論,希望能對中國城市化之路的探索有所裨益。 【討論嘉賓】 孔祥智: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長期從事“三農”問題與城鎮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梅志罡: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社會福利研究中心副主任,應用社會學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城鄉社區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張正河: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公共管理系主任。研究領域為農業經濟管理、區域發展與城鎮政策、農村公共管理等問題。 《中國發展觀察》:對于中國城市化過程的設計,張元林教授提出在不影響現有大中城市對農村勞動力的需求所帶動的城市化的前提下,由政府主導,在全國范圍內重新規劃和重點發展小城鎮,在自愿、互惠的前提下,用大約五十年時間,讓大多數現有農村人口逐步遷入小城鎮;與此同時,通過對農民原有宅基地實行經濟補償等適當的激勵機制,將現有農村的居住用地逐步轉變為耕地,使目前遍布全國的百萬村莊逐步走入歷史。如何評價這一發展方向,百萬村莊是否真的會成為歷史? 張正河:村莊不會消失,從人類發展的過程來講,村莊是自然產生的,目前中國大的村莊有2萬人左右,小的村莊只有幾戶人家。村莊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很重要的特征,但是,每一個村莊并不一定都能按照經濟社會發展同步向前推進,從這個思路上講,張教授的觀點是存在問題的,村莊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各種各樣的變數。假如一些村莊經濟和地理條件都很好,并且國家開放政策也對這里有要素聚集,這些村莊就會迅速發展起來。還有一些村莊在發展過程中進展得也比較好,但由于自然條件、經濟條件和技術條件的改變,也可能突然間退化。所以說,村莊的發展是存在多種維度的,有很多條脈絡,有逐步發展成為城鎮的可能,也可能衰敗、停滯,還有可能突然間很快發展成為一個大的城市,比如說深圳。我的觀點是村莊會永遠存在,而張教授對于村莊成為歷史這個設想的另外一種含義可能在于,過去農村比較落后的機制將消失,尤其是生活方式的改變,而并不是說村莊這個物理實體成為歷史。 梅志罡:根據我們對社會發展的考察,村莊消失的觀點是二十世紀工業化高潮時出現的論斷,這一觀點已經被實踐證明是有問題的。作為一種人類居住的社會形式,城市和鄉村是兩種并存的形式,不同的地區在不同的時代,城市和鄉村的比重可能不太一樣,但是他們將會永遠共存。 孔祥智:西方國家的城市化率大都在80%左右,張元林教授文章中也是這樣的觀點,他提到當村莊消失的設想實現后,全國約有50%-60%的人口居住在小城鎮,約有30%的人口居住在其他大中小城市,只有大約15%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并且已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農民。按照這一說法,城市化率要達到85%以上,這是典型的遵循西方國家的規律,我們達不到這個程度,我認為我們國家的城市化率達到60%左右就已經基本上飽和,那時仍然會有5、6億人住在農村,所以說村莊是不會消失的。中國村莊的數目確實是在減少,但主要原因是發達城鎮在并村,是行政村數目的減少,自然村基本上沒變,未來的發展自然村可能會逐步減少,但不會減少到沒有。 《中國發展觀察》:城市化有很多可供選擇的途徑,張元林教授談到的重新規劃和重點發展小城鎮是一種,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自然轉移也是一種,還可以通過政府投入資金協助農村發展工業型經濟,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城市化道路該如何選擇? 孔祥智:剛才我已經談到西方國家的城市化規律,學術界有很多持借鑒西方大國經驗的觀點,也可以說是主流的觀點,而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人口基數大,有特殊的國情,完全走西方大國的城市化道路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還有一種觀點就是發展小城鎮,但應該注意到,對于中國而言,單純走哪條道路都不可能,應該形成一個比較合理的城鎮體系。首先要有幾個大的城市帶,讓其帶動整個地區的發展,實現城市化。現在比較成規模的有三大城市帶——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塘,尤其是京津塘,這個城市帶在2010年-2020年之間一定會起飛,除此之外,山東以青島為龍頭,西北以西安為龍頭,西南以重慶為龍頭,再形成幾大城市帶,在城市帶的基礎上,大中小城市加小城鎮協調發展。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化率的問題,前面也已經談到60%左右就已經基本飽和,或許還會稍高一點,但我們不可能達到西方國家的80%甚至90%。 張正河:城市化將是中國30年之內最重要的社會變化,目前的城市化率在43%-45%,2030年將會達到65%,但我認為65%是一個拐點而非頂點。也就是說,這之前城市化的速度很快,每年一個百分點,之后速度將會放慢,呈現一個緩慢上升的過程,達到70%甚至75%也都是有可能的。 我們國家東中西、南北差別很大,差別之大簡直相當于若干國家的差異,一個城市化的戰略在分解到各個地方的時候應該是有所差異的。我的觀點是在中國快速推進城市化的時候應該堅持“東小西大”的戰略,即在東部地區發展相對小城市和與大城市相配合的小城鎮和專業村,在西部地區則發展相對大城市,縣級以上的城市快速發展,而不要全面開花,應該將有限的資源集化,這是比較貼近實際的戰略。 梅志罡: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差異比較大,我也贊同中國的城市化要走多元發展的戰略。不同的是我認為在人口密度比較高的、適宜構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地區不能放棄發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更多的地方,特別是廣大中西部地區需要發展的是中等規模的城市。地氣、財氣、人氣、秀氣和文氣這五大“氣”,是城市化的基本要素和標志。東部地區的工業經濟基礎比較好,若重點發展小城鎮便意味著在資源、環境、生態等方面的不經濟,而發展大城市則更具有優勢,容易形成城市圈,在中西部地區,縣級市或者地級市的規模比較小,從地氣、財氣、人氣等來講不適宜發展大規模的城市,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這些地方就只能發展中等規模的城市,可以發展縣級市和城鎮。 《中國發展觀察》:關于城市化戰略,費孝通先生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提出“小城鎮大戰略”的觀點,那么發展小城鎮在城市化的過程中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孔祥智:改革開放以來,星羅棋布的小城鎮的崛起是中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最明顯的成就之一。小城鎮尤其是較大的建制鎮已經成為區域資源聚集的中心,對鎮域乃至以該鎮為中心的經濟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帶動作用。發展小城鎮是中國城市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全國共有19000多個建制鎮,26000多個集鎮,這么大數量的小城鎮,如果平均用力,共同發展,既不科學,也不可能,超出了目前的財力允許范圍。按照規模和財力,可以把小城鎮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2000多個縣(市)政府所在地的城關鎮;第二個層次是17000個一般建制鎮;第三個層次是26000多個集鎮。目前,已經明確顯示出來規模較大、非農產業比較發達、吸收勞動力能力強、對區域經濟帶動比較明顯、城鎮功能比較強的小城鎮主要有2000多個城關鎮和2000個一般建制鎮,總計大約4000個,應該成為21世紀前期我國小城鎮建設的重點。 分地區看,全國小城鎮的發展極不平衡,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方針。具體說來,東部地區小城鎮建設應以縣城城關鎮和若干條件較好的建制鎮為重點,中部地區應以城關鎮和少量建制鎮為重點,西部地區應主要以城關鎮為重點。各地在確定發展重點時,國家級和省級試點(示范)鎮應該包括在里面。 梅志罡:發展小城鎮有其有利的一面,一是城市化的成本低,投入相對較少;二是城市化過程平穩,社會轉型的震動相對較小,符合大眾人口由“農村-小城鎮-中等城市-大城市”的一般轉移規律;三是大力發展小城鎮有利于城鄉統籌發展。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表現在:小城鎮就業機會少;基礎設施較落后,如果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則投資效益又不高;小城鎮造成面上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基于這樣的認識,我認為小城鎮可以因地制宜地適度發展,但是絕對不能成為中國城市化的唯一道路選擇或者優先道路選擇。 作為一種與大中城市和鄉村不同的社區單位,小城鎮在緩解大中城市就業壓力、農村勞動力轉移和促進農村非農產業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水平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從我國的實際出發,應該把小城鎮定位為鄉鎮企業的聚集中心,以及從農村轉移出來的從事二、三產業的人口的聚居中心。 張正河:討論這一問題得先看看人口流動的規律,在我們國家,如果取消所有的限制,人口流動一般規律應該是從西部、中部流向東部,從農村流向城市,這是沒有異議的。在這一規律的基礎上,就牽扯到是大型城市好還是小型城鎮好的問題,費老的思路是對的,但考慮到中國是個大國,應該有大國模型,不要各個地方都推動城鎮化,都是發展小城鎮,在中部地區經常能看到有些鄉鎮修著寬闊的馬路,兩邊都是門市,但是因為缺少經濟能量,都空置著,這是資源的浪費。所以說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應該避免浮躁心理,少去攀比。 《中國發展觀察》:正像各位專家所談到的那樣,城市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若按照2030年中國的城市化率達到65%計算,仍將有5億左右的人口生活在農村,農村該如何發展?換句話說,村莊該如何建設? 孔祥智:生活在農村的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都要發生變化,這個觀點可能和張元林教授的觀點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同,需要進行新農村建設,通過對農村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的投入縮小城鄉差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而不是讓村莊消失。實際上,村莊是消失不了的,我們能夠做的就是讓村莊逐步現代化,讓農民實現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城鎮化,把農業這個國民經濟的基礎做堅實,這對于城市二、三產業是必不可少的。農村是我們民族的文化之源,進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使農村真正體現各地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而不是像目前小城鎮建設那樣千城一面。農民的文化水平和整體素質也要在新農村建設中不斷提高,逐步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勞動者,成為現代化的二、三產業的勞動儲備大軍。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建立了和諧社會,真正實現了城鄉統籌發展,中華民族才能真正強大。 張正河:農村的發展確實需要依靠新農村建設,但是張元林教授文章中“向農村要地”的觀點我很贊同,而實際上我們已經進行了相關的課題研究,是關于村莊建設中空心村的治理研究。根據我們2001年的調查,全國百萬個村莊占地2.4億畝,其中閑置和浪費的房屋約占10%-15%,尤其在安徽、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勞動力轉移比較多的省份情況更為嚴重,閑置比例達到20%,甚至30%,如何處理這部分閑置房屋是一個難題。張教授關于對農民原有宅基地進行補償的設想很具有啟發意義,我們也在安徽和河南做了試點。在處理宅基地的問題上,很難破除的就是農民的心理關,很多農民存在變賣老祖宗的宅基地是羞恥的心理。我們也試著突破,找村里的精英作為突破口做工作,將閑置的房屋轉讓給有需要的農民,而無需村里重新占用耕地來劃批宅基地。并且這也不違背法律,法律只規定村宅基地不許賣給城鎮人,但是現在也還不適宜推開效仿,在產權不明晰、法制不健全的情況下進行推廣可能會產生負面效應。 梅志罡:中國農村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宏大的話題,也是我們在多年研究當中一直比較困惑的問題,新農村建設很重要。從產權明晰的角度講,建議通過新的產權創新模式,用可轉讓的土地(農業資源)股份制代替今天的集體所有制,在現有農業人口基礎上,按地緣(社區)的范圍在鄉、村兩級,對土地、山林、草地等現有的土地資源進行股份制化,明晰產權,使被明晰產權的土地資源實現可轉讓化,讓那些愿意離開農村的人通過資源轉讓挖掘自己進入工業化的“第一桶金”。這樣也就解決了張元林教授所提出的對農民原有宅基地進行補償的“該如何進行補償”的問題,讓空心村的治理更加有法可依,也有利于愿意留在農村的農民整合土地資源,發展規模農業,從而更好地進行新農村建設。 【網友評論】 新華網友 發言時間 :2007-04-27 18:55:19 問題的關鍵:1、保證他們買得起或建得起房;2、住進城鎮后保證他們有經濟來源。 新華網友 發言時間 :2007-04-27 18:59:15 網友來自 :125.119.57.* 沒有村莊,談何和諧? 新華網友 發言時間 :2007-05-20 23:04:29 網友來自 :222.87.183.* 作者提出“由于現有村莊人口規模太小,過于分散,很難培育出產業配套的現代經濟體系,更難形成供需兩旺的消費市場”顯然是片面的,目前中國農村難形成供需兩旺的消費市場根本就是一種推測,而不是事實,對此作者根本沒有調查研究過。人們應當清醒:中國農村目前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消費市場,只不過農民當前包里沒有更多的錢來消費,套用一句時髦的語言就是:當前中國農民的需求不是“有效需求”!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