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減少銀行吃利差的重要出路是發展資本市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3日 15:12 學習時報
余聞 國際知名咨詢公司波士頓日前發布的《銀行業價值創造報告》顯示,與世界成熟同行相比,中國銀行業的利差比國外高14倍,在中國,一筆交易銀行可以輕松賺到至少300個基點(1個基點等于萬分之一)的利差,而在成熟的市場上,能達到20個基點已經很不錯了。 其實,這沒有什么奇怪的。盡管多家內地銀行先后上市,但整個銀行業的創新能力以及服務水平并未有根本的好轉,銀行的利潤來源仍然是傳統的存貸款業務和與之相伴的驚人存貸款利差。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去年曾在一個會議上透露,國際上大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目前普遍超過50%,有的銀行甚至達到80%,而中國商業銀行中,非利息收入的占比最高的銀行也不到30%,相當多的銀行非利息收入占比還不到10%。可見,兩者差距非常大。 存貸利差之所以一直是中國商業銀行主要的利潤來源,緣于中國的利率受到管制。長期以來,國內銀行存款利率設有上限、貸款利率設有下限,銀行業事實上處于價格的半壟斷狀態,哪還有動力去改進服務,向更高業務拓展。 除此外,中國銀行吃利差還有一個富于中國特色的因素,這就是長期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不成熟,直接融資比重過小,來自銀行的間接融資比重過大,使得銀行想不吃利差都不行。據統計,中國企業融資中有90%是向銀行貸款的,而在美國,這一數字是30%。再加上中國居民投資渠道過窄,有錢也只有把它存入銀行。 金融資源存在的這種結構失衡的問題,資金過多集中在銀行,容易使金融風險集中,不利于金融市場和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要解決銀行過份依賴存貸利差問題,必須分流銀行的資金,減少存貸款規模。在中國銀行業普遍存在中間產品創新和服務能力不足的情況下,現在看來,出路只有大力推進資本市場,發展直接融資渠道。 自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國股市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正在承擔分流銀行資金和加快直接融資步伐的功能。截至目前,滬深股市總值已破16萬億人民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接近一半。兩市總的開戶數也已超過9000萬戶。今年一季度,從銀行流入股市的資金就達數百億。特別是自2006年5月新股發行開閘以來,到年底,企業通過股市募集的資金已超過1600億元。可以說,儲蓄增速的減少以及股市給企業提供的直接融資便利,正幫助資金源源不斷直接流入企業,部分取代了以往從銀行貸款的方式。 完整的資本市場還包括債券市場。相對于股市,長期來我們對發展債市更加謹慎,不敢放開,原因主要還是怕亂。其實對企業債券來說,如果企業基本面比較好就讓其發債,利息甚至可以不限制。投資者看好,利息低也會買;企業基本面不好,利息高投資者也不買。可喜的是,去年企業發債也開始有起色。2006年企業債券的發行總額首度超過千億,達到1015億元,比2005年增長了55%。不過,目前企業債券在我國債券市場中的比重還非常小,去年的發行規模僅占債市發行總量的1.7%。這也意味著,企業債券市場還有相當大的潛在發展空間。 盡管我國資本市場正在加速發展,企業直接融資也在提速,但資本市場也面臨若干影響發展的挑戰:一是相對于國外,我國資本市場的規模不僅較小而且結構更不合理,應該建立包括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場等在內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二是整個資本市場的運作機制有待完善,特別是效率有待提高;三是市場主體或參與者實力較差。上市公司的整體實力尤其是治理水平跟國外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券商的綜合實力也較差,機構投資者則存在較多的問題;四是法制和誠信環境差、監管體制不健全。 現在,外資銀行進入中國了。若內地銀行還只是倚賴于存貸業務,靠吃利差為生,可以肯定,是競爭不過人家的,要想同外資銀行在家門口一較高下,從根本上說,必須加快金融創新、發展中間業務、增加盈利能力。而通過發展多元化的資本市場,增加投資品種,加大儲蓄分流,加快企業直接融資的速度,則可從外圍“迫使”銀行減少吃利差。 來源:《學習時報》
【發表評論 】
|